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祕密

什麼是內向性格?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內向者往往是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則傾向於關注人們外部的生活及活動。內向者會在他們獨處的時候為自己充電,而外向者則會在社交活動滿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時候為自己充電。

我打小是個內向的人。小時候母親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舉家從農村搬遷到城裡。

我記得每到寒暑假回農村探親,我都會心驚膽戰,因為我害怕和那些原本熟悉現在卻已陌生的親戚們打招呼。

上初中以後,很多老師是不愛叫我回答問題的,因為我的聲音太小,但我始終沒有辦法掙脫這種不自信的束縛。

走入工作崗位之後,我也是個不討巧的員工。當大家和領導打成一片的時候,我往往會羞於談論工作以外的事情。

內向,成了困擾我生活的一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雖然慢慢找到了自我,慢慢變得自信,慢慢比從前開朗,但我知道,我內心依然藏了一顆內向的種子,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也是無法隱藏的事實。

直到我看到這本《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我才解開了深藏多年關於內向心結。

所以,我想借這篇文章來談一談,那些我瞭解到的關於內向性格的秘密,希望對你們也有些幫助。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秘密

內向性格秘密①內向性格是天生的麼?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內向的人,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內向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因素影響的?

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篤定內向是由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或者成長過程中的環境造就的。

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生活在同一個家庭裡,卻有著不同的性格?與此同時,為什麼生活在一個家庭裡的相同性格的孩子,當他們長大後面對不同的環境和處境,雖然學識、生活方式等等都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性格卻始終沒有太大改變?

作者引用了一個例子來解釋了這個問題。

哈佛大學有一位心理學家,傑爾姆.卡根從1989年開始做了一項至今還在進行的縱向研究。

他和研究團隊招攬了500名4個月大的嬰兒,讓這些嬰兒聽錄音和氣球爆炸的聲音,聞酒精棉籤的味道,看彩色手機在她們眼前晃動。

嬰兒們對這些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有20%的嬰兒會一邊嚎啕大哭,一邊用力蹬腿大哭。卡根稱這部分嬰兒為

“高度應激群體”,這些群體在未來最有可能成長為性格安靜的少年。

當這些嬰兒長到2歲、4歲、7歲和11歲的時候,繼續跟蹤她們的性格特徵。那些高度應激的嬰兒,果然更可能發展成為嚴肅、謹慎的性格,即內向型性格。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秘密

這些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往往在孩提時代都很靦腆,但是卡根又是怎麼知道這群高度應激群體會長成謹慎、敏感的人呢?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生物學的名詞“杏仁核”。

杏仁核位於大腦邊緣系統中較深的部位,也被稱為“情緒腦”,我們很多同動物相似的基本慾望都是受杏仁核控制的,比如食慾、性慾、恐懼等等。

杏仁核接收到信息會傳遞到大腦的其他部分以及神經系統從而做出反應,杏仁核天生就異常興奮的嬰兒在面對陌生人時會產生警惕情緒。

當這些嬰兒長大後,卡根的同事開始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儀對她們的大腦活動展開觀察。並且發現,那些高度應激的性情在長大之後也不會消失。

這就表明我們的性格雖然可以延伸,但是非常有限。我們與生俱來的性情深深影響著我們,無論我們今後生活境況如何,我們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我們的基因、大腦和神經系統決定的。

當然,與此同時我們的性格也像橡皮筋一樣,會富有一定的彈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長大之後,會看起來相對外向了很多。

然而,這種彈性卻無法超越我們的基因框架,它的拉伸是有限度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論怎樣改變,雖然看起來外向了很多,但其實內心依然是內向的性格。

內向性格秘密②內向性格有哪些可以發揮的優勢?

前幾天看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李少紅導演在挑選《請回答1988》現場試演的幾個演員中,刻意沒有選擇那個飾演家中長子的高至霖,卻將楊迪、周奇(小歡喜裡的方一凡)和助演範湉湉的名字一併寫了上去。在採訪中,李少紅側面提及高至霖是個不自信的人,意思是因為高不夠自信,所以沒有選擇他。

這一組除了高至霖,楊迪、周奇都是外向型的選手,使得高至霖的光芒被壓了下去。不難看出,在這個外向理想型價值體系的社會,內向的人的確在某些情況下十分不吃香。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秘密

內向性格的人,又被稱作高度敏感群體。

然而,《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的作者,卻告訴我們,這個世界1/3以上的人都是內向者,內向並不是缺陷,無需改變,同樣可以創造非凡。

周星馳內向,但正因為他的內向和自卑,才造就了一個無厘頭的電影世界。

甘地內向,但正因為他沉默的力量,才有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高度敏感的人是生活的觀察家,秉持三思而後行原則。她們往往會在人生方向上偏哲學或精神價值,而不會向物質主義或者享樂主義靠攏。

她們熱愛音樂、自然、藝術和形體美。她們的情緒來得格外強烈——有時會突然的喜悅,也會突然的憂鬱。

如果你和內向性格的的人聊天,那麼談論天氣遠不及談論價值觀有趣。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從來不看暴力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正是因為內向型人格的高敏感,他們往往具有更強烈的良知,並且共情能力很高。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秘密

還記得戴安娜王妃麼?她1981年7月29日與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結婚,眾所周知兩個人的婚姻並不美好。威爾士親王娶她,是因為作為王儲,他需要天真爛漫的戴安娜來給他傳宗接代。

婚姻裡沒有愛情的戴安娜卻投身慈善事業。她擁抱艾滋病患者,關心無家可歸的人、麻風病人和受性虐待的兒童,並且傾注了深切的感情。提倡廢雷的她多次親赴安哥拉、波黑等戰亂地區,探視當地因觸雷而導致傷殘的平民。正因為她的影響力,使得這些以往不被關注的弱勢群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這大概就是共情能力發揮出來的巨大能量。

內向性格秘密③內向性格何時該戴上外向的面具?

不知你是否也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影視作品裡看到過這樣一種內向的人,她們平時私下裡安靜平和,但當她們在工作的時候或者做喜歡的事情時彷彿是舞臺的王者。

這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這得益於自由特質理論(Free Traits Theory)。

自由特質理論表示雖然你的性格可能是由天生的因素、文化賦予你的因素形成的,但是你卻可以在某些“個人核心項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也就是說,你可以為了你認為你喜歡的那些重要的工作、重要的人而表現出外向的一面。

當我們對自由特質運用自如的時候,我們做的事情看起來就像是超越了自己性格特徵的表現了。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淺談內向性格的秘密

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首先要確定自己核心個人項目是什麼了。

①回想一下你孩提時代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如果你想做律師,那麼當你還在公司做秘書工作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真正運用自由特質。

②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在不斷摸索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那麼平時多留意對你有吸引力的工作,那些也許就是你的興趣所在。

③重視讓你覺得嫉妒的事情通常一個人會嫉妒那些擁有你所渴望的一切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同樣是內向性格的蘇珊.凱恩,原本對公眾演講深表恐懼,但是她瞭解到自己的個人核心項目:家人以及作家,還有她的這本暢銷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之後,學會投入到演講中,並且成為TED最受歡迎的演講人之一。

無論如何,也請深信:內向者心中都有一個秘密花園,只要將自己的天賦和能量運用得當,我們的性格也可以轉化為優勢,助力我們完善自我,甚至改變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