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媽媽養娃必備技能,堅持自我不怕撕

三歲半的小猴子最近越累越不聽話了,不愛吃飯,不喜歡分享玩具,不願意搭理別的小朋友,卻痴迷於垃圾車、垃圾桶......老母親很無奈,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為此,我這個老母親收到了來自更高級別的姥姥的嚴厲斥責,說我太寵愛孩子,把孩子教育的過於自我主義,我不否定在孩子的物質、精神支持上,我向來是百分九十能滿足,除非是特別不合理的要求,大部分時候對於孩子想要吃什麼、玩什麼,去哪玩,怎麼玩,我都是配合的。就比如說垃圾桶因為他喜歡,他如果發現到一個和他原來垃圾桶垃圾車不太一樣的,又很想要的,我還是會給他買。我也覺得可能某種程度上,我這樣的行為潛意識給孩子造成了很多依賴和任性的動機,所以一直幫忙帶孩子的姥姥很看不慣我的做法。

相反姥姥是一言不合就會開啟揍娃模式,雖然說很多時候不是真的打只是假裝做樣子嚇唬嚇唬而已,但是我一項不太贊同棍棒之下教育孩子的方式,除非很多時候,真的是過於無厘頭,我才會訓斥,大部分時候我依然希望通過溝通來解決,而不是武力。

作為一枚職場媽媽,我覺得啊對女人來說,最勵志的謊言大概就是:你能兼顧工作和帶娃。

我更願意相信女人最好的狀態大概是:“工作生活的平衡就好比走鋼絲,一手拿著的是家庭,另一隻手拿的是工作。當需要玩命工作的時候,你必然要適當向工作傾斜,然後,等亂糟糟的階段過去之後,再向另一邊傾斜,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譬如我選擇了在兒子一週之後斷母乳迴歸職場,兒子一歲之後三歲之前,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週末媽媽”,重新迴歸職場壓力大事情多,是媽媽也是老婆,是員工也是女兒。

在成為週末的那段日子,我不僅要面臨著儘快重新適應職場,彌補之前孕產期間落後與不足,還要面臨與兒子分離的現實。所以每個週一到週五的日子,即使對兒子牽腸掛肚,但是理智告訴我應該要努力工作,做一個優秀的媽媽。相反到週末的時候,我基本是全身心投入帶娃的狀態中,希望能通過週末的時光去彌補缺失的。

爸媽知道我是個孩子心比較重的人,很多時候兒子感冒了生病了,他們都不告訴我,希望我好好上班,然而事實上是事後知道之後,我會更愧疚,在面對兒子的愧疚和對父母的愧疚中,我總是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超人媽媽養娃必備技能,堅持自我不怕撕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女人是否有錢有名,撕開職業光鮮亮麗的那面,當她以一位媽媽的身份與這個世界短兵相接時,那種夾縫中求生般的痛苦、尷尬與委屈,都是一樣的。完美媽媽超人媽媽誰都想做,但是真的很難做到哇! 

三歲之後孩子回到我們身邊上幼兒園之後,因為孩子的教育,我差不多要和全家人“開撕”。之前也說了三歲之前孩子一直由姥姥姥爺帶的,不是說他們帶的不好,相反在吃喝穿在甚至言行上,很多鄰居都說不錯。但是缺少對孩子語言習慣和興趣愛好的培養、文化知識的灌輸,所以之後就開始給他進行一些知識的灌輸、立規矩、學文化、培養興趣之類的。

說實話,孩子回到身邊之後,總覺得一下子忙碌了很多,雖然有母親在幫助我,解決我的家務和日常吃飯問題,但是教育的事情的大部分依然是我來做。從規定他作息時間、叫他學會自理、學會用普通話、生活習慣,帶他讀繪本、教英語、學國學(自己教,不參加培訓班)之類,當然也給他報名了一些樂高、尤克里裡之類的付費培訓。

和長輩開撕的第一個事情就是是否需要給孩子報名培訓班。長輩們一直覺得孩子是是金子總會發光,老一輩就覺得孩子很小,又要上學還要學那麼多東西是在摧殘孩子。說實話,最開始我並沒有妥協堅持報名了,後來的尤克里裡的確是孩子太小了,手太嫩了,學習了幾次,孩子說疼,老母親才於心不忍放棄的,當然樂高一直在學習,好在孩子也很喜歡。

第二個事件是有必要帶孩子各種出去“浪”。無論是之前週末媽媽還是周來的職場媽媽,我們一直堅持的就是,只要週末,天氣尚可,就會帶孩子各種體驗自然,有時候甚至避免不了遇到大風下雨,但是如果兒子內心渴望或者之前有過約定要去什麼地方,那必定是風雨無阻的去。對此老一輩們處於各種擔憂,比如開車出門不安全,天冷了,風大了,太陽曬了,外面很髒,人多了,身體不舒服之類的各種理由阻攔我們。而我堅持的理由是與其在家裡看PAD,玩手機,不如抽空去感受大自然,哪怕就是玩泥巴,也覺得怡然自樂。可是父母總覺得我一意孤行,當然他們都是出於愛,所以很多時候即使父母不同意,我會嘗試先說服,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先帶娃溜掉回來再上奏也是一樣的,畢竟都是自己父母,只要孩子開心,他們不會真的責怪我們的。

在此,也很想和所有女同胞說,不管是公婆還是自己爸媽,在教養孩子的問題上如果出現偏頗,一定是想著先哄再堅持,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保證家庭和睦才是至關重要,在一個家庭氛圍有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比什麼都強。

說到這裡,你們一定會說,怎麼一直沒提到孩子的爸爸呢?好吧下面,我來說說壓軸人物,就是娃他爸。

說起這個爸爸,真的是可愛可恨啊。不知道有多少生完孩子之後的女性覺得,總爸爸似乎就是個掛名詞,感覺娃除了掛他姓其他和他沒啥關係,我們家這個爸爸會好一些,他平時也會抽時間陪兒子,因為他不帶孩子我會各種搗亂,所以武力之下不得不屈。可是他陪兒子都是怎麼個陪法呢?比如打遊戲,比如看動漫,比如捉蛐蛐,比如釣魚,當然還有各種車車以及搗拆拼的那些似乎很不入女生眼的“無聊”事情。不過在不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情況下,即使玩泥巴我也不會阻攔,我一直覺得男孩子還是需要和爸爸多一些接觸,這樣會開拓思維。

而我和孩子爸爸最容易開撕的點就是玩手機,因為我堅持帶娃不玩手機,玩手機不帶娃,但是爸爸做不到,我們曾經不只一次因為帶孩子不要玩手機的事情爭辯過,所以後來就演變成在家裡室內我帶孩子多一點,但是室內帶娃其實也是很考驗技術的,你如琴棋書畫似乎都要會一些,才能滿足孩子各種一股腦子的想法。當然如果到了戶外需要更多體力配合的時候,孩子他爸爸就要沒收手機全身心帶娃,追啊、跑啊、飛啊、跳啊,舉高高,背遠遠都隨便爸爸折騰,哈哈,對付娃不行,但是對付爸爸其實我還是有方法的。

良性的婚姻就是要互相承擔責任,我不介意多做一點,但是絕對不能讓孩子的爸爸當甩手掌櫃。不管是循循善誘還是傳銷洗腦式的滲透,都要說清楚家庭教育需要的是兩個人一起努力,兩個人一起樂觀面對,和諧相處,這樣孩子長大後,至少明媚陽光不會太差。

超人媽媽養娃必備技能,堅持自我不怕撕

曾經有人整理過一套,時下完美媽媽標準:

  下得了菜場,上得了課堂;

  教的了奧數,講得了語法;

  懂得琴棋,會得書畫;

  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點;

  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

  想得出創意,搞得了活動;

  掙得了學費,付得了消費;

  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緒崩潰,熬得過歲月滄桑!

  標準一出,引得眾寶媽紛紛吐槽:這麼完美全能,怎麼可能是人!

我自認為我不是一個完美媽媽,也不是什麼超人媽媽,但是我相信,作為媽媽,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懂得為自己節省時間。而在養娃這條道路上,一定要做好萬般技藝傍身,更要學會堅持自我,也要學會適度放手。當然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要咬牙切齒去消費自己經濟水平難以承受的東西,看實用看療效,教育孩子也要量力而行懂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