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紅楓湖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西郊,距省會貴陽28公里,是貴州西線黃金旅遊第一站。,是一個融

高原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湖邊有座紅楓嶺,嶺上及湖周多楓香樹。深秋時節,楓葉紅似火,紅葉碧波,風景優美,故名"紅楓湖"。

景區面積200平方公里,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達6億立方米,深達100米左右,為貴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據專家考證出來的數據顯示,紅楓湖比北京十三陵水庫大12倍,杭州西湖的6倍。

紅楓湖系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嶺處的一個人工湖,青溪兩岸層疊連綿的萬重峰巒,被一池碧水淹沒,形成了100多個大小各異的島嶼。放目遠眺,紅楓湖美景盡收眼底。如黛的山峰,五顏六色的樓房,鮮豔的亭子,蔚藍的天空,淡藍的湖水,好似一幅徐徐展開又無盡頭的山水畫卷。令人頓生“水回幾訝船無路,山開又見一重天”、“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綠水一條琴”的詩情畫意。

紅楓湖以熔岩地貌和湖光山色為特色,既有桂林山水的碧麗俊秀,又有“高原島國”的千姿百韻。湖區分北湖、中湖、南湖和後湖。四湖風韻各異:北湖碧波萬頃,中湖水狹山奇,南湖山重水複,後湖群峰環水。南湖將軍灣溶洞群中的將軍洞,長達600米,有3個洞中湖,白而透明的各種鐘乳石倒映水面,宛如水晶宮殿,形成了山裡有湖,湖裡有島,島上藏洞,洞中有湖,洞湖相通,融山、林、水、洞諸景一體,具有“闊、秀、奇、爽”四大奇特景色。泛舟漫遊穿梭於幽谷、石林和水灣之間,令人如入仙宮。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旅遊時間

紅楓湖最佳旅遊時間是秋季,湖域四周遍佈紅楓樹,金秋時節,楓葉似火,湖水輕柔,互襯互耀,頗具詩情畫意。

旅遊景區

紅楓湖景區由北湖、南湖、中湖、後湖四部分組成。

  • 北湖以島聞名。鳥島、蛇島、龜島……鳥島、蛇島、龜島等諸多島嶼如散落的珍珠一般點綴在萬頃碧波之上,形成了獨特的景觀;北湖沿岸,有西漢的古墓群,有明代的“苗王營壘”。
  • 南湖以洞著稱。將軍洞、打魚洞、水下洞和大口同等幽谷洞穴蔚為奇異。尤其是將軍洞,水漲時形成獨特的“洞中湖”。洞內鐘乳石柱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盡頭處有一幅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寬的晶瑩閃爍大石幔,恰似一幅巨瀑從懸崖直瀉而下,甚為壯觀;洞中有湖,水質明淨,乘船遊程1400米,這裡可一邊欣賞千姿百態的鐘乳石,一邊傾聽神奇的古老傳說。
  • 北湖與南湖之間,有中湖連接。中湖狹窄,兩岸森嚴峭壁,山勢險峻,景色俊美;山上松柏蒼勁挺拔。山巔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羅漢。
  • 後湖灣汊眾多,縱橫交錯。看似山窮水盡,忽又柳暗花明,船頭一轉,山水如畫,盡收眼底:附近的村落,歸來的打魚船,手拉手的情侶,舞姿翩翩的苗族姑娘。

    湖、島、山、洞巧妙結合,構成一幅絢麗的畫卷。北湖的島、南湖的洞、中湖的山、後湖的灣,到紅楓湖遊覽情趣不同時間不一樣。

值得一去的景點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南湖

南湖的面積最大,景點也最多,南湖以洞多洞奇揚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組奇目的山岩壁石,這是小巧瓏朗而又天然形成的“盆景山”。這裡的石頭色彩特別豐富,青灰和棕黃的頁岩直插入碧水之中。大湖面逐漸狹窄,這兩邊的巖岸,如同斧劈劍削,有些遊人把它呼為“小三峽”;這一片景觀石峰林立,如同到插的刀劍,給秀美的湖水增添幾許陽剛之氣,人們把它稱為“小石林”;這裡的岩石,別有風姿,它橫看不成嶺,側看不成峰,一片又一片向上堆積,有如卷幟浩繁的典籍,人們把它稱為“峭壁天書”。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打魚洞

與將軍洞隔湖相望的是打魚洞,這是一個層疊式溶洞。洞分為7層,一層一景,洞底是陰河,洞內岩溶十分壯觀,形態各目的鐘乳石令人眼花繚亂,有的金碧輝煌,有的潔白如玉,宛如一座珠寶翠碧的地下宮殿。打魚洞所在的山腰上有一座苗族聚居的山寨,全寨十多戶人家全是苗族。這裡的苗族婦女穿藏青色的對襟上衣和百褶裙,在衣領、衣袖、背部、裙邊點綴著挑花圖案,顯得十分雅緻;洲門頭頂佩著黑白串珠和筆尖形的髮飾,加上銀耳環、銀項圈,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古戰場遺址

湖灣漢眾多,縱橫交錯,沿岸不但可看到田園風情,而且還可看到若干古戰場遺址,只需聽一聽這些遺址的名稱,就可知道這一帶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蘆荻哨,小關堡,營盤,石城。明清之際,這一帶發生過明王朝與水西各族聯軍的戰爭,清初吳三桂割據勢力與清軍和地方豪強的戰爭及當地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的戰爭。其中以蘆荻哨古城遺址最昌代表性。蘆荻哨這座古城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城內原來建有水晶閣和普興寺,明代貴州詩人吳中著隱居的“蘆荻別業”就在城中。這座蘆荻城,是這一帶各族人民起義抗清的大本營,清王朝派遣號稱“鐵腳板”的提督趙德光率領大軍前來攻打。這是一場激烈的生死搏鬥,起義群眾傷亡慘重,但他們寧死不屈,英勇抗擊,終於將血債累累的清軍將領趙德光射殺於蘆荻城下。蘆荻城雖然在以後的戰亂中被夷為平地,但當年那血雨腥風的斯殺,那驚天動地的反抗,依然留在後人的心中。諸位不妨憑藉自己的想像,去臆想去營造130多年前蘆荻城的各族起義者,在這湖畔的峰谷溝望間和清軍浴血奮戰的情景。

侗寨

侗寨建成較早,1991年4月9日正式接待中外遊人,侗寨由侗院、侗居、鼓樓、花橋、廣場、庭院、花圍、草坪、碼頭等組成。總建築面積3千多平方米。侗居寬大的走廊、吊腳樓、小青瓦屋面加偏廈等具有侗族民居特色。
鼓樓和花橋,是侗族建築文化的代表。凡是侗寨,都必建鼓樓和花橋。1994年貴州鼓樓花橋模型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黨和國家的一些領導人前往參觀,對侗族的建築和侗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花橋是侗鄉跨越溪河、避雨納涼、點綴風景,集多種用途於一體的橋樑。它的起源還流傳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鼓樓

鼓樓是侗族村寨標誌性的建築,凡是侗寨,必有鼓樓。據侗族老人的介紹,鼓樓被喻為侗寨的‘遮蔭樹“,如果寨子裡沒有了”遮蔭樹“,寨子就沒有凝聚力,就不會發達興旺。
鼓樓的造型十分別致,它的底部多為四方形,樓頂是多角形狀,樓的層數均為單數,如9、11、13、15、17,樓頂懸有象徵吉樣的寶葫蘆。十幾層的鼓樓,全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顆鐵釘。簷下的如意斗拱,飛簷翹角,非常精巧。簷板上繪有各種古裝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或生活風俗畫,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整個鼓樓,遠觀巍峨莊嚴,氣勢宏偉,近看親切秀麗,玲瓏雅緻。在過去,鼓樓的功用是昌鼓在樓頂,以便寨老擊鼓報警和擊鼓議事,如今的鼓樓已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學文化和開展娛樂活動的場所。每當夜幕降臨,鼓樓燈火輝煌,夜校學員在此潛心學文化。每逢佳節,村民歡聚鼓樓坪,歡慶起舞,男女唱歌,熱鬧非凡。聞名於世的”侗族大歌“,就常在這裡傳唱。廣大的青年男女,更把鼓樓作為傳播愛情種子的樂園,在這裡”行歌坐月“,輕歌曼舞,互相傾訴愛慕之情。鼓樓是侗寨的心臟,是侗族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


風雨撟

在侗鄉能和鼓樓媲美的,是侗寨的風雨撟,俗稱花撟。
凡侗族人聚居地區,有河必有撟,撟梁全都建築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為木撟,還有石拱撟石板撟竹筏撟等,寬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鋪撟面,上面是瓦頂長廊。長廊兩旁設欄杆長凳,形如遊廊,可供行人躲避風雨,觀賞休憩。
風雨撟極富民族特色,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築之一。因撟上建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撟。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撟是風雨撟的代表。這座撟始建於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撟,全長76米,寬3.4米,高10.6米。在5座青石撟墩上,架四五尺圍大的6根連排杉木兩層為梁,上面以5座不同屋頂的樓閣相間,接連構成一條長廊式走道撟面,走道兩旁設長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樓閣和廊簷繪精美侗族圖案。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撟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苗族風情

現在的苗寨,集中體現了黔東南苗族的特色,苗寨建築依山,就勢佈局,採用幹欄式,利用地形建成全樓居和半樓居的半邊樓形式,以寨內的小坪場為中心,恢復了苗王臺,苗寨入口處有寨門。到苗寨做客,肯定充滿情趣,苗族人民非常好客,只要獲悉貴客臨門,就要等候在寨中的路上,姑娘們穿著最好的衣服,頭上和胸前綴滿銀飾,個個楚楚動人。苗族青年手持長短不一的蘆至,還有伴奏樂器芒筒,客人一出現,芒筒向天吹響,蘆笙曲隨之奏起,姑娘們捧起香甜的米酒,唱著祝酒歌,向客人敬酒。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各式各樣的歌和舞令人眼花繚亂。苗族的歌主要有“飛歌”、“酒歌”、“遊方歌”和“鼓髒歌”,歌聲高亢嘹亮、熱情奔放。苗族的舞主要有“蘆笙舞”、“木鼓舞”和“板凳舞”,舞姿自然灑脫、歡樂粗獷。苗族的蘆笙技巧舞“滾山珠”,集中了舞蹈中的騰、跳、閃、轉、翻、滾各種動作,更精彩的是頭肩著地,雙腳朝天,且吹笙不斷,普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榮獲金獎。苗族的“木鼓舞”節奏非常強烈,粗獷而又奔放,在國外演出時,獸產生強烈的效果,被譽為“東方迪斯科”。苗族還有“上刀山”和“下火海”的神功和特技。上刀山就是上刀梯,只見表演者光腳光身,手攀腳踩在刀刃上不斷做出各種姿勢,甚至全身頂在刀尖上旋轉360度,觀賞者手心捏汗,表演者卻神色自若。而下火海就是踩鐵板,只見苗王赤腳從燒紅達800度左右的鐵板上走過,然後在鐵板上放慢動作,我在近處就能清楚的聽到肉腳踩在鐵板上“吱吱”的聲音,並有陣陣熱氣襲來,而苗王竟等閒視之。表演結束後,苗王將鐵板放入一缸冷水中,那冷水立刻就沸騰起來了,青煙直冒,真是神奇!最後是篝火晚會了,我們數百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手拉手圍成一圈,繞著中間的柴堆跳躍、狂叫、跑動……心中那份徹底的放鬆和原始的野性充分暴露了出來……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國家4A級——貴陽紅楓湖,體驗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