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模擬題範文:感謝磨難

一枚發芽的種子,如果它既渴望得到陽光的撫慰,卻又不具備鋒利的芽萼,那麼,它就必須換取另外一種方式——以暫時的屈頸去實現生的執著。

一個頻頻騷動於母腹之中的成熟胎兒,一旦急切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也必須經歷一番刻骨銘心的過程。

也許,沒有一個新的生命是不經過產生的痛苦過程的。

出生的代價固然沉重,可那昂首之後的勃然之旅以及從頭到腳都是新的的生命,那一生嘹亮的獨立宣言便足以令人心旌搖盪。

小雞將要出殼時,你得讓它自己用那乳黃未乾的幼嫩的喙去艱難的一下一下鑿開禁錮它的壁壘,直到自己解放自己。如果出於憐憫,好心的幫他一把,那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小雞十有八九會因此而夭折。即使僥倖存活,它也只是個終身羸弱的身。

據傳媒報道,四川有個名叫彭輝的學生,從小曾受到父母非常周到的呵護,除了上學讀書,其他衣食住行等一概由父母承包。當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後,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堅決休學回家,而當休學期滿學校通知他復課時,他竟從四樓上跳了下去,荒唐的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此例雖屬及其個別,但這種類似於“剝殼助雛”式的悲劇不能不引起人們深刻的反思。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每個生命個體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些來自自身的、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磨難總會不期而至,並且有些又幾近殘忍和窒息。但是隻要“大難不死”,挺了過來,這些磨難,又往往使生命的抗逆性得到極大的加強,促使生命更具活力。

清初思想家魏源在他的《古微堂內集·治篇》中說:“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人生在世,誰不祈求風調雨順?無論怎樣說,邂逅磨難總是不幸,可是缺少了磨難的世界對於生命來說卻又未必不是潛在的災難。坦而言之,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們隨時有可能被命運之神無情地拋向磨難之海,擺在我們面前的抉擇也只能有兩種:或勇而拼搏,或怯而被溺。

學人皆知,文王之演《周易》,屈子之賦《離騷》,孔子之著《春秋》,司馬公之寫《史記》,無一不是因磨難而奮發的千古典範。

[簡評]標題“感謝磨難”為動賓式結構,表明了作者的鮮明態度,一般人都害怕磨難,而作者卻要感謝磨難,這個觀點有創新意識。

沿著這個立意去構思,再沿著這個思路去謀篇,一定會步步深入,令人感悟。

為闡明道理,為論證論點,作者所選的事例是大家熟悉的種子發芽、嬰兒出生、小雞出殼,文王演周易……所引用的名言也是通俗的,“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這樣完美的論證不正是構思成功的顯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