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2011年10月5日,56歲的喬布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靜地離去了。

這一消息讓整個互聯網界都瀰漫著遺憾和哀傷的情緒。

不僅僅是因為世界上失去了一位屢創奇蹟的天才,更是因為從此少了一個可以引領人們生活方式的先驅人物。

儘管庫克接手蘋果後,成功地將蘋果從破產的泥潭中拉出,又將蘋果帶到市值破萬億的高度。

但是很多果粉們依然認為是庫克毀了iphone,畢竟現在的iphnoe每次推新都是又貴又醜又沒有新意。

有人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喬布斯是一個極客,而庫克是一名商人。

庫克做的最成功的事情,從來不是讓蘋果顛覆已有的創新,而是讓華爾街愛上了喬布斯建造的世界。

這也無怪乎,為什麼每次蘋果推新,都會有人緬懷當年的喬布斯,也會有人戲謔:喬布斯要是活著,一定會炒掉現在的iphone研發團隊。

而正是喬布斯的偏執、追求完美的性格,一次又一次地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這正應喬布斯說過的那句話: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喬布斯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然活成了一種創新的符號。


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01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於舊金山。

他的生父母決定放棄喬布斯的撫養權,喬布斯出生後沒幾天就被一對工薪階層夫妻收養。

有些媒體把喬布斯暴躁、易怒的性格,歸結為喬布斯的這段被拋棄的經歷,但是喬布斯卻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擁有這樣的父母。

事實上,養父母覺得喬布斯是個特別的孩子,從小對喬布斯也是有求必應的態度。

喬布斯的養父母甚至允諾:一定會送喬布斯上大學。這對中產階級下層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正是養父母的照顧和愛,讓喬布斯從小覺得自己是受到優待的。

而喬布斯在日後受到種種誹謗、質疑,還能保持強大的自信心和鍥而不捨的勁頭,這一切都與他養父母的愛有關。

不僅如此,喬布斯的養父母還培養了他追求完美的性格,尤其是在手工工藝方面。

喬布斯的養父,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包括機械工、汽車修理師等。

養父很喜歡各種手工藝,也喜歡搗鼓各種器械,週末會帶著喬布斯做傢俱或是改裝汽車。

喬布斯始終記著父親的教誨:

對於一個櫥櫃來說,別人看不到的底面與表面的拋光一樣重要;

對於一個雪佛蘭汽車來說,別人看不到的剎車片和汽車油漆一樣重要。

儘管他的養父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數字電子產品,但是喬布斯把自己在這一領域卓越的審美能力都歸功給了他的養父。

這就是喬布斯從小受到的教育: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並把事情做到完美。

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02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硅谷長大,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喬布斯所在的小區,很多孩子的父親都是工程師,在新興技術公司總部上班。

這些公司後來都成了科技巨頭,包括英特爾、惠普和應用材料公司。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喬布斯在俱樂部認識了同樣才華橫溢的沃茲。

沃茲比史蒂夫大5歲,有點書呆子氣,比較害羞,遠沒有史蒂夫那麼自信專斷。

同史蒂夫一樣,沃茲對電子技術的瞭解同樣源於自己的父親和鄰居孩子的父親,但無論在校內校外,他都比史蒂夫鑽研得更深入。

喬布斯說服沃茲乾脆從惠普辭職,專心研製一臺物美價廉、容易操作、人人支付得起的計算機。於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就在喬布斯家的地下車庫,悄悄誕生了。

1975年下半年到1976年上半年,沃茲在不斷完善他的設計,而喬布斯則發揮了他驚人的談判和說服能力,成功獲得了第一批顧客。

一年後,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起名為蘋果。

伊甸園裡夏娃偷食蘋果,完成了人性的啟蒙;蘋果掉在牛頓的頭上,碰出偉大的思想火花。

蘋果這個名字,預示著這家公司將擁有無限創意和可能。

而蘋果創立的那一年,喬布斯剛剛21歲。

蘋果的起步,著實是風光無限。儘管一開始Apple I 幾周只能賣掉十幾臺,而Apple II 的銷量突然飆升至每月500臺。

此時,喬布斯身家高達2.6億美元,蘋果也從剛開始的寥寥幾人發展為2900人的大公司。

喬布斯已經用實力證明自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能夠帶領團隊取得不俗的成績。

然而,隨著蘋果的組織越來越壯大,體系越來越複雜,喬布斯不得不面對大型團隊和官僚體系。

在打造Apple III的時候,喬布斯發現這不過是Apple II的改良,本質上毫無改進。

另一邊,喬布斯見識到了最新技術:鼠標和圖表,有了這個技術,就不用輸入複雜的代碼進行操作,只要通過鼠標,就能實現很多功能,真正實現電子產品在個人市場的普及。

於是喬布斯想打造一個全新的產品:麗薩。

然而,蘋果為麗薩選定的目標客戶群體是企業,喬布斯卻只關注個人用戶的使用體驗。

從長期來看,斯蒂夫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幾年以後,操作簡便的個人電腦迅速佔領了大大小小的企業市場,然而短期來看,情況卻並不樂觀。

喬布斯無法調和公司的要求與自己野心之間的矛盾,再加上他離經叛道、挑戰權威的個性,與當時斯卡利想讓蘋果市場化的想法格格不入。

在這場戰役,暴露了喬布斯的諸多缺點:

處理不好與權威之間的關係,管理不好大型團隊,無法適應實力不如自己的老闆,這一切導致了項目的失敗。

1985年,喬布斯被自己親手創建的公司掃地出門,只保留董事長的虛職,沒有任何實權。

自此,蘋果便走上了下滑路,變得越來越平庸。

當時的老員工把喬布斯的離開稱為是“挖走了蘋果的心臟,裝上了一顆人工心臟”。

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03

喬布斯離開蘋果,這一走就是11年。

很多人把喬布斯的這段離開,當成是職業生涯中的插曲。但事實上,如果不讀懂這段時間的喬布斯,就無法理解蘋果後面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剛離開蘋果的喬布斯,他很快成立了一家新公司NeXT,並堅信自己可以白手起家,打造一個全新的產品。

然而,負氣出走的喬布斯非但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蘋果中的問題所在,而是像一個失去束縛的孩子,任憑自己的陰暗面發展到極致。

喬布斯還是那樣的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他瞧不上週圍的人,他會禁不住用粗魯的方式炫耀自己的智慧;

他不會用圓滑的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而是不加掩飾地表現出厭倦與煩躁;

喬布斯還試圖插手干預每一件小事,想給每一件事情親自做決策,但這種事無鉅細的管理方式,正說明喬布斯還沒有學會如何縱觀全局,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不僅如此,喬布斯還十分鋪張浪費。

在NeXT還沒有任何訂單的情況下,他花重金請人設計商標,請人打造一流的工廠,從工廠外的景觀綠化設計到運送零部件的滾輪機械裝置,NeXT工廠就是一個吸金的無底洞。

而喬布斯卻定下每天生產600臺電腦的任務。得了吧,工廠的月產量都沒有超過600臺。

毫無疑問,喬布斯在蘋果吃的苦頭,在NeXT又重新吃了一遍。

就連最初死心塌地跟著喬布斯,從蘋果都跳槽到NeXT的5名核心員工,都因為無法忍受喬布斯,6年後都紛紛選擇辭職。

也許是喬布斯太想向蘋果證明自己可以,而急功近利的心態,讓喬布斯又一次敗陣下來。

戲劇性的是,讓喬布斯一步一步學會寬容,學會成熟的,卻是成立NeXT的那年,喬布斯無心插柳投資的皮克斯。

皮克斯的前身,只是一個小小的製圖小組,但喬布斯高瞻遠矚,看到了3D技術的前景,希望皮克斯的技術能為NeXT所用。

然而,在蘋果和NeXT,喬布斯採用的是事無鉅細的工作方式,他是創始人,他一手打造了企業文化,企業的大小事務,都圍著喬布斯轉。

但在皮克斯,它就像社團一樣,有自己的文化,團隊也配合默契,喬布斯雖然是皮克斯的老闆,但畢竟不是創始人。

在皮克斯,喬布斯也不得不尊重導演和製片人的意見。

皮克斯的成員知道他們老闆古怪的個性,所以每次討論都不帶他,因為皮克斯知道,以喬布斯強勢的個性,若讓他參與進來,討論都將無疾而終。

而喬布斯也不像之前暴躁地催促團隊,而是靜靜等待。

在與皮克斯團隊的相處中,喬布斯終於學會了從遠處欣賞,也終於學會了放手和寬容。

後來,皮克斯的一分半鐘的小檯燈短片,讓觀眾們耳目一新;

《錫鐵小兵》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而《玩具總動員》更是顛覆了電影行業,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了美國百部佳片的名單。

喬布斯的皮克斯之旅,不僅讓他成為了億萬富翁,也幫助他重新找回了自尊。

更重要的是,他從皮克斯團隊上學到的管理技能比之前的要多的多。

如果沒有在皮克斯的經歷,就不可能有蘋果的第二次輝煌。

而另一邊,蘋果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重,就像是燒起來的老房子。

喬布斯站在安全地帶看著蘋果,就像是恨鐵不成鋼的父親,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一點一點地隕落。

是時候回去了。

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04

而在被蘋果放逐的十年裡,喬布斯一直保留著蘋果的股票。

1996年,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拯救NeXT,喬布斯將NeXT賣給了蘋果,獲得了蘋果大部分的股票,而這也開啟了喬布斯的迴歸之路。

此時的蘋果,急需一位領袖,現任CEO完全無法擔此重任。

蘋果已經變成了一家“大腹便便”的官僚機構,它有20多個獨立的營銷團隊,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產品線更是分崩離析。

儘管喬布斯在人們心中,還是那個行事古怪、自由散漫、暴躁任性,只有在帶領小團隊時才能取得成功的毛頭小子。

但是對喬布斯精神堅信不疑的人們都說:只有喬布斯才能拯救蘋果。

而喬布斯也開始慢慢展現了他被放逐的日子裡學到的東西:

在拯救NeXT、與迪士尼談判以及推動皮克斯上市的過程中,他學會了紀律,領會了耐心的價值;

在皮克斯團隊中,他學會了如何管理才華橫溢的創意團隊;

他也見證了《玩具總動員》這部傑作,在打造過程中的曲折與漫長。

他經歷的一切,他慢慢培養出來的耐心與成熟,使他成為一名更出色的商業領袖,帶著蘋果走上了一條緩慢而堅定的復甦道路。

為了拯救蘋果,喬布斯先是砍掉了絕大部分的產品線,只留下了四種產品:

兩種不同型號的臺式機,一種為普通人設計,一種為專業人士設計;兩種不同型號的筆記本,同樣為那兩類人。

除此之外,喬布斯還做了兩個決定,一個是關於技術的,另一個是關於市場的。

這兩個決定也讓iMac從一大堆灰不溜丟的盒子中脫穎而出。

技術上,喬布斯坦決定為iMac配置光盤驅動器而不是軟盤驅動器。

市場上,在Mac前加了一個字母i。通過這一改動,蘋果再一次鞏固了“個人”電腦公司的定位,在市場上iMac大獲成功。

喬布斯設計的iMac幫助蘋果邁出了復甦的第一步,也給蘋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喬布斯的努力下,世界終於慢慢向蘋果敞開了大門。

從iMovie到iTunes,再到iPod的誕生。喬布斯的耐心和遠見讓公司踏上了新的征程。

一般在電影的最後,所有的誤會都會解開,所有的感情即將得到昇華。但喬布斯的生命畢竟不是一部電影。

2003年,喬布斯被確診為胰島癌。後來,喬布斯又活了七年,而這七年,也是喬布斯最多產、最富有創意的時期。

若是普通人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大抵會把工作節奏放慢,或是列一張願望清單。

但喬布斯卻更加專注了,他的妻子勞倫說:他從事他熱愛的事業,他甚至雙倍下注。

在喬布斯生命的最後時間,iPhone橫空出世,改寫了手機行業。人人都在談論iPhone精妙的外殼,然而卻沒有人意識到:

我們口袋裡的iPhone事實上就是20年前售價高達1000萬美元的克雷XMP超級計算機,iPhone的操作系統、運算處理速度、數據存儲容量都與XMP不相上下,但售價卻只要600美元。

這是喬布斯的突破,這才是iPhone的本質。

而喬布斯也用他的一生踐行了自己的承諾,也就是蘋果的願景:

把運算工具交到普通人手中,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回看喬布斯的一生,有過風光無兩,也有過英雄落淚,即使是在低谷,喬布斯也能找到絕地反擊的力量。

要問是什麼讓喬布斯如此執著蘋果的願景,是熱愛。

雖然被誹謗,雖然不被理解,雖然被驅逐,雖然即將死去。

但是喬布斯一直相信自己從事的工作是偉大的,也正是這份熱愛,驅使喬布斯步履不停。

喬布斯一直把“記住自己即將死去”作為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在做生命中重大決定時,也時刻牢記著這句話。

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期望、榮耀、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變得微不足道。

在時間的沙漏下,只有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