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该让历史评说-王建中

作品,该让历史评说-王建中

王建中(1933-2016)作曲家、钢琴家。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10岁开始学习钢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就读于作曲系、钢琴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70年代任中央乐团创作员。80年代返母校执教。历任该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副院长。他创作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不仅在音乐界、钢琴教育界,而且对很多音乐圈之外的爱好者、甚至一些并不怎么爱好音乐的人来说都可谓耳熟能详。他的众多作品已成为我国钢琴专业教学以及社会普及音乐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同时也是国内重大钢琴比赛的规定曲目之一。199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翻身道情》,《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等改编作品。他创作的作品有《托卡塔》、《诙谐曲》、《变奏曲》、《小奏鸣曲》、《组曲》、《情景》等。

兼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特约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分院等校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大百科全书》编委、分支主编。

1953年歌曲《家家户户运粮忙》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二等奖。同年被评为西南大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

曾入编多种名人词典,如《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音乐家词典》、英国剑桥《世界音乐名人词典》(《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Music》)等。90年代先后被聘为香港特区学术评审局特邀评委、香港特区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专家评委。1998、2001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委,2003--200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科校外考试委员。

采访王教授时,他再三重复的话语是:“千万别说太多好话,我没有什么才华和本事,更不是什么精英。我说不出我的作品有多么好,还是让历史去挑选、评说吧。”
说到1999年接到深圳方面委约《走进新时代》改编创作任务时的情景,王建中说,当时拿到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的歌曲后,听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歌曲的旋律简明、流畅,我知道这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歌曲,所以我想要改编成钢琴协奏曲,主要任务是增加它的气势”,“最后完成的作品,规模也比较大,增加了许多层次和色彩,可以说是气势磅礴”。对于乐曲的配器,王建中教授也颇为欣赏,虽然担任配器的杨立青将原本为两架钢琴而写的协奏曲减到了只剩一架钢琴,但王教授中肯地说:“我听了以后有点意外,觉得它比我想象的要好。”


翻开王建中教授的作品目录,脍炙人口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一曲《走进新时代》。从作于1958年的《云南民歌五首》,1966年的《田歌》,到1973年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以及根据古曲改编的《梅花三弄》,再到80年代完成的国际、国内比赛常用曲目《小奏鸣曲》、《诙谐曲》,再到写于1993年、刚刚获得中国音乐界专业作曲最高奖——“金钟奖”的钢琴独奏曲《情景》,王教授的作品目录中可以找到我国音乐界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代表作,为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剪影。面对辉煌的成就和众多的荣誉,王建中只是说:“如果我有什么作品流传得比较广,可能是因为比较注重民族特色,旋律比较好听的缘故吧。”

1983年电影音乐《孔雀公主》被北京电影制片厂评为当年最佳音乐创作。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2年获政府颁发特殊津贴。1998年为北京市及国家民委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2016年2月11日上午在美国去世,享年83岁。

作为一名教师,王建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不少人在国际著名作曲、钢琴比赛中获奖,并活跃在国内外的乐坛上。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教授,称王建中为“我的作曲和钢琴的双重启蒙老师”。杨立青认为,王建中教授的钢琴技巧、和声语言以及对音乐色彩细腻丰富的感觉代表了我国作曲家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