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还是伪善?从一只流浪狗说起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关于流浪狗的自媒体新闻。

爱心还是伪善?从一只流浪狗说起

有人在街头遇到一条瘦骨嶙峋的流浪土狗,出于爱心给它喂了一些吃的,狗子吃饱之后仍不肯离去,而是围着好心人不停打转哀嚎,好心人跟着狗子来到一处隐蔽角落,看到一个破烂杂物堆成的狗窝,窝里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狗崽。

好心人一面为狗妈妈伟大的母爱而感动,一方面又陷入两难境地:转身离开不管吧,狗妈妈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小狗们必然凶多吉少;管吧,一窝小狗有八九只,自己条件有限,实在照料不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狗子。于是把这个情况发到网上,问广大网友该怎么办,附近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爱心还是伪善?从一只流浪狗说起

这本来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没想到下面的跟帖超过了千条,而且评论区主要分裂成为观点对立的两派:爱狗的一派对狗子的遭遇充满同情,大声疾呼有条件的爱心人士尽快收养这些可怜的小家伙;

另一派则对此表示不屑,认为社会上还有那么多孤寡老人流浪汉需要帮助却无人问津,指责这些“关心狗胜过关心人”的爱心人士都是“伪善”。两派人士在评论区互喷口水,最后骂成一团,可怜的狗子们的命运反倒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看到这里,笔者忽然想到了先哲孔子: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退朝回到家中,听说马厩失火,圣人问:伤到人了吗?至于马,连提都没提。我们又该怎么评价孔子这一举动?孔子有爱心吗?孔子虚伪吗?


爱心还是伪善?从一只流浪狗说起

“亚圣”孟子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君子之所以“远庖厨”,是因为不忍心看到禽畜被宰杀。但毕竟吃荤的人多,茹素的人少,如果说“远庖厨”的人都是伪善的话,那这世上还有多少“真正”的君子呢。


爱心还是伪善?从一只流浪狗说起

我想,孔子并非只关心人而不在乎马,他是“仁者”,仁者爱人,所以他会把对人的关爱置于对动物的关心之前。

本来,关爱孤寡老人与爱狗并不矛盾,而对于弱者、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一个人能常常关心照顾到自己周围的孤寡老人、流浪汉,那么当他看到骨瘦如柴的狗妈妈和嗷嗷待哺的小狗崽也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同样,一个人如果能对一窝受到饥饿折磨的流浪狗施以援手,那么当他遇到需要帮助的流浪汉时,大概也不会视而不见。

当下,无论孤寡老人流浪汉,还是随处可见的流浪猫狗,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协作。个人也好,团体也罢,做慈善、做公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便是量力而行,如果什么都没有做,还要指责别人做的不够多、不够好,那才是真正的伪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