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在《圓桌派》第三季中《如何一眼識別渣男》中,馬未都說:“老是宣傳什麼成功學,其實成功是非常少的事情,比賭博概率還低,

比知道自己哪裡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行。”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馬未都

竇文濤說:“永不放棄,總得有一個度,否則他可能分不清在什麼事情上永不放棄。在佛家裡,執著不是什麼好詞,老和尚通常告誡說:不要太執著。”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竇文濤

馬未都接著說:“結果孩子一心只想著執著就會成功,卻忘了該朝哪些方面執著,你根本不是那塊料,那如何能夠在那個方面出類拔萃呢?比如刑偵的,有的人就有天賦,頭腦靈活,很快就能破案,建立功績,而有的人去了,兢兢業業,結果啥也破不了。”

1. 執著之一:自律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命中

人常言:自律的人生讓人羨慕。以前在《得到》有一則故事這麼說的:比爾蓋茨的時間顆粒度是5分鐘,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以應付日常的各種事物。看,越成功的人士越自律,我們憑什麼還可以不努力。

只是,如果這樣做,估計就和一個自虐狂差不多,分開了時間的顆粒度,但是普通人在這個顆粒度裡,全然除了發呆,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抑或這個事情不能用簡單的顆粒度隔開,是不是應該再去調整一下呢?時間一長,你確定不會得神經病麼?人不去挖掘原因,而看到表現的外相,然後用定量科學對這種外相進行總結,豈不荒謬?這好比人無法用K線圖長久在股市獲利一樣。

人嘴兩張皮,也可以這麼說,他們是成功人士,又有那麼多錢,所有他們應該努力,而我們普通人就犯不著那麼辛苦,知足常樂為好。

然而如果真是如此嚴肅與苛刻,那倒是一件奇怪之事。因為我總覺得人本性其實趨於散漫,無拘無束,本性依然是天真爛漫的孩童。一個人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卻能把自己嚴格的管理起來,終究不像是正常人的舉動

。他把自己管起來去做什麼呢?怕是更多的也是發呆無所事事。否則他就是趨於習慣地忙碌之中,而無暇進行悠然自得了。

2. 執著之二:毅力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攀巖

堅持,讓人感覺到毅力的所在,而人常常看到了它所表現的外在形式:咬牙堅持,定能成功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走過十萬八千里,終得真經。人們看到這些。而早在開始之初,這種堅持是內心對於人生意義的一種展望,播下了種子,後來長成參天大樹。

范進中舉,從外在看,至少也是一種堅持。然而開先之初他只是奔著功名而去。倘若掐頭去尾,只是培養這種堅持的毅力,就好比將手從軀體卸下,而單獨訓練其強大的做法差不多。人,將無意義的事情訓練成有意義,多半也是奢望之想。

意義才是初衷,堅持的毅力只有納入到這種意義的大海里,才能獲得成就。但是觀者看不到這些,也不能有那樣的經歷,於是許多就學偏了。更何況成功只是由於見到的不過是倖存的例子,但那其實僥倖的部分。更多一樣堅持的人中途出了變故,如塵埃一般消失,倘若人們看到,還會那樣堅持嗎?豈不是要大大懷疑堅持的合理性?感覺到人生其實又有它的騙局,它總是展現它那美妙動人的一面,但是一旦深入,才會露出其猙獰面目,讓人茫然失措。

毅力朝何處去?總是不能無窮無盡的前進,無所畏懼,不知疲倦。看不到真正有什麼目標,而只是在既定的軌道上亦步亦趨,其實已然不錯了。人倘若不把執著發展成痴念,想必命運之神就早已給予提醒了的,也就可以更加悠然自在的享有人生。

3. 人需要認清自己,那裡才有信仰的存在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信仰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說:“不論人生走多遠,與生俱來的天性依然主導。”未來的人生都可以順著這個天性而抓住問題的源頭來。本性的構成,不能被各種規則或直接的鬥爭所糾正,特別是那些由於恐懼和情緒低落而產生的卑微的品性,儘管它們也可以通過技巧使其大為改善,變得有用。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即便用盡辦法,一個人的傾向也永遠是偏向與自然最初安排的那個方向,所以,如果你能在他年幼的時候仔細地觀察他的思想特徵,等他長大以後,情況變複雜了,他披著種種偽裝去做事時,你也能永遠地判斷出他的思想傾向以及他今後的目的在哪裡了。

哲學家羅素說:“清教徒的道學家,在近代老是大聲疾呼的提倡意志,實際上他們原本注重的是信仰。”這種倒果為因的做法常常扭曲了它原始的初衷,而偏執一端。不知道為什麼,任何發展到了最後,都不在是綜合均衡,而是容易導向營養不良,看得見摸得著的優先發展,兼顧其它,而實際上,其它就慢慢消失了,人們開先還記得它們,到了後來,似乎就成了久遠的記憶了。

竇文濤:執著教育,更要知道為什麼而執著

羅素

抓住於形式總是便有操作,追求一勞永逸的辦法,總是讓人易於心滿意足。倒是不斷的思想辯證,讓人莫不多頭腦,削弱了前進的動力。這裡所展現的,是根基不穩、急於求成,一切都是鬆鬆垮垮的,又似乎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消化。

總是,發展到高級階段,已不僅僅是科學,或是經驗,而是一門藝術,依賴於科學,依賴於經驗,在不斷運作中提煉成高度相融的藝術,而這個似乎無法直接教授,而需要每個人把控既有,又常常反思內心,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感覺,以獲得精神的飛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