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明天2019年高考即將來臨。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第一次,誰都會焦慮不安,哪怕是大人物家的孩子......

上週末,一位當家長的大作家就發了愁。

伊恩·麥克尤恩,英國知名小說家。先介紹一下這位才華橫溢的大作家:

1975年,麥克尤恩人生第一部發表的短篇小說《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在次年就榮獲毛姆文學獎。

1987年,《時間中的孩子》獲得惠特佈雷德小說獎;

1997年,小說《愛無可忍》深受評論家喜愛,在2004年被改編成電影。

1998年,他以《阿姆斯特丹》贏得了布克獎……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他還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1999年,他於漢堡被授予莎士比亞獎。2000年被授予了大英帝國勳章……

總之,在英國文學界和出版界就是一特牛掰的人物。

最近,他最小的兒子Greg正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課程(A-Level homework)。老師要求他閱讀一本書《愛無可忍》(Enduring Love),然後寫篇論文交上來。對,就是他老爹那本1997年最受歡迎的小說。

書的作者就在身邊,兒子當然得好好請教一番。看到兒子被迫要讀自己的書,麥克尤恩暗自裡又高興又有點小鬱悶,告訴兒子自己寫書時是怎麼怎麼想的,寫論文時要考慮哪些方面等等。

最後,在老爹的大力幫助下,Greg終於完成了論文。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能夠得到作者本人親自指導,怎麼說這篇論文質量也差不到哪去吧。嗯,父子倆人都是這麼想的。

結果……論文只拿到了C+,換算成百分制,也就是剛及格。老師給出的評語是,完全不同意兒子寫的觀點。

這位69歲的大作家很生氣,我自己寫的書想表達什麼觀點最清楚了,你咋還不同意呢。於是,麥克尤恩狠狠地懟了一次英國教育體制!說自己十分討厭有關機構強迫學生們閱讀自己的作品,並將其作為GCSE或者A-Level課程的一部分。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呵呵噠~

各位要參加高考的小朋友們注意嘍,這事在國內很常見呢。

比如2011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採用了《中國週刊》總編輯助理林天宏早年的一篇文章《朱啟鈐:“ 被抹掉的奠基人”》。

原作者很是好奇,於是自己拿著卷子做了一遍,結果......

友人來電,說今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的現代文閱讀,用了我幾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來試做了一下,對照標準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出題老師果然名不虛傳,把作者本人都打敗了,幸好我當年沒落在你手上。”

考題裡要求考生分析文中兩次出現大雨的原因,

標準答案說了一堆,真正的原因是我寫稿時北京正在下雨,這在北京並不是常見的,作為南方人,看到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筆就寫了,這是很隨性、水到渠成的,沒有那麼多刻意的原因。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然後在2017年,眾多浙江考生敗給了一條草魚。

那年的浙江高考閱讀理解題目選用了鞏高峰的文章《一種美味》: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要作答的題目有一道是這樣的:

請賞析文章結尾“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很多考生懵圈了,完全理解不了一條草魚“詭異的光”是什麼意思。好在這篇文章作者還在,考完試後,考生們紛紛找鞏高峰求教。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然後,作者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我本來是搞笑的,誰知道還有這麼一出啊。就是有點說不出來的感受。感覺生活太詭異了。對不起,我解釋不了。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如果今年高考我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辦?

無解。乖乖按照標準答案作答。

先別抱怨。

首先有一個現狀你必須得認,那就是:

高考制度依舊是目前中國最合理的人才選拔制度。

它可以在固定時間內,通過可量化指標篩選出一大批可塑之才,會不會有“遺珠之憾”?會,但卻給大多數人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既然是考試,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答題系統,自然要有標準答案。

那麼,此時的語文閱讀理解就不再是自己的閱讀理解,高考作文也不等於你私人的文章一樣。

波叔,這種應試教育難道不會禁錮我們的思想嗎?

基本上不會。其實語文同數理化一樣,是培養一種最最基礎的學習和思維能力——提煉文章中心、提取和概括有關信息、梳理文章結構和脈絡、品味重點字句。

高考題目或許對於一小部分有語言天賦的人,是種束縛;但對大部分考生而言,更多是評測自己上述能力的準繩。

那年高考,我敗給了一條草魚


你家莎士比亞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卷老師也是讀者的一部分。沒有標準答案,難不成憑個人喜好來判定?

所以,語文閱讀理解考得其實還是“套路”,平時老師教的知識點的變相應用而已。

既然是套路,那隻要努力,都可以到達平均水平。就怕那些動不動就用其他藉口來逃避努力不足的孩紙…

沒人喜歡考試,不論中考、高考、四六級考、還是駕照考,職稱考......但無論國內外,不論身處人生哪個階段,都會有各種考試。

所謂的“一考定終身”都是瞎扯。沒有習得考試套路,不意味著你在其他方面一無是處。反之考試再優秀,也不意味著你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一定能成功。

但能在人生不同階段,不斷髮現和掌握各種套路的人,必定是一個聰明、努力又成功的人。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妖魔化考試,除了增長自己的驕縱心理外,沒啥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