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熟悉行業的高薪offer,如何選擇?

收到不熟悉行業的高薪offer,如何選擇?

走過萬水千山,我們仍要不斷跋山涉水地跳槽

作為一個國家都要走過萬水千山還需跋山涉水,作為我們一個在奮鬥中的個體,更應該有這樣的職業經歷和人生體驗。

一、從個人發展做職業選擇

我們做選擇,無非由宏觀至微觀,由抽象向具體進行評估分析。基本上可以按這四個步驟進行分析,基本上就能對這件事情做個客觀、全面地分析。

1、評估行業優勢與潛力

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就有一句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郞”,何況時至今天,男女都是職業工作者的今天,基本上人人都怕入錯行,而且我們都用寶貴的工作經驗證明,行業企業帶來的差距是造成個人成長差距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在製造業,我們就別指望網絡行業35薪之類的。就象電視媒體行業15年前就是一個很棒的行業,但是隨著網絡、手機的發展推動的自媒體的發展,傳統體媒已經沒落,8年前紙媒已經大幅裁員,現在我們中間每天一分鐘都沒有打開過電視機的朋友一大片。

看行業我們主要看趨勢和潛力,趨勢和潛力這麼抽象,我們就可以看他們對人才的渴求程度、薪酬水平,當然,還有一個隱藏的指標,我們可以透過風投偏好進行判斷,對金錢的敏銳追逐決定了風投比我們更會評估行業。我們只要學會根據大數據做出識別和判斷就好。

2、看企業實力

企業的實力,可以通過連續三年的經營業績的發展水平、薪酬福利、組織企業文化、人才梯隊建設、勞動保護等因素進行判斷。還可以通過是否是上市公司或將有上市機會進行大勢判斷。

勞動保護是我們常常忽略的一個指標,這個其實是硬指標,只有有實力的公司才會將以人為本落實至勞動保護的細節之處,所以這個作為評估數據相當得力。

3、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如果對所在製造業特別看好,比如同樣是製造業,我們是機械零部件製造,人家是高端製造業,甚至是AI機器人制造企業,那還真是不同。所以,樓主如果有志在製造業一直幹下去,公司目前又有晉升通道 ,樓主如果有機會晉升總監或副總,那就不用再做選擇,在現在企業堅持 做下去,直到有一天在你步步晉升的過程中,行業翹楚企業向你發來橄欖枝。但如果企業並未有向HRM開放這些晉升通道,客觀講輪崗至新行業是個不錯選擇。

本企業HRM—本企業HRD—本企業副總

現企業HRM—新企業HRM—新機會

我們做招聘都知道,在這個越來越想拿來即用的時代,每家企業招聘時看重過程經歷、經驗、資歷、能力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能夠以超出原薪50%被一個新行業企業接納,是個相當不錯的契機。

在做評估時,SWOT分析是個不錯的工具,可以此為引導 做個系統 分析,全面評估個人優劣勢,以及新行業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這對於是否做出選擇以及未來應對新環境都有助益。

4、個人實現

其實,我們經歷HR六大板塊的各個方面實操或管理工作,是為了有機會在專業方面全面提升自己;我們在一家公司嘗試從事不同專業,也是為了豐富自己解決問題的視野和能力,所以有機會經歷更多的行業,會讓我們有一天能夠個人實現,讓自己的潛能得到極大發揮,終極職業理想就是有一天我們能夠遊刃有餘地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不是隻能被動選擇不敢近自己的興趣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選擇變得逐步清晰起來。

二、評估薪酬福利水平跳升50%價值

1、展示企業實力

行業有沒有吸引力、企業有沒有實力,其實發展潛力這個不易評價的指標背後都有一個顯性數據可以作為支撐數據,那就是薪酬。君不見,這兩天,一會兒是華為100億在東莞建總部,一會兒是小米230億在武漢建總部。這都是體現公司戰略佈局和公司實力的一個顯性部分。外企進入中國初期,就是因為高大上的工作環境,豐厚的薪酬福利迅速將我們最985、211中想找工作中的那一批頂尖人才迅速招至麾下的。所以,薪酬福利的這一個跳升除了直接證明企業實力以外,也間接說明這個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選擇權力和空間,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向樓主伸出橄欖枝,沒有理由接啊。

2、證明樓主實力

我們做招聘都知道,企業的薪酬除了與企業的掙錢能力、支付能力掛鉤外,其實還與具體崗位價值與個人能力直接掛鉤。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公司會為什麼付酬。

從這四個付酬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四個因素中,至少目前樓主的經歷、資歷讓新行業公司願意為你過往的能力、業績表現付酬。願意付酬是對樓主能力最好的肯定。

三、如何評估個人能力與新機會的風險

1、乾脆利索地解決掉心中桎梏

樓主在面對新機會有猶豫,是期待能夠進入製造行業的心儀企業,這個也可以有個解決辦法,一個是去製造業心儀企業打探工作機會並爭取工作機會;另一個是直接通過網站看是否有相關職業機會。總之,如果這兩個都不存在,就安心選擇新行業公司好了。

2、管理相通、能力會遷移

管理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面對不同行業不同崗位會因為具體工作內容而做出調整就好,何況對方看重的是你已形成的能力期待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3、風險與挑戰

他們的選擇與付酬,其實是在為你可能創造的崗位價值、績效價值在付酬。所以,這在未來如果進入一個新行業企業對樓主是個考驗。這裡面最大的風險就是我們需要識別這個機會的真假。所以現在關於這個企業的識別應該列上議事日程,這個企業在當地的美譽度、行業競爭力、企業發展趨勢、員工薪酬水平,可以通過親朋好友去打探這個企業的實力與誠意,還可以直接聯絡在這個企業的內線去溝通確認這是否個真的機會;還可以通過網上招聘資料,通過發揮我們HR的專長進行一個分析。總之,識別機會真假也是考驗樓主綜合實力的時刻了。

考驗樓主專業的時刻算是真正到來了,新行業新企業,不同的經營內容、工作環境、企業文化、人員素質等都會未來充滿挑戰,所以要有信心和實力應對挑戰才好。

4、進入新行業企業的生存之道

樓主如果以HRM的身份進入一家新企業,對於新企業而言,則是空降兵,空降兵的到來,將公司期待HRM走後可以得到內部提升同事 的希望破滅了,所以,進入後的工作是個挑戰。最好的方式是,先適應、觀察、瞭解,與其它部門領導與公司直屬領導搞好關係。同時,做好對現有人力資源現狀的瞭解與分析。在機會適當的時候,對於工作程序或現有人員的工作職責 重新做出調整,打亂過去慣例,逐步過渡。

5、到手的銅比隔手的金子更值錢

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所以我們常說:“到手的銅比隔手的金子更值錢”。問題是樓主現在面臨的是到手的金子與未來可能到手的銅的對比,價值相比不言而喻。現有企業的漲薪可能性與幅度,樓主作為HRM對於企業的晉升通道、漲薪可能性、漲薪幅度都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常常說,獵對在讓一個人跳槽的薪酬一般是有個幅度訣竅,如果超過這個幅度跳槽就變得容易,這個比例就是超過原來薪酬的30%。

學習如寸尺之苗,不見其長而日有所增。感謝朋友們的分享與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