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最近幾個月豬價就一直處於高位,生豬(外三元)的價格從最初的十幾元一公斤,一直高漲到現在36元一公斤。豬肉也成功上位,成為了一種“奢侈”產品,而豬肉上漲,也讓人重新認識了“二師兄”的爆發力。

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如果說今年養豬肯定是能夠賺錢的,豬肉現在的價格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就連養了幾十年豬的老農戶,一輩子也未能想到能夠賣出這麼高的價錢,真是應了一句老話,“豬年豬氣象”二師兄終於翻了一下身。現在養殖政策的放寬,補貼力度的加大農戶會選擇重新養殖生豬嗎?

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在前不久為了刺激養殖生豬的積極性,不僅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地方政府也加大了補貼力度。取消超出法律範圍的禁養和限養政策、取消養殖佔地15畝的限制、對處於禁養、限養區的養殖場進行搬遷等。而且有的地方政府對養殖戶進行現金補貼,對於想要養殖的農戶建養殖場免予審批。

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這些扶持政策和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也相對調動了一些農戶的積極性,但是總體來說在農村農戶選擇養殖的還是在於少數。一是:擔心豬價下跌,農戶雖然看到現在的豬價十分動人,但是對豬價還是十分不信任的,擔心豬價下跌,應為養殖是有周期性的,等到生豬出欄能否達到現在的價格還是一個未知數。

二是:投資成本高,回報週期長;對於養豬來說,前期投資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傳統的家庭小規模養殖很難見到效益。想要大規模養殖的話前期就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對於農戶來說風險還是很大的,而且農戶掙錢不容易,一輩子的積蓄不敢投入上去。對於資金的回籠也是需要時間,回報週期相對來說是非常長的。

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三是:養殖風險性高;去年發生的非洲豬瘟,造成了我國生豬產能的大大下降,導致生豬供應不足,豬肉價格上漲。而農戶在承擔風險方面較弱,一旦發生類似去年一樣的疾病,可能就會導致農戶血本無歸。

豬價大漲“二師兄”上位,在農村農民會選擇養豬嗎?

對於有經驗的農戶來說可能會嘗試選擇養殖,但是在農村農戶對養豬參與的積極性並不高。農村老人經常說“家財萬貫,有毛的不算”,養殖雖然能夠賺錢一場瘟疫下來就什麼也沒有了。農民也是知道掙錢的難處,所以不敢輕易嘗試,農戶在養殖還是相對比較保守。

在我的老家,並沒有農戶因為豬肉價格高而進行大規模養殖,大多都是一些農戶在家裡繼續養幾頭,他們也都知道在“熊市的時候沒有堅持,牛市就別想賺錢”。你們那裡對於生豬養殖是什麼態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