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青玉三羊蕉葉雙孔筆插,清


在中國,玉器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它記錄了人類生活與社會的變遷。唐代玉器靈性派:活潑天機、繁花似錦


在唐朝,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使和田玉料源源不斷,玉器的製作得到了很大發展,是繼秦漢之後出現的新高峰。


因唐朝社會風氣的開放,外使、僧侶、工匠集聚於長安,所以,唐朝玉器的世俗題材大大增加,如:雙喜牡丹、飛天侍女等,都有濃烈的世俗意味。唐代,貴族階層皆隨身佩玉,華麗耀眼,多以人物、動物、花卉等作為審美對象和雕刻的圖飾,彰顯自己的氣質和風範。


唐朝玉器中,漢代的古拙遺風在唐朝已不復存在,趨向蓬勃、飽滿。


在紋飾上,有捲雲紋、卷草紋等,動物紋有龍、鳳、牛等,植物紋有石榴、蓮花等;


在品種方面,更具實用性的玉器增多:長杯、牛頭杯、碗等;


在雕刻技藝上,吸取當時的雕塑和繪畫手法,運用傳統的雕刻技藝,大量使用陰刻細線。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玉花卉紋梳背,唐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蓮瓣紋碗,唐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天雞三耳罐,唐宋代玉器懷舊派:清新雅緻、形神兼備


宋代制玉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發展。民間玉雕行業初具規模,玉器市場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促進了宋代玉器的空前發展。


宋代玉器受當時的繪畫藝術影響極大,清新雅緻、形神兼備,極具文人情趣,毫無粗製濫造。


嚴格意義上的仿古玉,也是從宋代開始。宋代的仿古玉在造型結構、紋飾和工藝上,不完全照搬照抄,與原件相比,往往更復雜,雕琢也更圓潤、精美。


宋代,文人書畫興盛,許多文房用具也成了玉匠們精心雕琢的對象,這些玉製文房用具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取兒童、禽鳥、獸、瓜果形象作為裝飾題材,成為造型活潑自由、富有文化氣質、便於陳設和把玩的工藝品。


從此,帶有實用意義的玉雕製品,走上了裝飾化的道路。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青玉雙鶴佩,宋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玉魚蓮墜,宋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玉舉蓮花童子,宋元代玉器豪放派:質樸率真、不拘小節


元代玉器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蓬勃發展而來,官辦玉器作坊有從事玉雕製作的能工巧匠數千人,專向皇室提供宮廷用玉。民間玉器作坊以製作裝飾性玉器及小件為主。


用料以和田白玉、青白玉為主,還有和田黃玉、墨玉、青玉、獨山玉以及水晶、瑪瑙、琥珀等。


多層鏤雕技法在元代可謂發揮到了極致,除了在平面上雕出雙層圖案外,還能在玉料上多層雕琢,起花多可達五、六層,層次分明,具有強烈的透視效果。


元代玉器在工藝上較之宋、遼金時期,已漸趨粗獷,不拘小節,雕刻喜歡用深痕陰刻線,線條粗重,使紋飾起凸高,但線紋起止痕明顯、線條不勻齊,常有失控的出鋒痕跡,顯得粗糙。


元代也製作了一些仿古玉,在技法上不注重原汁原味,常以偽殘和紅色或黑色的提油來以假亂真。


元代玉器文化的總體特徵是,傳統勝於創新,繼承勝於發展,為其後明清兩朝裝飾玉器的發展作了準備,奠定了基礎。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鏤雕雙虎環佩,元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青玉鏤雕鹿鶴紋帶飾,元白玉龍紐押,元明代玉器復古派:鏤空工藝、復古為尚


明朝玉器承傳了元代的鏤空工藝,出現雙層透雕,形成花下有花,枝下有枝的藝術效果,也出現了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主題紋飾,吉祥文字“福、祿、壽”等紋飾眾多。


鑲嵌工藝也達到一個高峰,出現了大量的玉鑲金、玉鑲銀。明中期受名人畫風影響,裝飾玉上往往用名人畫稿、詩句做主題紋飾,文房四寶實用器皿增多。


明人以復古為尚,常常出現以復古為主題的玉器,其中以玉為上古青銅器造型的器物,更是多見。這種以青銅器為造型的玉器,一般用作明代書房的陳設,沒有實際的盛放功用,多隻用作欣賞,或作為花插。


不過明人在玉器模仿上古青銅器的時候,並不能完全恪守青銅器的形制,常常只是取其意形,紋飾和造型上經不起細緻推敲,可見當時古人一顆復古之心。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鏤雕松鹿紋帶飾,明瑪瑙單螭耳杯,明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微浸單耳荔枝匜,明清代玉器藝術派:品種豐富、琢工精巧


清代是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個高峰。康熙時開通了緬甸翡翠進入中原的路線。乾隆時又打通了和田玉內運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運進內地,促進了玉器工藝迅速發展。


清代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很多,以陳設品和佩飾最多,也最為精美。陳設品有仿青銅器的仿古器皿,還有各種寓意吉祥的動物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子、浮雕圖畫式的玉屏風等。玉佩飾的種類更是非常的豐富。


此外還有各種玉質的實用器皿、文房用品。清代玉器善於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


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清朝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形成了不同風格和技術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白玉爐、瓶、盒三式,清金蓋託白玉杯,清金胎珊瑚桃式盒,清

本文來源雅昌藝術論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高清“唐宋元明清”古玉,大飽眼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