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龍應臺曾在《親愛的安德利》中說過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說,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這好像是眾多家庭的縮影,不是父母子女不想交流,而是沒有找到交流的方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時候愛會傷人。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很多父母,總是拿著愛孩子的名義要求孩孩子聽話,懂事,一旦孩子不聽話他們就惡語向相,孩子即便內心很痛苦也會完成,

其實真正愛一個人就是要以他能接受方式去愛他,世間的事沒有那麼多的絕對的對與錯,

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裁判,

只是某個階段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同時父母是用來愛的,也不是用來服從的,我們感恩父母把我們養大,從小給我們最好的生活,

但是大多數父母唯一沒有給孩子的是自我生存的空間和幸福的能力。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其實父母的的初心當時要的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是自己的內心變複雜了,

所以對孩子的愛也變複雜了,

願為人父母你我不忘初心,用孩子想要的方式給他們多多的愛和空間。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這一端 ,

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房似錦!

《安家》裡賣房業績一流的“硬核”店長,號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面對客戶,她聰慧無比,膽大心細,無論多難的問題她都能想辦法搞定;面對下屬,她霸氣側漏,一個眼神就能讓對方立刻閉嘴。


然而,這樣一個職場女強人,自己的家庭生活卻一團糟糕。原生家庭像一道魔咒,時時刻刻籠罩在她的頭頂,讓她對咄咄逼人的母親潘貴雨、打溫情牌的弟弟一讓再讓,一輩子充當他們的取款機,從幾千到幾萬再到100萬,活得極其無奈和痛苦。

觀眾們討厭潘貴雨,也恨房似錦不能與吸血鬼家人了斷,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拿什麼拯救你,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

房似錦,名字聽起來很美好,背後的故事卻很心酸:她是房家第四個女兒,出生時差點被丟進井裡扔掉,幸好被爺爺阻止,於是取名“房四井”。

她從小被重男輕女的母親苛待,被三個姐姐欺負,是家裡所有人的出氣筒。

她成績優秀,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母親卻不讓她上高中,讓她出去打工給弟弟掙學費,三個姐姐也站在母親那邊落井下石,最後,在爺爺的堅持下,她才讀了高中,考上了985。

然而,苦難的生活並沒有結束,原生家庭始終是她的羈絆。大學畢業後,她就開始了一人養全家的生活。

親生母親就像吸血鬼一樣,死死咬著她不放,不斷要求她拿錢補貼弟弟,每次一張口就是十幾二十萬,弟弟要買房,更是逼著房似錦拿100萬出來!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為了要到錢,房似錦的母親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給女兒發恐嚇短信,揚言不給錢就弄死她;

跑到上海來,故意在房似錦的門店外面大喊大叫,引來一條街的人圍觀,當眾脅迫女兒“要讓大家都知道”;

她還在房似錦工作的門店裡、租的房子門口打地鋪住下來,逢人就說自己被不孝的女兒攆出來了。

她還和張乘乘聯手,拍攝了一個悽慘視頻發到網上,指鹿為馬怒斥女兒不孝,讓女兒被網友痛罵、被停職,總之,不擇手段的要錢。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房似錦的弟弟,跟姐姐要錢的段位更高,他和母親一軟一硬,逼著房似錦不斷為自己出錢。

母親要錢未果,他打電話給房似錦,說自己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會省吃儉用的還房貸,又說自己好不容易交了個女朋友,人家不嫌棄他家窮,卻因為沒錢不敢帶她上街。

而房似錦,面對母親和弟弟三天兩頭的索取,卻毫無辦法,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錢全部給了母親和弟弟,甚至多次跟別人借錢。

同事終於明白:房似錦為了賣房不擇手段,很大原因就是為了填家裡這個無底洞。為了能有錢給家裡人,她省吃儉用,不敢為自己花一分錢,她住的是沒人敢住的凶宅,穿的是鞋跟已經斷掉的鞋子,吃的是最便宜的豆漿包子……

這種狗血情節,讓觀眾直呼太氣人了!

房似錦的遭遇,不由讓人聯想到《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她們都有一輩子只知道向女兒索取無度的母親,有需要自己一輩子扶持的兄弟;她們都堅強到了骨子裡,也被原生家庭壓迫到了血液裡;她們半生都在拼命掙扎,想要擺脫那些親情的泥沼。

有網友提議,她們三個“扶弟魔”可以合拍一部電視劇,名字就叫《都挺慘》,或者叫《悲傷頌》《不安生的家》。

■原生家庭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近年來,原生家庭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很多人都明白了,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歡樂頌》中,樊勝美這句臺詞說到了很多人的心裡。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半來自家庭。”

在武志紅提出原生家庭理論之前,大部分人都相信“天下無不是的爸媽”,然而,事實上,不管是電視劇裡,還是現實生活裡,都有很多不配當父母的家長。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梅豔芳的母親為了給唯一的兒子爭奪更多梅豔芳的遺產,手撕梅豔芳生前經紀人,要挾她不給錢就將梅豔芳的內幕曝光,經紀人迫於無奈只好將公司百分之0.01的股份及3000萬遺產給她,後來,老太太又拍賣梅豔芳生前的遺物和珠寶,堪稱史上最貪得無厭的親媽。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張韶涵的父親通過媒體向她索要天價贍養費,母親更可怕,除了索要贍養費,還在女兒治病期間,捲走了她所有的錢,後來更是對媒體說自己女兒吸毒,生生葬送了女兒如日中天的事業。而多年以後,在張韶涵的事業有那麼一點點回溫的跡象時,就會再次受到父母和舅舅的“棄養”控訴。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毛曉彤的父親從未養過女兒一天,在女兒成名之後,卻理直氣壯地要贍養費,一開口就是5000萬,如果不給,就揚言要拉著女兒一起下地獄。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因此,武志紅會說:“原生家庭問題真的很嚴重。”

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不僅會掏空我們的物質財富,更可怕的是,它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性格,長遠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導致我們的人生悲劇。

■原生家庭給出的爛牌,如何打得漂亮?

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傷害,也許花再長時間都難以釋懷。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的人生,不應該淪為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有人陷入其中,無力掙脫,始終跟原生家庭糾纏不清,為此搭上自己的一生。

也有人,憑藉自己的積極和努力,逆天改命,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重獲人生幸福。

比如蔡少芬。

蔡少芬也有一個稀爛的原生家庭,卻沒有因此而淪陷,相反,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那種勇於面對困境、走出泥沼的堅強。

她出身於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沉迷賭博,欠了大量賭債,她從小就被迫跟著母親四處漂泊。17歲,蔡少芬參加港姐選舉,一戰成名。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然而,名利雙收的她,並沒能擺脫原生家庭的拖累,她所有的錢都用來給母親還債,卻還是無法填上這個無底洞,以至於她一度抑鬱,甚至想要自殺。

最終,蔡少芬痛定思痛,決定卸下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擔的責任,把它歸還給應當承擔責任的人。她宣佈與母親斷絕母女關係,轟動一時。一個女兒,得有多絕望,才會和母親斷絕母女關係?她又得有多堅強,才能揹著不孝的名聲,努力去尋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角色,以愛為名的罪與罰,原生家庭之殤


上天最終沒有虧待這個用力生活的女子,她逐漸掙脫了原生家庭的束縛,找回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活出了自我,也收穫了人生幸福。

她讓我們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