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企業“手牽手”打通鋁業產業鏈

重慶日報網

近期,四川3家電解鋁企業各自曬出“成績單”:阿壩鋁廠首次進入“2019四川民企100強”、眉山市博眉啟明星鋁業公司經營業績創下該公司歷史新高、廣元市啟明星鋁業公司順利點火併恢復生產。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特殊時期,今年一季度,3家企業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仍保持滿負荷生產,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

這3家川企漂亮的“成績單”,與重慶民營企業龍頭之一——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賽礦業)密切相關。

在鋁產業鏈上游——礦石資源方面,博賽礦業實力雄厚,憑藉全球收購,在圭亞那、加納等地擁有3億噸優質鋁土礦;礦石經過江海聯運源源不斷運回重慶南川冶煉成為氧化鋁。但在氧化鋁下游,即鋁產業鏈最核心的電解鋁生產環節,博賽礦業卻遲遲沒有找到突破口。

“電解鋁的生產成本中,電費約佔30%。對我們而言,電力供應和用電價格,成為了企業是否能夠順利進入電解鋁領域,進而進入鋁業全產業鏈的核心問題。”博賽礦業相關人士說。

“此前,四川這幾家電解鋁企業連續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它們沒有便宜的氧化鋁原料來源,我們恰好有;但他們能用上價格便宜的水電,我們則比較缺。”該人士說,各自優劣勢一目瞭然,也因此促成了雙方合作一拍即成:近年來,博賽礦業先後斥資30億元,與這3家川企開展不同層面合作。

在獲得資金、管理、技術“輸血”,特別是質優價廉的氧化鋁原料來源後,3家川企起死回生,阿壩鋁廠、眉山市博眉啟明星鋁業公司均實現持續盈利,廣元市啟明星鋁業公司在去年恢復生產。與此同時,博賽礦業在獲得這3家川企年產45萬噸的電解鋁產能後,不僅解決了原來一半以上的氧化鋁銷售問題,還順利打通鋁業全產業鏈,順利進入終端市場。

成渝兩地企業圍繞鋁產業的協同合作仍在持續深入。博賽礦業在四川的3家企業正與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在工廠建立產學研基地,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車配套鋁合金材料、稀土鋁合金線纜等高新技術產品。

“隨著川渝合作持續升溫,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川渝同源同根,特別是在產業融合方面,一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川省重慶商會人士介紹,目前重慶企業家在四川投資的公司超過6萬家。而重慶市四川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四川企業在重慶總投資也超過了千億元。

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啟動鍵”。兩地企業家紛紛表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西部高質量發展將打開新的空間。本報記者 仇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