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2019年10月發佈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第四條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明確提出改革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和優化優化中醫藥人才成長途徑。在最近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思想,使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得以及時推廣,從而大幅度減少了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發展,治癒率提高、病亡率降低,中醫藥阻擊新冠病毒效果顯著且廣受好評。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度空前提高。未來,中醫藥大有可為,而中醫藥類高校是培養中醫藥人才的關鍵。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的中醫藥大學有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個省區市也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校徽

1、 學校簡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聯盟、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首批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地;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校與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合署運行。 學校位於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佔地500餘畝,學校有教職員工近1300人,擁有3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校友遍佈6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中,學校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獲得A+。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2、 學科建設

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外科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

國家重點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針灸推拿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中醫學、中藥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中醫學、中藥學

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中藥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中醫婦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系統實驗方劑學、中醫醫史文獻、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內科學

ESI全球前1%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

窗體底端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史、醫學技術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中醫、中藥學、護理、翻譯、公共衛生

本科專業: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方向)、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生物醫學工程(中醫信息與工程方向)、護理學、藥學類(中英合作)、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預防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 、中醫學、中西醫臨床、康復治療學、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3、 科研機構/平臺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藥標準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肝腎疾病病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筋骨理論與治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藥現代製劑技術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複方中藥、中醫臨床、健康辨識與評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中醫醫療服務評估、傳統醫藥法律保護、慢性肝病虛損、脊柱退變腎骨相關、中藥新資源與品質評價、針灸免疫效應、中醫藥防治傳染病、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與應用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腦疾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中醫醫療服務評估、傳統醫藥法律保護、慢性肝病虛損、脊柱退變腎骨相關、中藥新資源與品質評價、針灸免疫效應、中醫傳染病學 [57]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藥創新藥物研發、針灸推拿診療技術 [90]

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醫學科技史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E-研究院(3個):中醫內科學E-研究院、氧化氮及炎症醫學E-研究院、中藥藥效物質E-研究院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上海中醫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臺):上海市中醫方證研究專業技術服務平臺、上海市中醫固體制劑專業技術服務平臺

其他機構/平臺:上海市氣功研究所、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上海市中醫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5、 出版刊物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上海中醫藥雜誌》、《中醫藥文化》

6、 2019各地錄取分數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三)上海中醫藥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