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做人不可太較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不必凡事都爭個明白。凡事都要爭個明白,無論什麼都看不慣,身邊沒一個人能容得下,無異於孤立自己,造成自己與他人、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局面。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出現矛盾是在所難免的。聰明人都懂得求同存異,小矛盾先忍,不過分與人爭執。這樣不但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緩和緊張的氣氛,而且一些難題、衝突,往往也會因此“柳暗花明又一村。”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事物由於其特徵,在不同人的眼中所展示出來的是不同的形態。當我們因為某物或者某事發生爭執甚至大動干戈時,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可爭論的後果卻是難以估量的,所以,很多事情根本沒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買布的和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了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了。”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要評理只能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孔夫子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若評我錯了,就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就輸上我的冠。”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於是二人找到孔夫子。孔子問明情況,對顏回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啊,顏回,你輸了,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他就老老實實取下了他的冠,交給買布的人,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了,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弄不清楚。孔子看出了他的不滿,說:“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是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顏回恍然大悟,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義,學生還以為老師年事高而欠清醒呢,學生萬分慚愧。”孔子之所以說三八二十三是對,是因為他清楚,這個問題,沒必要爭得太明白,說明白了反會傷害到別人。其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就好比三八到底是多少,沒有必要去爭,自己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一面鏡子很起來很平,在高倍放大鏡下,也會顯出凹凸不平;肉眼看來很乾淨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滿目都是可怕的細菌。同理,凡是都想爭個明白,就不能容人,就不會有夥伴和朋友。要記住,生活中有時是不需要太明白的。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人非聖賢,孰熊無過?與人相處就要互相諒解,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你就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適源,諸事遂願;相反,“明察秋毫”,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過分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有理不饒人,無理辯三分,人家也會躲你遠遠的,最後 ,你只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異已之徒。

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必要非要分個明白

不過,要真正做到不較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養,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維方法,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