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傳染病,“手”當其衝

熱點 | 預防傳染病,“手”當其衝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全球蔓延形勢不容樂觀,抗疫並未結束,你我每一個人都要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堅持並且正確地洗手,能保護大家遠離疾病,洗手細節也決定抗疫的成敗。今天我們聊聊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簡單、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洗手。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一、200年前的洗手故事

洗手太小兒科了,誰不會洗手呢?其實洗手貌似簡單,真正做對做好並不容易哦!好吧,我們先講講200年前的一個洗手的故事吧。

那是一個醫學懵懂的年代,人們不知道細菌為何物,更不知道感染是由細菌微生物引起的,婦女生孩子後約有38%的人會出現高熱,衰竭,神智昏迷,最終死於這種叫產褥熱的疾病,成為產婦最厲害的奪命殺手。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話說在奧地利維也納醫院有一位醫生叫賽麥爾維斯,他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醫院兩個產科的婦女產褥熱發生率差異很大,一個16%,另一個只有2%,兩間診室環境、設備、工作流程都是相似的,為什麼死亡率會有如此大的區別?這麼高的死亡率讓賽麥爾維斯醫生非常痛苦,他下決心要找出問題所在,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區別是一間培養醫學生的教學病房,另一間是培養助產士的病房,醫學生在接生後會到解剖室學習解剖屍體,前面說到,當時醫學水平沒有認識到細菌和感染是怎麼回事,醫學生們解剖後也不懂得洗手呀消毒呀,就回來給產婦接生。賽麥爾維斯醫生認識到是屍體上存在肉眼看不見的“毒素”通過醫學生的手,傳染了產婦導致產褥熱死亡。於是他制定了一條規定,所有醫生在給產婦接生之前,尤其是做了屍體解剖之後,必須用漂白粉液體仔細洗手。就是這麼簡單的洗手措施,醫生管轄的死亡率由16%下降到不足3%。非常神奇偉大,賽麥爾維斯醫生用他的實踐證明了洗手可以挽救生命,他被後人譽為“手衛生之父”。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匈牙利醫學家Ignaz Philipp Semmelweis(1818~1865)

二、今天你真的會洗手嗎

今天,我們的文明程度和衛生習慣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們對洗手的正確認知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觀察了3749例公共衛生間洗手行為,33%的人洗手不用肥皂。10%的人甚至不洗手,每人平均洗手時間僅有6秒,能正確使用肥皂和水嚴格洗手15~20秒,達到清除手中感染的微生物的只有5%的人。

“病從口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病從口入的過程中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手頻繁接觸外界環境和各種人群,不知不覺中攜帶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在無意中的觸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使我們感染疾病,並且再傳染給其他人,成為傳播疾病最好的媒介,許多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不乾淨的手。洗手不僅是去除肉眼可見的汙垢,更重要的是去除細菌、病毒微生物的附著,正確洗手徹底清潔阻斷疾病的播散蔓延功不可沒。

如此看來,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的方法仍然需要我們好好學習。

三、你知道全球洗手日嗎?

2008年10月15日首個“全球洗手日”誕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作為主要發起組織之一,傳遞“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可以拯救生命”的理念,喚醒每個人正確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預防疾病的健康意識,讓更多的人認識洗手簡單但很重要,尤其是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希望將洗手的好習慣帶到我們生活和工作之中;倡導社會應改善環境衛生包括洗手設施等。

用肥皂清水洗手最高可以降低50%的腹瀉相關死亡。肺炎和腹瀉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超過350萬因為肺炎和腹瀉在5歲之前死亡,用肥皂洗手能挽救上百萬兒童的生命。也同樣能預防皮膚感染、眼部感染、腸道寄生蟲病、SARS、禽流感和新冠肺炎,對癌症及艾滋病攜帶者的健康有利。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2017年全球洗手日的主題是“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未來”

四、把細菌從你手上洗掉

洗手很簡單,但是要洗的乾淨,真正把細菌從你手上洗掉,那是很有講究的哦。正確洗手有三個要點:流動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部位和時間

洗手大有學問的,不是大家想象的用水沖沖就可以的啦,讓我們先認識三位可愛的卡通小朋友吧,他們是水、清潔劑、手,三位齊心合力,就可以完成洗手任務啦。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藍色的水:代表清潔乾淨的流動水,水的沖刷力量可以帶走我們手上的汙漬,注意一定要用清潔的流動水,30-40℃的水溫最合適,都是也不必過於糾結水溫。一定不要使用一盆水大家共同反覆使用,洗來洗去都是髒的,這樣洗手沒有效果的,達不到消除細菌預防疾病的目的的。

黃色清潔劑:代表去汙能力強,僅僅用水是洗手是不夠的,因為我們手上的油脂、有機物等髒東西不能溶解在水裡,非常頑固的黏在我們皮膚上不能輕易去掉,因此,我們要藉助清潔劑的幫忙,最常用的是肥皂或洗手液,貌似普通的肥皂含有表面活性物質可以分解油脂,有超強的去汙功能,是洗手必不可少的。肥皂一定要清潔和乾燥保持,長期被水浸泡潮溼的肥皂會成為細菌的培養基,有研究表明,一克潮溼的肥皂中培養出500萬個細菌,要注意肥皂被汙染的情況。推薦使用獨立包裝的洗手液可以避免滋生細菌,更安全更乾淨。

綠色的手:代表清潔衛生的手,為了保證雙手的每一處都能清洗乾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七步洗手法,有人編成記憶口訣是“內外夾攻大力丸”,依照口訣搓揉手的每一個部位,時間至少要15~20秒,肥皂或洗手液在我們的搓揉作用下使髒東西脫離我們的皮膚,然後清水沖洗才能徹底乾淨;此外洗手後擦乾雙手也很重要,一些公共場所使用烘乾機,如果清潔維護不到位,烘乾機表面和出風口積累的汙垢附著細菌病毒隨著強大的氣流可能汙染我們的雙手;也不建議使用公共毛巾擦手,最好用幹手紙巾。還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水龍頭,在開水龍頭時,髒手已經汙染了開關,為避免“二次汙染”,可用擦手後的紙巾包住關閉水龍頭,也可以在洗手時順便清洗水龍頭。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五、洗手的關鍵時刻

進食食物、喝水和吃藥前

上衛生間前後

外出包括去超市、醫院及人員密集地方後

接觸寵物後、處理垃圾後

照顧病人和孩子前後

咳嗽噴嚏用手捂住口鼻後

手部有汙漬時候

佩戴隱形眼鏡前

2019年全球洗手日主題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從正確洗手做起。清潔雙手,健康風範,洗手就是力量,為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請認真洗手。

此作品由科技部引進國外智力管理司、北京醫師協會聯合推薦

審核:王飛

热点 | 预防传染病,“手”当其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