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對於嬰幼兒愛流口水這個現象是很多家長都遇見的問題,會引起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髮紅、糜爛甚至脫皮。而對於這種現象的各種民間偏方治療方法也非常多,或許也能夠起到一些作用,但往往都是治標不治本。愛流口水背後的原因卻往往被忽視,而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需要先做出正確的認識。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由於唾液腺還不夠發達,很少會有唾液的流出。並且,新生的寶寶一般都是隻吃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等流質的食物,這些都對於唾液腺的刺激不大,所以並不會造成寶寶有多餘的唾液從嘴角流出。

但是到了4-6個月這個階段開始,也就是大概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的時期,隨著而來也是輔食的添加,慢慢地從外界補充含有澱粉類等營養成分的食物,而這也容易讓唾液腺在受到刺激之後,唾液的分泌開始明顯增加。尤其是寶寶的口腔還非常小且淺的時候,吞嚥的功能的發育還不夠健全,很難可以通過自己吞嚥的動作來調節口水,自然口水就會往外流。再加上寶寶在長牙期,比較喜歡吮吸手指或者啃咬東西,就更是刺激了唾液腺從而分泌更多的口水。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其實,寶寶愛流口水並不完全是壞事,可以說是既有利又有弊,只有正確的認識之後,才能夠採用正確的處理方法。那麼今天蘿爸就藉著這個話題和大家聊聊關於,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寶媽若不正確護理,溼疹容易找上門!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先來看看有利的地方:

1、寶寶在長牙期是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所引起的腫脹和疼痛感其實是非常難受的,但如果能夠分泌大量的唾液起到潤滑作用的話,可以降低牙齒周圍發炎的狀況。

2、分泌唾液開始健全,不僅有利於寶寶味覺的發育,同時也能夠促進吞嚥動作的形成。

3、寶寶在吸口水的時候,可以鍛鍊嘴唇和舌頭的動作協調能力,這有助於開口說話。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再來看看不利的地方:

1、由於唾液呈現酸性,容易引起寶寶嘴周的皮膚問題,比如發炎和溼疹,甚至引起皮膚角質層的腐爛。

2、如果到了兩歲的寶寶還是存在這種現象,就會嚴重影響到說話的能力,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那麼正確的處理方法該如何做呢?

1、雖然輔食會刺激寶寶的唾液腺而造成愛流口水的問題,但不能因此就停止輔食的餵養,而是應該把寶寶的食物循序漸進來處理,從糊狀、泥狀、半固體到固體這個過程慢慢轉變,來慢慢訓練寶寶的咀嚼和吞嚥的能力。

2、也就是所謂的磨牙,如果寶寶正處於長牙期而出現愛流口水的現象,那麼正確地選擇磨牙棒可以緩解牙齒對牙齦所造成的不適,減少由於牙齒所刺激的唾液腺的情況。

3、如果寶寶因為口水而引起的嘴周溼疹,家長可以使用消過毒的棉球在孩子睡覺的期間,採用生理鹽水來清潔,並且在患處塗上潤膚的東西,這有可以隔絕空氣中的細菌,有利於破損皮膚的恢復。

寶寶流口水,看似正常,但背後原因總被忽視,別讓流口水變溼疹

所以,寶寶流口水,很正常!但是寶媽要當心,別讓流口水變溼疹!那麼寶媽就要儘量的去護理,這樣才能讓寶寶不受到傷害,希望每個寶媽都能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