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生賤養,「中科5號」異育銀鯽「上位」成功,養戶稱便宜2毛錢

粗生贱养,“中科5号”异育银鲫“上位”成功,养户称便宜2毛钱/斤卖鱼都能接受!

華南地區,鯽魚孢子蟲疾病盛行,近兩年呈現出發病率高、持續時間長、死亡量大的特點,但另一方面,現在鯽魚9兩以上的魚賣到10元/斤,行情一片大好;華東地區,5-6月份是鯽魚鰓出血與大紅鰓疾病暴發的高峰,但7兩3運到廣東基本也是9-10元/斤。面對疾病與行情,鯽魚養殖有什麼樣的防禦措施?未來價格將如何變化?異育銀鯽“中科5號”近期市場表現突出,它會是未來選擇的趨勢嗎?筆者近期對鯽魚市場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

江蘇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胡域表示,現在廣東地區鯽魚行情大好,價格都在漲,目前,9兩以上賣到10元/斤。據筆者瞭解,廣東地區對大鯽魚需求高,但大規格鯽魚要求養殖密度低,所以產量少,再加上塘租較貴,以至本地以小規格為主,所以現在廣東大規格鯽魚很多是從江蘇運過來的。比如,鯽魚出魚量達到2萬斤以上,7兩3到那裡基本都是9塊-10塊,去除運費,收購商走一趟水車還可賺4萬多。

另外,現在運輸過程中都是專業的運輸車子,幾乎不存在風險,車上全都有放冰塊,水箱裡有溫度感應,溫度高就停到服務區,丟點冰塊降溫,到達目的地是沒有問題的。這也使得鯽魚流通更為順暢,可以拉到價格更高的地區銷售。

泰州海大服務工程師徐浩介紹說:“目前市場上鯽魚平均規格在4兩左右,優質戶規格在5兩5左右。由於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鯽魚價格一直低迷,導致市場存塘舊魚較多。往年存塘舊魚在6月份之前基本賣魚完畢,今年卻一直拖到7月底。目前市場仍有約一成客戶存塘舊魚未出,但隨著高溫及魚價的抬頭,基本會在8月中旬左右出完。”

“現在基本規格相差1兩,魚價相差1元左右。現在鯽魚價格抬頭一方面是由於鹽城的鯽魚鰓出血病已經基本結束,病魚減少,受病魚價格衝擊市場影響較少;另一方面是由於存塘大規格舊魚減少,導致市場大規格新魚價格上漲。但本週鯽魚新魚價格在上漲後有所下降,下降0.3-0.5元,主要是由於溫度較高,鯽魚新魚皮毛容易變差,增加魚販運輸賣魚風險,導致魚販寧願拿舊魚以降低風險。”

“待8月中旬高溫結束後,鯽魚價格會繼續上漲,客戶會集中出熱水魚。但在8月底左右鯽魚價格預計會開始下降,因為市場大規格新魚會越來越多,供求關係失衡,魚價自然下跌。”徐浩說到。

據瞭解,對於華東地區來說,今年鯽魚鰓出血最早發現於5月15號,集中發病期在6月上旬,在7月中旬基本全部結束,集中發病時間較往年推遲10天左右。今年江蘇高郵及興化地區鰓出血疾病要比往年嚴重的多,發病率較往年高,給部分養戶帶來巨大損失。

“今年在處理多起鰓出血疾病過程中,也摸索出了一些降低鰓出血損失的方法,在部分塘口取得了明顯效果。該病的最關鍵措施就是避免刺激,同時加強內服保健,杜絕一切刺激操作,如加水、殺蟲、消毒、肥水等。”徐浩介紹說。

粗生贱养,“中科5号”异育银鲫“上位”成功,养户称便宜2毛钱/斤卖鱼都能接受!

據悉,今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培育出高產異育銀鯽新品種“中科5號”推出市場並取得不錯的養殖效益。從品種的特點來看,首先,“中科5號”能夠在低蛋白的餌料係數下,即投餵低蛋白(27%)低魚粉(5%)含量飼料時一齡魚的生長速度平均比“中科3號”提高18%;而“中科3號”則需要在31%-32%的蛋白餌料係數下才能生長較好。異育銀鯽“中科5號”的第二個優勢是抗病能力較強,與“中科3號”相比,感染鯽皰疹病毒時存活率平均提高12%;養殖過程中對體表粘孢子蟲病有一定的抗性,成活率平均提高20%。此外,“中科5號”6月齡和18月齡時肌間骨總數分別減少9.47%和4.45%,在有利於食用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優勢。

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華東地區已開始養殖異育銀鯽新品種“中科5號”,整體情況基本穩定,明年可能在高郵區域大力推廣。另一位養殖戶介紹,從外形上講,由於“中科5號”存在武昌魚的基因,因此外形有一點“團”。在抗病力方面,鰓飽子蟲明顯減少,發病率低。

粗生贱养,“中科5号”异育银鲫“上位”成功,养户称便宜2毛钱/斤卖鱼都能接受!

“‘中科5號’長速快,飼料係數低,加上抗病強,發病率低,每斤魚價就算便宜2毛錢我們也能接受。目前我們周邊養殖‘中科5號’的規格在1兩一條,都打算年底養到0.5斤/條,明年6月可以上市,到時規格能達到7兩以上,價格應該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