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今年國慶檔的三部重磅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已經於今日開啟了點映,我有幸觀看了其中的兩部。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都是年代戲,而《中國機長》是當代戲。可巧的是,作為國產空難片的先驅,出產於1999年的《緊急迫降》與《中國機長》恰好隔了二十年,因此這兩部戲也呈現出了一種有意思的年代感。

《緊急迫降》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1998年9月10日下午7時38分,中國東方航空一架編號B-2173的麥道MD-11型客機搭載了137名乘客及機員,執行MU586號班機,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然後再飛往洛杉磯國際機場。

飛機起飛後,機長倪介祥發現起落架卡住無法收回。他深知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向塔臺發出指令要求返航。隨後,他試圖用多種方法放下起落架,均告失敗,不得已進行緊急迫降。飛機在後起落架著地後機頭在噴了泡沫的跑道上摩擦,在火花四濺中最終艱難地停了下來。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倪介祥因其英勇的表現榮獲一等功,並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而機上的幾位空姐在過程中也始終沒有慌亂,而是為乘客做安全示範和輔導,並在全部乘客撤離後方才離開飛機。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緊急迫降》誕生的那個年代,正逢中國電影市場剛剛開放不久,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席捲票房,摧枯拉朽,不可一世。那時候《泰坦尼克號》剛在中國創造了新的票房記錄,同時期好萊塢正在上映的則是創造了一個新時代的《黑客帝國》。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部特效佔重頭戲的空難大片,《緊急迫降》甚至在宣傳語上打出了“為中國電影爭氣、與進口大片抗衡”的口號。導演張建亞因為心心念唸的重拍版《大鬧天空》擱淺,憋了一口氣把當時所有的特效能力都用在了《緊急迫降》裡。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緊急迫降》在二十年前確實做到了國產片中的最高水平。當然,對於《緊急迫降》和《中國機長》來說,特效的對比是次要的,我們也不能對當年的特效水平做過高的要求。

更有意思的實際上是兩部影片的劇情設置(以下有輕微劇透)。《緊急迫降》中的男一號機長由邵兵扮演,女一號乘務長由徐帆扮演。而片中這兩人是一對夫妻,且正處在緊張關係中。容易看出,這是一種非常戲劇化的人物設置。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而片中還有因嫁給乘客而即將迎來最後一次飛行的空姐,倨傲的商人,兢兢業業的工作者等。因為飛機的特殊性,這是一個觀察社會的窗口和縮影。兩部影片也抓住這點設置了不少情節點。

比較有趣的是,兩部影片都設置了一個商人的角色。《緊急迫降》中的商人由林棟甫扮演,《中國機長》中那位頭等艙的客人雖然沒有直接亮明身份,但其裝扮和不停電話的風格顯然說明是一位生意人。

在《緊急迫降》中,林棟甫扮演的商人是乘客中戲份最多的一位,從飛機開始起飛就沒消停過。在飛機陷入危險中時,情緒失控的他要求池華瓊飾演的空姐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池華瓊說:“您看,我和您不是一樣在這架飛機上嗎?”林棟甫則倨傲地說:“你,你跟我比?你算什麼東西?我一個月有幾萬塊錢花在你們航空公司身上!”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而《中國機長》中的商人,因為被缺乏經驗的空姐新手怠慢,最終不得不讓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為其服務。而在百般刁難卻依然被笑臉相迎之後,他不屑地說了一句:“一個端茶倒水的,哪來的自信!”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這體現出了非常有意思的時代特徵。首先,我們得明白作為這種商業大片,其觀眾群體是最廣的普通群眾,因此這種片子裡拿富人開涮,或者搞一些小鬧劇之類的情節都是很普遍的,國外也經常這麼做。

而兩部影片中的商人都明顯表現出了對空姐這個服務群體的不屑,原因是經濟地位的不平等。不知道《中國機長》的編劇有沒有參考過《緊急迫降》。

《緊急迫降》中池華瓊飾演的空姐因為結識了頭等艙乘客而即將退出空乘職務。我們都知道後來這段被馮小剛演繹成了《非誠勿擾》。

題外話暫且不說,一部電影為了增加娛樂性,添加一些社會元素或者戲劇性的橋段都無可厚非。而我印象更深的是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在成功降落後,應乘客的要求來到機艙外接受大家的感謝,有這樣的內心獨白:“敬畏生命、敬畏藍天、敬畏職責。”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這個“敬畏職責”讓我很有感觸,正像兩部影片中反映的,這些年來,所謂“成功”的價值觀對社會的浸染幾乎無處不在,人的一生似乎就被鎖定在“追求成功”、“財務自由”這些目標上,似乎都忘了,完成每一個人的職責是一個社會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

而這在兩部影片中都有細節反映。《緊急迫降》中,池華瓊飾演的空姐被林棟甫吐槽後,負氣地說:“您放心,從明天起我不會再當空姐了。”被徐帆演的乘務長單獨叫到一邊教育道:“我不管你明天是皇妃還是公主,今天在飛機上,你仍然是乘務員!”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而《中國機長》開頭,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剛起身便開始沖涼水澡,還在手機上定了時間。按照我的理解,他應該在沖涼的同時還在練習憋氣。這也對應了在高空飛機玻璃碎裂缺氧後他仍能沉著處理的情節。

巧的是,今天晚上的央視電影頻道“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影片推介”也提到了《中國機長》,並將英雄機組也請到了現場,其中英雄機長劉傳健特別提到,在去年的11月16日,由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執飛的川航3U8883成都至北京的航班順利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這也意味著英雄機組人員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已經完全恢復到可以勝任日常工作的水平。

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每一個人的使命與職責

正如戰爭後的士兵會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一樣,川航英雄機組人員在經歷了這樣的高空遇險後,也需要克服很多身體和心理上的障礙才能重新投入工作。這個挑戰實際上不亞於他們當時面對險情的艱難。正因為如此,每一個人身上的職責才顯得更加沉甸甸。

而這也是從《緊急迫降》到《中國機長》帶給我們的啟示,作為一個普通公民,每個人盡力做好自己的職責,就是對自己也是社會最好的貢獻,這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