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序:

這次疫情,給了一直焦慮、奔跑的我們一個

讓靈魂跟上腳步的機會!

可是聽說——許多人變的反而更加焦慮、不安;

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次疫情,給了漸漸走遠的感情

一次難得相聚的機會!

可是聽說,反而是離婚的人多了起來

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次疫情,給了我們一直往外看、向遠瞧的心和眼

一次發現身邊的風景、眼前的美的驚喜機會!

可你還是習以為常、理所當然

這又是為什麼呢?

現在為何不讓自己:

放慢腳步 、“疫”遊起來、走進身邊的風景、發現奇蹟、發現美?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地球人都知道,鎮江有“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似乎金山的名氣最大,但我以為卻是鎮江的北固山最厲害,因為它可是有著四個“天下第一”的頭銜的

天下第一江山、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樓、天下第一詞山;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楊柳飄逸、小橋流水,橋右邊一分為二的二塊石頭是試劍石,岸上是劉備和孫權各舉一劍的石像。橋左邊的亭是鳳凰亭、池為鳳凰池;橋面上刻有一幅龍鳳呈祥的圖案,告訴我們這裡曾經有過一段劉備招親的佳話;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沿途落英繽紛、芳草鮮美、雨後的海棠真的是——綠肥紅瘦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城牆上旌旗獵獵、寂靜的東吳古道上似乎傳來昔日的馬蹄聲;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鐵塔一枝堪作筆,青天夠寫幾行多”,如今鐵塔猶在,可是寫詩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大清朝,真是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長廊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刀光劍影;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一水橫陳,連岡三面,做出爭雄勢”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天下第一江山——名不虛傳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祭江亭,古稱北固亭,還有凌雲亭、摩雲亭、臨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名稱。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北固樓—“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但它可不是“天下第一樓”奧;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多景樓”——古名“北固樓”,又稱“春秋樓”、“相婿樓”、“梳妝樓”。是古代“萬里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武漢市的“黃鶴樓”齊名。

說“多景樓”是——天下江山第一樓,是因為米芾在其所作《多景樓》詩中,就有“天下江山第一樓”詩句,他還手書這七個字作為多景樓的匾額。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疫”遊記—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暨鎮江北固山遊記


北固山被譽為“天下第一詞山”並非浪得虛名,它匯聚蘇軾、陸游、陳亮、辛棄疾等眾多頂級大家,誕生了很多頂級詞篇的;

蘇軾的《採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

陸游的《水調歌頭·多景樓》;

陳亮的《念奴嬌·登多景樓》;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