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危機之後

​人總有僥倖心理,認為某些事情一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跟溫水裡的青蛙一樣,時間越長越懶得往外跳。

其實在水完全燒開之前也能跳,但是懶惰讓人開始自我安慰,應該不會有事吧,直到被煮熟。

這次我就被煮熟了,可能是老天覺得我的生活太平淡,需要給我增加一點素材。

人在悔過的時候,無論他的言語還是行為都會顯得極其謙卑,會自動放低自己的姿態以求所有人的原諒,似乎街上隨便一個掃街的清潔阿姨也能對其指指點點,儘管她並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當然,沒有人能說點新鮮的道理出來,幾乎是每一次。

之前我熱衷於搜索網上的人生道理,什麼25歲之前必須明白的事,你吃過哪些生活上的虧,以為看了就是做到了,但我的生活依舊是一團糟,該做的事情一件沒做,也從來不想做。

如果我在意的人,我會在意他們對我的看法,實際上我並不抱什麼信心,甚至在想如果有另外一個我,那個人一定能迅速取代我的位置,她一定更加積極樂觀,她對家人和朋友會更好,會更有價值,因為我喜歡很直接的直觀的快樂,可是我發現自己很少能輸出這樣的快樂。

我有點完美主義,總感覺一開始去做什麼事情就要做到最後,恨不得憋個大招出來,越是這麼想我越不敢去做,越不敢做我就越發憎恨自己的懶惰,繼而更加討厭自己。

我感覺自己的三觀依舊搖擺不定,有時候我覺得人生應該不停地奮鬥努力,有時候又覺得希望順其自然往事隨風,有時候覺得一切沒意義,有時候又感覺到了實實在在的快樂。

看到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生活環境而建立起來的不同的價值觀,我才逐漸理解每個人做不同選擇的原因。

一無所有的人總有種孤勇,做普通人也沒那麼難,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關於普通人的定義,維持你當下的生活可以說是毫不費力。

但是一旦有危機出現,你會發現當下的生活都是一種恩賜。

應有盡有的人可以選擇和挑剔,而且還有更多退路,有的甚至他們不介意過怎樣的生活,因為他們理解的並且能達到的最底層的生活還遠遠高於現實。

臥槽,有點太負能量了,當我意識到我有這些情緒的時候,一定得及時止損,去做點什麼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如果任由這些想法控制你的頭腦,那將毫無用處並且讓你很痛苦。

比如我待會要起身,拿起杯子倒點熱水,裡面是菊花和枸杞,已經泡過很久了,所以菊花都是散的,時間太久都已經沉到了杯底,枸杞變大變軟了,有點滑滑的,類似於泡了太久的方便麵的質感,喝水時全部聚集在你的上唇,幸虧我有鋼牙,像一個杯漏一樣,完美地做到了固液分離。

我可是本命年的人,可是我愛上了保溫杯。

peace and love ~


一次危機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