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3月末的雨季淅淅瀝瀝,迎來了四月清明時節的清爽天氣。今年的清明節有點特殊,由於疫情原因大家都無法趁著節好好踏青,但哪能辜負了難得的天朗氣清,來一道應景美食——青團,讓我們將春日的期待與對先人的思念融入其中,是充滿記憶的味道!

說到青團,是浙江一帶的傳統特色清明節小吃,據考證青團是從唐朝開始食用,距今大約1000多年的歷史。還有一個小典故是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後經路邊耕田老農相助,喬裝打扮成耕田農民勞作得以逃脫,但因官兵把守村口,無法攜帶食物出村出逃。後因耕作老農想起此前因腳滑摔在田埂上,手中抓了一把艾草,急中生智將艾草搗汁混入麵粉製作成青色麵糰,混在青草中難以區分,才讓李秀成等將領成功攜糧出逃,此後李秀成覺此食物大有用途,命令全軍制作食用得以傳揚,後來青團就變成民間廣泛流傳的一應季小吃。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豆沙青團製作步驟

食材清單:

糯米粉:300g

粘米粉:150g

鮮艾草葉:100g

食用小蘇打:2g

細砂糖:10g

黃油:5g

水:100g

芝麻:5g

豆沙:100g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步驟一:準備艾草汁,清洗焯水打汁三步走

新鮮艾草清明期間才菜市場可是搶手貨,雖然現在超市賣著各種口味的青團,但是鮮艾草做的青團還是最有青草氣息的。

艾草是在菜市場經過一番搶購才買到的,貼心的賣菜大媽很客氣的抓了一大把,最後擇了根莖剩下嫩葉子也沒有多少,將葉子洗淨放入鍋中焯水,加入些許小蘇打,攪拌一下大約30秒即可撈出,撈出過一下涼水,然後將焯好的艾葉倒入料理機,加入100g水,我用了榨汁機的打的艾草汁,大約運行了30秒,具體根據自家的機器進行調整,若是喜歡艾葉末的口感,可以適當縮短攪打時間。當然,若是家中沒有料理機,可以用刀剁碎,不過口感是沒有料理機來的細膩。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步驟二:揉制面團

將糯米粉與粘米粉以2:1的比例倒入碗中混合均勻,加入白砂糖和打好的艾草汁,邊倒艾草汁邊快速攪拌,逐漸控制麵糰溼潤度,攪拌成絮狀,可用手進行成團的揉制,成大粉團後加入黃油(防止麵糰過於粘黏,以及加入黃油可以中和青草氣息,溫和而不沖鼻),繼續揉制直至粉團變成光滑的大面團,乾溼適宜。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步驟三:加入餡料,揉制青團

將揉好的麵糰均分成幾個小劑子,分別揉成團,再用擀麵杖或者是一卷保鮮擀成一塊塊小圓餅,加入揉製成團的豆沙糰子,將麵皮周邊捲起包裹住豆沙,再次揉光滑並整理成型,再用芝麻做少許裝飾點綴,墊上油紙,即可上蒸籠,上鍋蒸至之前的青團成青綠色,像極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的樣子。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步驟四:上鍋蒸熟,開吃!

我的懶人蒸法直接上電飯煲,鍋內加水,快速煮飯模式,大約蒸30分鐘,熱呼呼的豆沙青團就出爐了。蒸好後的青團蒙山一層墨綠色,更加深邃,更具江南韻味。

習慣用蒸鍋的小夥伴們,可以燒一鍋水,水開上籠蒸20分鐘左右,蒸的時候中途可以微微開蓋幾次,可以讓青團更加硬挺一些哦!

四月份的美食“扛把子”——青團,春日裡的清新味擔當

最後,汪星食堂小貼士:

1、若是沒有買到艾草,可以用青汁粉代替或是艾草粉。還有一種食材"棉青"在臺州是青團的主要食材,也是可以製作青團。

2、艾草加入小蘇打焯水,讓製作出來的青團顏色更加翠綠,同時也能去掉有一定的澀味保證口感。

3、黃油的用處除了中和青草氣味和澀味,也同時增強青團的光滑度。沒有黃油可以用少許食用油代替,亦可選擇不加。

4、青團的儲存,趁青團還熱乎在其表面刷上一層食用油,冷卻後包裹保鮮膜保存,即防粘又保持溼潤口感,一舉兩得!

我是JOJO,一隻來自汪星的小廚娘,熱愛記錄地球上的美食生活,關注我,與汪汪一起探尋美食世界,學廚大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