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一、3月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爆發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歐美成為“重災區”

3月6日,全球確診人數達到10萬,此時距離首例確診歷時67天。在中國曆經2個月戰疫之後,終於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而此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才剛剛開始。3月11日,世衛組織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大流行”。之後的一週,全球確診人數達到20萬,進入指數增長階段。各國開始相繼出臺硬核防疫措施,減少人口流動以降低傳染風險。

圖表1:3月以來,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截至4月3日上午,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波及到全球205個國家和地區,確診人數已超100萬人。15個國家過萬,歐美國家成為“重災區”,其中美國確診超過24萬,歐洲確診超過50萬。目前來看,此次疫情的衝擊已經遠超“SARS”,而由於新冠疫情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且各國之間的動員力和醫療水平參差不齊,能否有效防控存在不確定性,海外疫情發展形勢依然難以預料。此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可以說是1918年大流感以來,百年一遇的全球流行病。

圖表2:截至4月3日上午,全球累計確診已超100萬人,海外疫情仍處在指數型增長階段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圖表3:截至4月3日上午,全球已有15個國家累計確診超過萬人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二、疫情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疫情對供需兩端均構成負面影響,供給端的衝擊更甚。此次疫情在全球蔓延,主要經濟體無一倖免,從2019年的經濟佔比來看,美國、中國、歐元區、日本四大經濟體GDP規模分別佔全球經濟總量的32%、21%、20%和8%,合計超過80%。疫情防控將導致的人員流動停滯、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同時,以歐美為中心的需求端,疫情對消費需求的抑制也將通過製造業生產端和供應端向全球擴散。

圖表4:從2019年的經濟分佈來看,前4大經濟體的GDP佔比達到80%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核心經濟體一旦減速,將迅速通過全球貿易鏈向其他國家傳導。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2000年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核心經濟體之間、以及外圍與核心經濟體之間的產業鏈依存度顯著上升。2019年,美國、中國、歐元區、日本四大經濟體出口總額佔全球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10.5%、11.1%、16.2%和3.9%,進口總額佔全球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13.3%、10.9%、14.4%和3.9%,在全球貿易體系處於核心地位。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出口/GDP超過30%,其中約50個國家該比值超過50%,這使得核心經濟體一旦面臨衝擊,將迅速通過全球貿易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向其他國家傳導。

圖表5:主要疫情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量佔全球比重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三、歐美經濟會有多差?

疫情對消費主導、服務業佔比高的經濟體衝擊尤甚,歐美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參考一季度中國的戰疫經驗,為防控疫情必然需要付出“經濟代價”,3月起歐美人口遷徙出現的大幅下滑,將對服務業形成直接衝擊。而由於歐美經濟結構中服務業佔比超過70%,這意味著疫情對歐美經濟的衝擊將超過中國的一季度。

歐美經濟衝擊初顯,多項經濟指標將創歷史記錄。自3月13日美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以來,3月21日當週,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至328萬人;3月28日,3月28日當週,數據錄得664.8萬人,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66.5萬人峰值。3月美國Markit三大采購經理人指數的初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進一步驗證,而由於3月中期疫情才開始集中爆發,衝擊並未在當月數據中完全體現。歐洲方面,3月三大采購經理指數均出現大跌,服務業PMI回落更為明顯。總體來看,對於消費和服務業主導的歐美經濟而言,全力做好防控已是當務之急。在疫情的衝擊下,一、二季度GDP負增長几乎已是定局,失業率、消費、生產等多項經濟指標將創出歷史記錄。

圖表6: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峰值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圖表7:3月歐美經濟體服務業PMI明顯回落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四、疫情防控得力的中國,經濟恢復到哪一步了?

真實復工尚未完全恢復,需警惕海外對國內的二次衝擊。截止至4月3日,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已達到98.6%,中小企業的復工率達76%,復工復產節奏有序推進。但從3月六大電廠發電耗煤量同比增速-19.77%來看,受到開工和施工的限制,真實的工業生產仍在緩慢回升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下,疫情拐點尚不確定,全球產業鏈完整性和我國出口訂單均面臨壓力,對國內復工復產造成的二次衝擊依然需要警惕。

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終端消費修復過程將拉長。從消費端來看,必需品消費依然強於可選品消費,大型連鎖超市、便利店的恢復情況較好,同比已有增長,而百貨商場的3月銷售額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像汽車、地產類的大宗消費,雖然3月數據隨著疫情好轉,環比情況有所好轉但仍處於負增長區間。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從嚴防控舉措下,終端需求回升的幅度將較為緩和,修復的時間將拉長。

圖表8:全國復工進度持續推進,全國23個省市復工率達95%以上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資料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民創研究院

圖表9:六大電廠發電耗煤量同比降幅擴大,工業生產節奏尚未完全恢復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五、國內政策釋放出哪些積極信號?

“確保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逆週期調節進一步加碼。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在國內疫情防控基本得到成效,海外疫情持續爆發的背景下,後續我國的防控重心將轉向“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好“持久戰準備”。經濟層面來看,1-2月的各項經濟數據均創出了歷史新低,一季度GDP負增長几成定局,而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確保實現”收官之年的目標任務,表明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會議對宏觀政策提出更明確的部署,財政政策將顯著發力,預計赤字率將達到3.2%以上,地方專項債將擴容至3.5萬億元,特別國債的發行規模將有望超過6000億元。同時,貨幣政策將配合財政政策進一步寬鬆,3月30日央行已調降逆回購利率20BP,引導實體融資成本下行,進而拉動實際投資和消費需求。

六、疫情之下無完卵,中國經濟能好嗎?

促消費政策提速,基建將是擴內需重要抓手。3月消費端的情況較2月有所好轉,但還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僅有必需品消費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在國外疫情發酵的背景下,促消費政策將繼續推進,首先要保證消費場所的正常運營,同時,還將出臺各種消費補貼、汽車免稅措施來擴大可選消費。從基建的恢復情況來看,伴隨復工的繼續推進,以及專項債等財政扶持政策的落地,二季度基建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進度將會出現明顯好轉,因此基建將成為修復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

企穩回升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等待全球疫情拐點,我國經濟有望率先突圍。相較於海外疫情的指數型增長階段,我國的疫情形勢全球最為樂觀,這也是經濟活動恢復的前提條件。從工業增加值的定基指數來看,2019年3月這一數值為208,而今年2月僅為103,結合3月PMI生產指數54.1%來看,工業生產端處於緩慢恢復的過程中。預計4月將看到復工情況從上游工業逐漸向中游製造和下游消費轉移,相較於歐美經濟體,中國經濟企穩反彈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等待全球疫情的拐點出現,我國經濟將有望在全球率先突圍。

圖表10:工業生產緩慢恢復,復工將從上游工業逐漸向中游製造和下游消費轉移

百年一遇的疫情,歐美經濟會有多差?中國能好嗎?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本資料屬於內部資料,只限公司內部培訓及交流,嚴禁外傳。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外傳、複製和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