重磅!銀保監會再發文為實體融資“保駕護航”

重磅!銀保監會再發文為實體融資“保駕護航”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一週之內,這是銀保監會第二次發文強調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通知》再次提及要“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並要求:對符合授信條件但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不應盲目抽貸、斷貸。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融資平臺公司的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重磅!銀保監會再發文為實體融資“保駕護航”

《通知》對信貸工作提出了九大要求:

一. 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二.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小微企業、“三農”、民營企業等領域金融服務。

三. 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

四. 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五. 做好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發揮金融在穩外貿中的積極作用。

六. 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七. 有效運用保險資金,切實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

八. 規範經營行為,嚴禁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

九.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設。

重磅!銀保監會再發文為實體融資“保駕護航”

值得注意的是,8月11日,銀保監會剛剛發佈《加強監管引領 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提出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推動機制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激勵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意願。

此次《通知》再次強調,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在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同時,必須著力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近期監管層密集發聲的一大主題。當前市場流動性總量充裕,多家機構預計下半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狀況將延續。與此同時,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存在,當務之急是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市場流動性有效注入實體經濟。

明確重點支持領域,滿足需求有所不為

在發展普惠金融方面:

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要提前開展貸款調查與評審,符合標準和條件的,依照程序辦理續貸。對於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負債率較低、風控能力較強的龍頭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融資支持。

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慈善信託業務,加大對扶貧、教育、留守兒童等領域的支持。

在支持基礎設施投資方面:

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大對資本金到位、運作規範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的信貸投放。

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對在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情況和融資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融資平臺公司的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在發展消費金融方面:

支持發展消費信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在做好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方面:

加強與外貿企業、信用保險機構、融資擔保機構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

統籌境內外金融資源,發揮合力,滿足進出口企業跨市場金融服務需求。

與之前的政策措施相比,‘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是比較值得注意的措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外需受阻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成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重磅!銀保監會再發文為實體融資“保駕護航”

但近段時間來,消費增速有所回落。因此,應積極發展消費金融,發揮金融對消費的促進和提升作用,使消費成為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穩定器。

《通知》還指出,根據企業生產、建設、銷售的週期和行業特徵,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還款方式,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合理確定考核指標,避免貸款在同一時間特別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發企業資金緊張。對符合授信條件但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不應盲目抽貸、斷貸。

《通知》重點強調了不能盲目抽貸的問題。例如,方式方法上,監管強調要合理確定考核指標,避免某些特定時間節點上引發企業資金緊張。

對一些暫時困難但資質較好的企業,尤其是小微、“三農”、民營企業、基礎設施項目領域在符合標準和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其後續融資需求,避免資金斷供。

小 結

本次發文傳遞的信號意味深長。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未來化解金融風險不再是單兵作戰,而是與服務實體經濟結合起來,通過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創新,建立多層次的融資渠道,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激發實體經濟的活力,從根本上化解金融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