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国报告」张立龙:现代化农业让农村发展走上“快车道”

张立龙,涞水县义安镇下庄村的一个新型农民。六年前还在外打工的她,始终关注着国家“三农”政策,当她发现科技型农业的巨大潜力后,便毅然回到农村,投身农业。多年来,她将人生梦想寄托于大地,在田间地头发挥聪明才智、抛洒辛劳汗水,走出一条成功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我是一个80后青年农民,民以食为天,是我从小就听老人们说的话。为了种好地,产好粮,2013年,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成立了我们村儿第一家合作社——立龙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小麦和粘玉米。

经营合作社,最主要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从2014年,我开始采用无人机喷药、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每亩地用水由原来的200方降至现在的50方,水费也由原来的35块钱降至现在的15块钱。浇灌的时间也缩短了一半。

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先后购置了秸秆粉碎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提高了作业效率。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100亩,实现产值近1200万元,纯利150万元。

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种植,不仅让繁重的体力劳动变成了简便的智能操作,还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更多农民尝到了科学种地的甜头。

习总书记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向祖国报告:作为新时代的新农民,我将怀揣着振兴农村的决心和信心,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打造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种更多的好粮食,让我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