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導語:《雍正王朝》作為演繹正史的影視劇作,憑藉著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再加上波詭雲譎的權謀手段,尤其是演員們恰如其分的出神表演,個人認為它代表了歷史劇的最高水平。

毫無疑問,劇中展現的政治、人生、職場智慧是《雍正王朝》走向神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些智慧的展現並不僅僅在於貫穿劇情發展的主要人物身上,更在於出場次數不多,卻帶給人們無盡遐想和揣測空間的配角身上。


《雍正王朝》的經典之處並不僅僅在於對於康熙朝晚期出現的“九王奪嫡”事件幾乎復原的演繹,處在事件中心的康熙皇帝和九位皇子,還有幾位朝中重臣都在其具體行動、言辭甚至眼神表情中細緻、真實的反映了翻雲覆雨之朝堂爭奪中的職場人生智慧。它的經典之處更在於雍正皇帝登基後,當初立下“擁立之功”的朝臣從巔峰狀態走向御賜白綾;當初和雍正皇帝站在同一高度的皇室兄弟,從貴不可言變成階下之囚;這些朝臣和皇族的人生、職場際遇帶給了觀眾太多的思考,擁有太多的借鑑意義。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而伴隨這些“大人物”宦海沉浮的配角們,也因為政治站位、自我保護、領導決策執行等等具體的神操作而脫離了“配角”的設定,成為劇中智慧的擔當。

當初在年羹堯手下任職,最後取代年羹堯成為撫遠大將軍的嶽鍾琪就是這樣一位隱藏的智慧擔當。

嶽鍾琪在劇中正式出場只有三次,一是接到皇十三子胤祥手令的年羹堯安排“江夏鎮行動”事宜時,嶽鍾琪的短時間出現;二是跟隨年羹堯前往江夏鎮併成功剿滅江夏鎮的行動中;三是年羹堯獲罪,被雍正皇帝廢黜大將軍之位,嶽鍾琪接任。除了這三次出現外,其餘均為一帶而過的鏡頭“順捎”

但也就是這三次出境,就足以證明嶽鍾琪能夠代表《雍正王朝》的智慧高度,更能代表職場人在服從、執行、升遷中的極致智慧。

01 服從

為了得到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太子胤礽讓監管刑部的皇十三子胤祥將“花錢買命案”中的主犯任季安、劉八女私放回了江夏鎮,然後在鄔思道的指點下,胤禛和胤祥派遣四川提督年羹堯前往江夏鎮將任季安、劉八女重新抓回,並順道將《百官行述》抄沒。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接到皇十三子胤祥的手令以後,年羹堯首先將嶽鍾琪召來;而且,在年羹堯具體部署行動事宜的時候,嶽鍾琪能夠為年羹堯捏肩;這兩個小細節就能說明兩個問題:

1、嶽鍾琪乃系年羹堯倍加信任的下屬。

胤祥雖然是刑部的該管阿哥,對刑部具有絕對權力,但任季安和劉八女畢竟是康熙皇帝欽定的罪犯,他們的私放和重新捉拿肯定要首先上報皇帝,然後再行定奪。胤祥私放罪犯,有錯在先;擅自派兵重新捉拿,又是大錯。派遣四川的兵丁前往安徽跨境執行與體制、刑律不合,又是一個錯誤。所以,年羹堯針對江夏鎮的軍事行動不能明言,更不能光明正大的進行。即使來到江夏鎮內,如果不被淮安營的官兵包圍,年羹堯怕是連那道胤祥的手令都不會拿出來。

所以,年羹堯必須找一個親信之人,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找一個嘴嚴懂事的下屬。毫無疑問,嶽鍾琪在年羹堯眼中就是這樣的下屬。

再者,嶽鍾琪和年羹堯份屬上下,在等級森嚴的清朝官吏制度中,尤其是軍界的等級劃分更為嚴苛。嶽鍾琪作為年羹堯的下屬,能夠

“眼神活泛”的為年羹堯捏肩,這說明這樣上下親近的阿諛動作在兩人之間很為常見。這也足以說明嶽鍾琪在上下官屬關係中,處理的很完美。

2、嶽鍾琪的執行力絕對不一般

年羹堯勝任四川提督僅一年,就將四川境內的土匪全部蕩平,這並不是年羹堯一人的功勞,他的下屬才是征剿土匪的主力。從年羹堯接到“江夏鎮行動”的手令後,第一時間叫來嶽鍾琪就說明兩人在一年來的軍事行動已經形成默契的配合,嶽鍾琪已經在征剿土匪的軍事行動中證明了自己的執行力。所以,年羹堯才會在這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軍事行動中再次叫上了嶽鍾琪。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於職場中,面對能夠“建立功勳、做出成績”的具體任務時,領導選擇主辦人或者承辦人的時候,親近關係、信任程度和具體過往執行力都必不可少的會成為領導考慮的因素組成。也就是說,機會的降臨和領導的重用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一件長期積累的職場表現。在領取任務和職場升遷中,“素日表現”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而這個參考因素指的就是平日裡你在領導跟前和眼中的具體形象搭建。所以,素日裡的職場生態要做到無小事、無小節,逐步建立自身優良形象,才是職場生存的正確姿態。

嶽鍾琪來到四川提督府後,年羹堯首先將胤祥的手令給嶽鍾琪看,嶽鍾琪看完問了一個問題:

“我們是四川的防兵,讓我們去安徽拿人,這於體制不合,十三爺為什麼會下這樣一道手諭?”

嶽鍾琪看完胤祥的手諭,而且是越境抓人的手諭,肯定明白這件事和皇子之間的爭鬥有著莫大的關係,屬於上層決策,並不屬於自己應該知道的範圍。但看完了手諭又不能不發表意見,所以嶽鍾琪才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裡面有三層含義:

1、我是一個兵,我是你年羹堯的下屬,你讓我看手諭,就是想讓我拿點主意或者提出意見,再或者有點看法,但我只看到了手諭裡面於體制不合的地方,我必須提出疑問。其餘的事我不知道,我也不能知道。

2、你讓我們看十三爺的手諭就是為了說明,你年羹堯派我出兵江夏鎮的行動乃系刑部任務,並不是你自作主張的個人行為。我看明白了,而且強調了這次任務是十三爺的“手諭”安排。

3、按照大清律例,越境抓人雖然有刑部該管阿哥的手諭,但正常情況下是需要知會安徽相關部門的,如果出現問題,將事情鬧大,我也只是聽命於你年羹堯,和我無關。

而年羹堯也聽懂了嶽鍾琪的“話外話”,回答道:

“什麼體制不體制的,叫你來,是跟你商量一下怎麼去幹!”

啥意思?意思就是體制問題、統屬問題並不是你應該考慮的,上面有皇十三子胤祥,中間有我這個四川提督,你只要負責把事情辦好就行了!

另外,年羹堯用的是“商量”而不是上級對下級常用的“安排”、“命令”等詞,年羹堯的意思是:這件事我是和你商量著一塊辦的,並不是搞一言堂,武斷安排你乾的。責任你是撇不清、摘不淨了。所以,你必須盡心盡力的把事情辦好,要辦的密不透風,才會不出麻煩,我們兩人才能平安無事。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嶽鍾琪一看年羹堯不上當,所以又加了一句:

“是,關鍵是要有個理由啊!”

行,你是領導,你怎麼說怎麼是,但這個手諭就是有問題,就是和體制不合的命令,如果沒有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我沒法去辦,更沒有和你一塊承擔這個會殺頭的責任。

“理由是現成的,四爺已經關照吏部,命令我明天進京述職,順便叫我去江夏鎮捉拿欽犯!”

嶽鍾琪這才完全放心,回答道:

“是,卑職這就去佈置!”

嶽鍾琪為什麼這就放心了呢?因為他把責任全部撇清了!

越境抓人,於體制不合,如果年羹堯強行命令,嶽鍾琪也會因為“軍令如山、不得不從”而將全部責任撇清;但年羹堯既然說是和嶽鍾琪

“商量”辦理這等不合情理的軍事行動,嶽鍾琪就必須再找到一個放心的理由才行。

刑部該管阿哥的手諭再加上吏部“捉拿欽犯”的命令,還有一個頂頭上司的命令,嶽鍾琪身上應該擔負的責任已經全部消失。而且,年羹堯在陳述完理由以後,立馬安排了具體的軍事行動,而並沒有再詢問嶽鍾琪的意見,這就是單純的軍事長官安排軍事行動,嶽鍾琪只能聽命,至於責任和肯定會有的罪行,嶽鍾琪已經不需要擔心了!

嶽鍾琪作為年羹堯的下屬,面對頂頭上司安排的具體任務,為何會有猶豫呢?就是因為在年羹堯的上面還有康熙皇帝,還有大清律法,就算嶽鍾琪只是一個聽命的下屬,如果康熙皇帝真追究起來,具體辦事的嶽鍾琪能夠逃脫了制裁嗎?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於職場中,主管領導和分管領導、主要領導之間的份屬統籌、責任分攤、命令聽從都是職場生存的大智慧。同一件事,如果各級領導對你的命令相沖突,或者同公司規章制度相沖突,先別急著應承,更不能一口回絕。把你的疑慮儘可能的全部說出,當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因為這本身就是對於不同領導和公司規章制度的尊重。疑慮說完,如果領導還有執意安排,那就聽命,因為職責已經分明,你只需要把事情辦好就行了。

02 執行

跟隨年羹堯來到江夏鎮的嶽鍾琪,肯定不會和年羹堯提前溝通過血洗江夏鎮、搶掠財寶的決定。如此卑劣大膽的決定肯定也不會是嶽鍾琪說了算的,那麼他為什麼在沒有得到年羹堯明確命令的前提下就擅自處決淮安營的兵丁,甚至不惜自傷臉頰,製造淮安營造反假象呢?

這個關乎到嶽鍾琪的非凡執行力和觀察領導真實意圖的能力。

1、嶽鍾琪原本以為年羹堯會通過“官兵扮盜行劫”

的辦法,將欽犯任季安、劉八女抓拿歸案就算完成了任務。可是年羹堯前往江夏鎮並沒有將抓拿欽犯當成主要任務,而是看中了這個“富可敵國”的江夏鎮的財寶。而嶽鍾琪很快明白了年羹堯的真正意圖,想必在之前一年的征剿土匪行動中,年羹堯血洗土匪窩、搶掠財寶的事情肯定也沒少幹,所以嶽鍾琪有充足的把握認定年羹堯想要再次上演“血洗賊窩、搶掠財寶”的戲碼。

2、“官兵扮盜行劫”的戲碼遇上了淮安營駐防官兵,已經演不下去的時候,年羹堯只能摘掉蒙面黑紗、拿出十三皇子的手諭,這無疑將年羹堯甚至年羹堯背後的胤禛、胤祥暴露了出來。所以,嶽鍾琪也能確定這些已經牽扯進皇子爭鬥的一干人等必須被血洗了。

3、既然要以“江夏鎮欽犯勾結淮安營官兵拘捕”的罪名來血洗江夏鎮,就必須拿出點真憑實據,幾個官兵的傷亡並不能說明問題,身為四川較高級別官員的嶽鍾琪自傷臉頰,才更能說明江夏鎮勾結淮安營官兵拘捕的激烈情況,才更容易被別人信服。而且,年羹堯擅作主張血洗江夏鎮,就是為了將知情人全部剷除,嶽鍾琪做為對此事一清二楚的

“知情人”,如果不用實際行動將自己綁在年羹堯的大船上,年羹堯會將自己滅口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嶽鍾琪在領會了領導意圖以後,以實際行動選擇站位,並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領導的預期目的,其洞察領導意圖後的執行力不可謂不強。而且,其在執行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又讓領導免除了部分後顧之憂,其職場智慧,可見一斑。

殺光淮安營官兵以後,年羹堯直接下達了將江夏鎮女眷孩子殺光的命令,嶽鍾琪出現了猶豫,而且再次展現了職場智慧。

他為什麼猶豫?因為事情做過了,淮安營官兵被絞殺有一個“勾結欽犯拘捕”的理由,那些女眷孩子沒有理由被誅殺了!所以,嶽鍾琪還得找到一個理由!

“大帥,好幾百人呢!何況還有老人和孩子!”

年羹堯則給出了理由:

“他們聚眾謀反、抗拒朝廷,王法無情,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殺光,不能放走一個!”

給出了理由,而且是“聚眾謀反、抗拒朝廷”的大罪,嶽鍾琪的顧慮再一次被打消,聽命就是!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於職場中,在執行具體任務的過程中,隨時彙報任務進展並根據行動中遇到的不同情況,隨時領取新的指示和命令,只要用詞得當、理由充分非但不會讓領導認為你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強,反而會讓領導對你的執行力、辨識力另眼相看。行動過程並不重要,如果前後顧慮、推諉不前甚至畏首畏尾導致任務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那才是執行力的巨大缺失,才是會讓領導對你失去信任和任用機會的主要原因。“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領導,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那就必須做好行動中的各種準備,並在具體行動中得到全部的認可和責任分攤。事情辦好了,有錯也不是錯;事情沒辦好,沒錯也是錯。

03 升遷

嶽鍾琪第三次正式出現在劇中,是在雍正皇帝登基後,年羹堯囂張跋扈被雍正皇帝廢黜大將軍之職的時候。嶽鍾琪作為年羹堯長期帶在身邊的屬下,而且是一個漢人將領,能夠雍正皇帝任命為大將軍一職,這本身就證明了嶽鍾琪的生存和職場智慧。

就在嶽鍾琪接替年羹堯成為大將軍以後,面對年羹堯對於手下將領安排的質問時,嶽鍾琪回答到:

“原先的三個都統都升了,他們都升為將軍了。至於新任的都統,沒有一位是我的手下!”

先將年羹堯的舊部以“職位升遷”安撫,並調至其他地方,防止在年羹堯的命令下犯上作亂;然後並不擢升自己的下屬,而是調任別地將領,用以服眾人心、安撫剛剛經過主將更替的眾將官兵。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更重要的是,嶽鍾琪剛一上任對主管兵士的都統如此公平公正調換的安排並不是給年羹堯看,用以堵住年羹堯對自己的誤會,而是給欽差大臣圖裡琛背後的雍正皇帝看的。

嶽鍾琪作為年羹堯的下屬,雖然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如此重用,但嶽鍾琪明白這份信任得來不易,更不穩固,如果想要穩固自己的地位,穩固雍正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和重用,就必須用實際行動消除皇帝對自己的疑慮和猜忌。

年羹堯原來的部將,不是就是自己長期以來的同僚乃至下屬嗎?將他們調離別處,一來可以避免兵變的可能;二來可以讓雍正皇帝放心,讓雍正皇帝對自己有一個“不想擁兵自重”的印象認定。將遠離西北的異地八旗將領調至西北軍中,並委以重任,一來可以讓其餘部將信服,彰顯自己公正治軍的形象;二來可以讓雍正皇帝看見自己的公正之心和侍主忠心。自己的部將沒有擢升,反而讓和自己無關的異地將領擔任要職,自己既無擁兵自重的可能,又能讓這些異地將領監督自己。

雍正王朝:這個劇中僅出現3次的“小人物”,才是隱藏的智慧擔當

用以讓年羹堯“心服口服”的一句話,就讓嶽鍾琪在雍正皇帝心中的信任程度進一步提升,讓自己的職場地位進一步穩固,其“自我保護”的能力和職場生存智慧,絕對稱得上該劇的智慧擔當。

於職場中,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完成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官職地位的升遷,但在升遷之初,在新位置上的初一表現幾乎就能決定你今後的具體作為和下屬的信服、擁護程度。另外,對於上級領導、所接替同事或老領導的態度表現都關乎著你的職位穩固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形象建立。

應該如何做,嶽鍾琪的巔峰操作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