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 王 長 存

在《獅子王》《海王》和《黑豹》三部影片中,就打造一位“國王”的形象來說,我覺得《海王》拍的最好。亞瑟最有“王”的樣子,統御七國,號令五洋,有氣場有擔當。

《獅子王》其次,畢竟人家是童話,你可以感受到非洲草原上狂野旺盛的生命力,我就是去看童話故事的,你要是把童話故事講成王國史詩,把小辛巴變成明攻暗奪的老江湖我還不願意呢。

而《黑豹》則完全把特差查拉塑造成了一位“戰士”而不是一位“國王”。

《海王》《獅子王》《黑豹》都是近兩年上映的電影。為什麼把這三部拿出來講呢?因為這三部都是講述關於“國王”的故事。《海王》中的亞瑟是海王,《獅子王》辛巴是草原(榮耀王國)之王,《黑豹》中的特差拉是瓦坎達國王。

吾 王 長 存

在這三部電影我們能看到在美國人眼中關於“國王”的看法,“王”不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而是一種責任。木法沙是這麼教導辛巴的,亞瑟的母親也是這麼教導亞瑟的。《海王》中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國王只為國家而戰,而英雄為所有人而戰”。電影中的亞瑟是海陸兩個文明的橋樑,肩負著阻止戰爭保護海洋與陸地的責任。他不僅需要為亞特蘭蒂斯人民而戰,還要為全人類著想。他脫離了民族主義,用一種大愛對人類向大海做出的傷害選擇了原諒,如此大的格局,亞瑟已然是一位真正的“超級英雄”而不只是“國王”,當然,他做國王也肯定是一位明君。

我在看完真獅版《獅子王》後幾天,才慢慢回味過來——我找不到比獅子刀疤的統治更形象又典型的僭主制度的例子了。利用陰謀奪權(暗殺木法沙,趕走辛巴當上國王),聯合盟友宣揚軍事恐怖(用鬣狗威脅獅群),隨心所欲地治理國家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人民才統治(濫殺食草動物),統治的人民和盟友都想有朝一日推翻他(獅群們都不願意順從他的統治,鬣狗最後叛變)。他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看似坐擁大權和無盡的資源,實則最不快樂”的人。僭主制度也是柏拉圖認為最糟糕的的制度之一。與之相反的,木法沙的統治就受人愛戴得多。即使是坐擁整個榮耀王國,他也沒有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一直告訴辛巴要在“生命的循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電影中一段獅毛的旅程就很好地具體地展現了“生命的循環”的過程。(另外我想吐槽一下,刀疤掌權以後過度狩獵,食草動物數量銳減,草原應該更繁茂才對,電影中卻是更加荒蕪了...)

與海王相比,木法沙的統治就有了一點“自私的”侷限性。他並沒有海納百川,他把鬣狗驅逐出了王國,也是刀疤謀反的誘因之一,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過這仍在合乎情理的範圍內,國王就是要保障好本國人民的利益,其他人的死活本無關係。

《黑豹》中並沒有太多映射特查拉治國理念的內容,更多的是展現瓦坎達的科技實力,至今在漫威宇宙中瓦坎達仍然是一個神秘的國家。要說治國理念,“閉關鎖國”可能就是特查拉最核心的思想。瓦坎達擁有碾壓全球各國的科技,卻並沒有宣揚霸權主義,發動擴張戰爭。對比當今世界的一些發達國家,與瓦坎達相比才領先多少科技就敢橫著走,如此看來像瓦坎達這樣的國家實行“閉關鎖國”,甘心窩在那一小塊山區,實在是其他國家的萬幸。至於為什麼不開放貿易,一是保護振金,二是防止各國眼紅瓦坎達的科技。特查拉確實是一位理智的戰士和精明強幹的國王。滅霸入侵時舉全國之力相助,內戰中也沒有被澤莫男爵蠱惑,第一個放下了仇恨。和他的兄弟一上臺就發動戰爭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此可見,“王”往往肩負著責任與擔當,沒有超越凡人的胸懷,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無法做好一位明君,給不了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想想被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四夫婦,被歷史潮流推翻的一代又一代皇帝,如果可以選擇,誰又曾渴望稱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