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面臨生死考驗: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一、盲目追求續駛里程和能量密度,而選擇性地忽略電池安全的政策引導,豈能長久?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二、盲目追求環保,而不考慮目前國家發電結構70%是靠火力發電這一事實的偽環保主義者,智商稅還要交多久?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三、沒有任何技術、工藝、製造能力儲備且無法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以及大部分涉足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造車原勢力,不能賺錢,如何長久?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四、大部分涉足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造車原勢力,靠燃油車盈利補貼新能源業務,而車市衰退過程中,還能支持多久?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7月10日,中汽協發佈了中國上半年的電動汽車銷量:61.7萬輛,同比增長49.6%,但這種增長趨勢正面臨急劇下降的風險。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上半年61.7萬輛,那全年的銷量是多少呢?先來看看各大機構的預測。

首先是乘聯會的預測:160萬輛。

2018年11月,乘聯會在海口舉行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18年年會上指出,2019年新能源車預計增長30%以上,可達160萬輛左右。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接著是中汽協:160萬輛。

今年1月14日,中汽協給出了和乘聯會同樣的預測數據: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60萬輛,並指出該預測已經包含了補貼退坡因素。

4月,乘聯會上調了之前的預測至170萬輛。

乘聯會上調的背景是:4月9日,乘聯會披露了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後指出,認為應調增10萬臺乘用車增量至170萬臺。

犯錯的可能不止中汽協和乘聯會。

工信部:150萬輛

今年4月29日,新華網、央視網報道了工信部的預測:工信部發言人稱,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50萬輛。

百人會:180萬輛

今年1月,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認為,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仍強勁,預計產銷將達180萬輛。

拿最保守的數據——工信部的150萬輛來計算,下半年至少還要賣出90萬輛才能達標。這個難度有多大很難評估。

但從市場層面來看,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或對新能源汽車下半年走勢發生重大影響:

第一,根據產業政策規定,從2019年6月25日起,新能源汽車之前享受的國家財政補貼(國補)下降50%,地方補貼(地補)直接取消。

以蔚來ES8為例,按照2018年補貼標準,蔚來ES8可以獲得4.5萬元國家補貼和2.25萬元地方補貼(北京),最終可獲得6.75萬元補貼。

但按照2019年新能源補貼新政要求,蔚來ES8只能獲得1.8萬元國家補貼,再乘以80%電池能量密度補貼係數,最終僅能獲得1.44萬元國家補貼,無法再獲得地方補貼。

這種相差數萬元的補貼退坡,對終端消費市場一定會有影響。

第二點,今年2季度發生的接二連三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把消費市場的信心直接打到了冰點。

4月21日,停放在上海某車庫的一輛特斯拉Model S發生自燃,並引發大火,上海相關消防隊出面滅火,整整用了40分鐘;5月14日,一輛特斯拉電動車在香港一家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再次發生自燃。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4月22日,蔚來汽車ES8車型於西安一維修廠自燃起火;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6月27日,蔚來宣佈因電路安全問題召回4803輛已出售的ES8,同一天,媒體報道石家莊一輛蔚來ES8在地庫起火。

看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恐怕心有餘悸。

第三,等待來自政府部門的調查報告之後再決定是否出手的觀望情緒濃厚。

2018年10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報告稱:2018年已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40餘起,當年召回涉及5個企業24個車型的3.56萬缺陷車輛。

當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開展專項調查,開展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進一步提升缺陷判定技術和能力,加強召回監管。同時,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標準制修訂、產品質量擔保等制度,督促生產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產業健康發展,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

但截至目前,這個“下一步”尚未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今年6月底,工信部出馬,發佈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將啟動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同樣,這些工作也沒有可能很快就完成,而消費者在政府部門具體的調查報告出爐之前,一定會採取觀望的情緒。

以上三點,或將嚴重影響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專業服務機構德勤今年6月11日發佈了一份“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略研究報告”,報告指出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1700萬輛。這個預測準不準暫且不說,但其中國戰略與運營副總監牟嘉文說的一番話卻不無道理。

牟嘉文認為:隨著外資、合資以及本土造車新勢力發展加速,2020年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未來兩三年行業將經歷大洗牌,當前近500家註冊在案的新能源汽車廠商中預計將有六七成被淘汰。新勢力造車若無法儘快證明盈利的可持續發展,將陷入融資困境,因資金鍊斷裂而被淘汰出局。

牟嘉文說到的情況事實上正在發生:

蔚來汽車:2018年,蔚來虧損96.39億,近3年來累計虧損172億;今年6月其股票跌至2.35美元新低,比上市時的6.26美元跌去了一半多。為應對資金短缺問題,蔚來汽車向上海銀行質押了部分股權;同時,蔚來汽車在北美實施了裁員計劃,稱之為“優化管理效率”,並在中國公司實施削減開支計劃。3月份,自稱蔚來汽車前員工的“紙孩子”在網絡爆料蔚來正在大規模裁員,並稱蔚來通過員工內部買車的行動完成交付。

拜騰汽車。6月25日,一汽夏利在回覆深交所關注函時,直指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尚有3.1億款項逾期未支付,加上拜騰汽車C輪融資遲遲未落地的事實,意味著拜騰汽車同樣身處造車新勢力普遍存在的“缺錢困境”。

長江汽車。近日,有媒體報道長江汽車已經5個月未發工資。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信息顯示,有網友于今年1月留言稱:“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拖欠工資已經3個月了,11月份工資沒發!希望有部門解決一下!”其下方附有署名為“杭州市餘杭區人力社保局”的回覆:杭州市餘杭區人力社保局信訪工作人員已與您聯繫溝通。5月,網友再度留言稱:“沒用。現在又開始拖欠工資了,現在已經5月份了,2月份工資還沒有發。”

中國新能源汽車死神就在眼前,網友:不賺錢的市場豈能長久?

奇點汽車。2018年12月,有媒體曝出奇點汽車已經三個月未給員工發工資。後續信息顯示這一報道屬實。

綠馳汽車。今年4月,綠馳汽車集團原CEO王向銀因身體原因已向董事會遞交辭呈。5月,有網友稱:“上海綠馳汽車拖欠工資不發,並且有員工被綠馳老闆任亞輝踢出工作群”。

據全球數據研究機構PitchBook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14日,中國電動車領域所獲得的風投金額同比下降近九成,跌至7.83億美元。相較之下,2018年同期(截至2018年6月中旬)的風投金額高達60億美元。

堵在造車新勢力面前的還包括產品量產的問題。這樣的企業包括:長江汽車、重慶金康、江蘇敏安、博郡汽車、拜騰汽車、萬向電動車等等。全國註冊在案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總共486家,還有哪些沒有量產產品,大家可以自行補充。這還不包括那些有量產產品但銷量極低的企業如前途汽車這類。

這種情況下,各大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面機構及分析人士對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測,在上半年僅完成61.7萬輛,僅完成最低預測目標150萬輛的四成的情況下,到底是該堅持原判,還是可以認定這是一個戰略誤判,著實有些令人揪心。

對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死神就在眼前,跨過去就是重生。但能跨過去的,肯定是少數。

備註:部分內容轉自網絡

《全面戰略誤判or維持原判?中國新能源汽車之路正發生重大轉折》from 汽車視評 汽車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