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裡,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在我看來,這些都是開倉之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現實中的交易,、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解決開倉之前的問題,並且想好可能面臨的損失,或預期能夠得到的回報。

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短期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還能堅守住你之前的判斷和信仰。

我從自己近期的交易中,總結了標題這句話。

一、當市場沒有證明你錯誤的時候,能做的是等待“正確”

我用最近操作的一筆棉花的單子,來談談操作,在之前的視頻中,我曾多次提到過這個品種的操作邏輯,主要基於兩點:

(1)技術性K線圖出現反彈的跡象,觸底受到支撐明顯。

(2)18600的收儲目標價,是托起棉花上漲最直接的力量。

考慮到時間的因素,我直接選擇的合約是CF2009,畢竟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可以持倉,等待交割期的,期貨價格迴歸現貨價格。

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棉花2009

這波棉花的行情,價格從14800跌下來,跌到了10385附近。當天收成一根帶有長下影線的陽K線,說明價格在這個位置遇到支撐的力量非常強,買入的投資者較多,也有可能是空頭平倉,拉回了前期的跌幅。

算上4月2日的大陽線,本輪下跌,行情在經過三次確認之後,今天終於迎來了強勢上漲,增倉3.8萬手、配合巨幅放量,今天2009合約漲幅將近5%,午盤雖然衝高回落,但收盤還是漲了2.91%。

依次來看看三次底部的明顯支撐信號,兩根“探水線” 、一根“大陽線”,底部回抽上來,說明買入力量非常強。

當市場一次又一次出現這種支撐信號時,做多的想法不斷在市場中得到驗證,更加堅定做多邏輯,然後逢調整買入,今天的大幅上漲,確認了底部,讓我更加堅定能拿住這筆多單。

二、盤感背後都是市場證明後的結果

這筆棉花的買入,還有昨天視頻所談到的交易虧損後如何處理,其實都是市場已經給出了明確方向後才採取的行動。

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交易者的認知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什麼是散戶?

散戶不是因為你錢少,而是因為你對市場的認知和執行都是散亂的,構不成完整的系統,無法集中,所以才被稱為散戶。

這個市場中,很多的交易者其實是沒有完整的交易邏輯的,無論是上漲,或者下跌,多是憑感覺,可能更好一點,懂得技術分析的,研究下K線圖,配合指標,然後進場,感覺不好了,就會平倉了,忽略市場當前處於什麼樣的走勢。

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雞蛋2005

雞蛋2005的走勢,就說明了這一點,市場已經由下跌轉為盤整,然後再反彈,並在反彈的區間內創出了新的高點,這個時候,能做的就是等待盤整結束,向下跌破前期低點後做空,或者什麼都不做,等待反彈的確認。

我在今年4月7日發的文章《 》,粉絲的做法就應該是憑感覺,無論是技術信號,或者形態走勢,其實並不支持在這個位置做空的,空就是“賭”它會下跌,結果漲上去了,虧損了。

三、贏利,必然是建立在“有限”虧損的基礎上

對於交易,虧損必然是建立在“有限”的基礎上才會考慮開倉,否則就不要開倉。不然開倉有什麼意義,你來市場的目的是追求贏利的,而不是來驗證對錯的。

行情沒有走出來之前,誰都無法確定贏利幅度有多少,但風險是可以確定的,可以限定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保證交易者本金的安全,然後才是考慮贏利,這是正確的交易邏輯

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止損

棉花的這筆操作,虧損是可以預見的,止損設置在前期低點10090,這樣來看,虧損基本上可以計算出來有多少。

拿通常所講的1:3盈虧比常見的這種買入邏輯,其實就是限制虧損的一種做法。

市場通常大多數人的做法都會參考前期阻力、支撐位,作為止損位,來測算這筆交易開倉後的贏利是否合理。當然開倉後的扛單,失控,又是另外的一種交易行為,不在此次討論的範圍之內。

我們就止損本身來說,如果你進去可能賺了100,虧了虧100,那基本上這筆交易就失去了開倉的意義,因為贏利虧損基本上均等,那麼最終的結果,算上手續費,必然是虧損的。

四、回報只是相對性的高低,所以交易要有“選擇”

任何一筆交易都有一個贏利的預期,區別在於進場,進場決定了贏利的高低。

把有限的損失投入到回報最高的機會里, 才是交易真正的智慧

贏利的基礎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講,贏利的幅度在沒有平倉之前,都是相對性的幅度而已,多、少都是市場走出來之後才知道。

拿趨勢交易者來說,每個人眼中的趨勢是不同的,有人認為周線破位才是趨勢結束,也有人認為日線、甚至是小時線上,所在交易週期上的趨勢線被打穿,意味著這波行情完畢。

小週期的交易者,只是把大週期的交易當成了波段來做而已,一波行情分割成了一段一段,然後分段進行買入

想一下,是不是這樣?

你所操作的趨勢,在週期級別更高的交易者眼中,可能只是一波調整行情而已;在比你低一個級別的交易者眼中,可能調整已經完成,這就是交易週期選擇的不同,決定了對市場的認知不同。

交易模式從來都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對交易的認知也是這樣。

在交易者自己的層面上,去操作能夠認知清晰的週期、虧損能夠承受的風險就夠了;在虧損有限的基礎上,再去考慮贏利才符合市場正確的做法。


交易不是一件付出就一定能夠有回報的事情,但如果不去付出,不去總結、獨立思考,那麼一定不可能有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