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現在最關鍵的兩大問題,一是疫情,二是生產。

現在要竭盡全力抵抗疫情,竭盡全力保護經濟,兩者並不矛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超過1.7萬例全國地區無一倖免

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截至2月3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數量超過1.7萬例,且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數量仍在以每天2000多例的速度增加。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從地區患者數量來看,由於武漢市患者的集中爆發,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數量最多,截至2月3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數量超過1.1萬名,約佔全國患者數量的64%。其次是浙江、廣東與河南地區,由於與湖北省接壤,人員流動導致了肺炎的傳播,他們的患者數量也較多都在600名左右。從全國地區來看,各個地區都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即使是港澳臺地區也不例外,其中西藏地區的患者數量最少,僅為1例。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對一季度我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

非典型肺炎對2003年2季度經濟影響顯著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病機制和傳染機制都與2003年非典型肺炎相似,我們可以參照非典型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情況並可以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作出判斷。第一例“非典”病人報告於2002年12月,中國開始大規模防疫始於2003年4月初,2003年4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北京列為疫區,中國各地也開始了積極的應對過程。6月20日,北京小湯山醫院最後18名患者出院,非典疫情結束。因此,非典對宏觀經濟的負面衝擊主要體現於2003年二季度。

從GDP增速上來看,2003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1%,較一季度增速回落2個百分點。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速比一季度下降了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下降了1.9和1.8個百分點。此後第三季度GDP增速迅速回升。同時,二季度的PPI、CPI、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後,這些指標從3季度開始逐步回升。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華通人視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經濟影響系列分析(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濟影響或將超過非典

我們認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將會超過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原因有以下幾點: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高於非典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隨著人們對它的認知不斷增強,發現它的傳染性遠高於非典肺炎,從最初的不會人傳染人到會人傳染人,從最初的飛沫傳播到接觸傳播,人們發現這種病毒的傳播渠道明顯比非典肺炎要多,傳播速度也要快的多。從死亡率上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死亡率遠沒有非典肺炎患者高,但是截至2月3日,死亡人數為361人已經超過了當年非典肺炎我國內地(不包括香港)的死亡人數。從影響的地域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全國31個省市都有涉及,也明顯高於當年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分佈(24個省市)。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會顯著影響一季度GDP增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來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爆發,尤其是湖北、廣東、浙江等地區。這些地區也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由於疫情原因這些地區將會延遲企業開工時間,因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會嚴重影響這些地區的經濟。對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我國患者數量最多的只有北京和廣東地區(這兩個地區患者數量合計超過4000例,佔全國患者總數的80%。)。因此我們認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要遠高於2003年的非典肺炎,尤其是對我國一季度GDP的影響。我們預計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將會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將會在5.7%左右。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會對第三產業有較大影響

與2003年相比,我國目前經濟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2003年我國經濟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為41%左右,即以生產驅動,製造為主;而目前我國第三產業比重為54%,經濟的內驅動力來自於消費和消費升級,三產為主。因為我們認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我國第三產業將會有較大影響。

從宏觀經濟的組成部分來看,我國的投資、消費、進出口將會受到一定衝擊。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快速傳播特性,居民出行受到了很大限制,投資和消費也受到了影響,尤其是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在進出口方面,隨著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此次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儘管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對中國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但是隨著這種新型病毒可以通過接觸來傳播,為了安全起見,將會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暫停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中國的貿易出口將會受到很大影響,預計2月和3月份的出口額將成下降趨勢。由於中國是世界重要出口地區,因此疫情也會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這一次疫情中,大數據成為反映疫情實時情況的“風向標”。所以在疫後經濟恢復中如何更加有效地“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這是個重大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