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背後的小人物


中國機長背後的小人物


近期一部《中國機長》的影片上映,並有強烈的的反響,目前為止票房近24億。我二刷了這部影片。

那麼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部影片所描述的真實故事。

公元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飛機於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

這樣一個驚險的突發事件,被搬上熒幕,用句詞兒,叫,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我看了他兩遍,我將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品讀此片。目前為止,我看到的大多數都是介紹這部片子是如何如何真實還原事件的。而我的角度就是影片小人物觀察。

“要”榨菜的老奶奶。影片中有一對老夫婦,為了多佔一包餐食中的榨菜,要跟空姐說“沒給配”,其實自己藏了起來。這一場景的出現,就讓人看不起,完全可以正當的說不夠吃嘛,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確實沒有必要,反而讓人唾棄。想想看,這架班機發生了這麼嚴重的突發事件,機組全力讓乘客平安,這麼對機組是不恰當的。由此,讓我想起了魯迅是怎麼說的,這就是中國人的劣根性。

“關”手機的男子。片中一個在飛機推出過程中,還繼續打電話的男子,不但沒有羞愧,還對空姐蠻橫。這一片段,讓我想起我在乘坐飛機時,甚至有飛機即將離地時還在用手機通話的人士。我想說,你的這一點點動作,很有可能造成全飛機乘客的危險,還不自知就更不對了。我認為這算是一種綁架,綁架了整個飛機的安全。

“挑”餐食的男子。影片中,一個男子在要求更換餐食種類時,對空姐的不尊重。“不就是一個端茶倒水的嘛。”這是一種特別不尊重的話語,十分的瞧不起人,瞧不起為他服務的人。雖說你已經購買了服務,但是給你服務的是人不是牲口,要給予起碼的尊重。

“急”切的藏族小孩。這片子裡,對機長說“扎西德勒”的,擔心爸爸著急的,安慰媽媽的藏族小朋友。這個小孩子給我的印象最深,這應該是乘客中最具正能量的了。能主動問候機長,就是對服務人員的尊重;在飛機要晚到時,想到接自己的父親,就是對家人的關懷;在危機時,能夠安慰自己的母親,這麼小就這麼淡定,這麼懂事,讓人印象深刻。換做是我,我恐怕都做不到在那個年歲,那個場景下,那個狀態中,作出了這幾種反應,由衷的佩服。

前邊的那幾位成年人應該感到羞愧,一個孩童竟然能比成年人,更懂事,更明理。

不知道讀到這篇的人們,會不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有的人說這批乘客群演,對於此片就是雞肋,而我卻不能苟同,這些小人物的出現才能夠讓影片變得豐富。從小人物看大中國是件有趣的事情,看人間百態,識我大中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