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編者按:或許是因為看到編程在未來社會的重要性,想給孩子報班學習編程的家長越來越多,但如何培養孩子來學習編程,辨別各種各樣的機構課程,家長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今天STEAM在線推薦的文章來源於公眾號“嚴爸學習星球”,是一位程序員爸爸分享自己如何教孩子學編程的經歷,非常有意思,裡面有很多經驗值得大家學習和參考!


少兒編程的風一直在吹,很多家長開始讓孩子從Scratch入門了,但是很多孩子學習Scratch一段時間之後,家長會迷茫學這個究竟是幹什麼用的?這個時候,其實需要一個清晰的目標或者說方向,我是一個程序員爸爸,大概羅列了幾個目標: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該圖片由Pexels在Pixabay上發佈


學習編程是為什麼?


1、Scratch只是一個工具,熟練掌握這個工具就可以了


畢竟只是一個工具,當能熟練使用這個工具做一些小遊戲,做幾個動畫講講故事,可以認為是能夠熟練使用這個工具了。這種情況適合於低年級的孩子,當已經可以熟練使用Scratch之後,由於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發育不夠,沒法繼續深入學習,這個時候建議適可而止,可以考慮加入硬件電路,我當時讓孩子學Arduino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2、通過Scratch來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鍛鍊


有些孩子學Scratch會比較慢,這部分孩子的邏輯思維發育有點晚,很難理解雙重循環、三重循環、克隆等這些概念,總是沒法做出一個完整的作品,之前的文中我有提到,對於這部分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慢慢的思維薰陶過程,除了課上的鍛鍊,最好家長也能在生活中做一些針對性的改變。


3、參加各種Scratch比賽,高年級參加信奧比賽做準備


很多人學Scratch就是衝著比賽去的,當前的Scratch比賽分為創意類和題目類兩種,創意類的一半線上提交即可,Scratch只是作為一個載體,更重要的還是作品的構思能力。另外一類為線下比賽,需要考生獨立做試卷,這種比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藍橋杯了,需要鍛鍊孩子的審題能力以及基本算法能力。


4、通過Scratch學習數學知識


通過Scratch來做數學題目,聽起來也是比較高大上的,但是必須知道,編程思維解題的方式和奧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有了Scratch,只要有合適的切入點,讓一個小學生學習初中的數學知識也不是什麼很大的問題。畢竟再難的知識也是一個個基礎搭起來的。另外就是通過Scratch的強大展現功能,有些知識點也不在只是書中的知識點,而是會動的知識點了。


為什麼很多人會放棄?


說完學習的目標或者動機,再談談放棄的幾種情況:


1、保護視力

(⊙o⊙)…,我認為電腦不能背這個鍋,保護視力最好的辦法還是增加戶外運動。


2、太難了,根本聽不懂,沒興趣了;


3、太簡單了,應該學更高深的,但是沒小夥伴一起;


2、3兩點雖然理由不一樣,但是實際情況都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小夥伴,低年級的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合適的學習夥伴真的很重要,某種程度上,學而思的分層學奧數的模式,還真是很有必要;


4、看不出究竟學到了啥,還是別浪費時間了;


的確,有時候學東西真看不出有啥用,畢竟潛移默化的改變很難看出來。


5、課外班太多了,排不出時間了;


其實和第四點類似,主要還是看不出有啥用


6、目標已達成,繼續下一個征程。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我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2017年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當時候發現學習有Scratch這門選修課,可惜只招五人,名額在報名開始的那一秒就被秒殺,讓我感覺很鬱悶,想想自己是程序員,教個少兒編程應該沒問題吧,就準備自己教了,想想又怕只教一個人無法堅持下去,我在小區一年級群裡面吼了一聲,誰要學,我準備自己開課教,結果還真有三個家長報名,這樣我就開始了Scratch的旅程。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我參考的是李茗研老師放在騰訊課堂上的視頻課程,可惜當前已經下線找不到了,學完她的十節視頻課程之後,我就開始找各種小項目來給孩子做。就這樣,我教了一年,不過孩子太小,才一年級,只有兩個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的比較早,畢竟Scratch在熟悉完積木塊之後,自然而然的會開始涉及邏輯思維,

有兩個孩子每堂課只靠死記硬背,成果雖然有,但是孩子學得累,我教的也累,我在完成掃盲之後就讓他們別再浪費時間了,我還是希望以興趣為先。


這個時候,鄰居向我推薦了劉為可。在來我這之前:他已經完成了十節課的掃盲,興趣很強,會自己鑽研(這一點非常重要),當然這個鄰居也是受我的影響開課教自己孩子,順帶了她們班的另外幾個孩子。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雖然他已經二年級,但是畢竟才上了十節掃盲課,我之前的孩子雖然才一年級,但是已經上了接近二十節課的,所以剛來的時候,還是有點不適應,還是比較受打擊的。他在原來班裡是學的最好的,轉到我這裡之後,發現同班的兩個一年級的小朋友操作理解的比他還好。但是慶幸的是這種打擊並沒有影響到他的興趣,反而激起了他的學習勁頭。


這一階段的教學,我基本上是以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方式進行的,每次上課前大概花個十到十五分鐘時間:提供本次上課需要的素材給他們,大致和他們講一下要做成什麼樣,然後讓他們各自想象一下做成的結果會是怎麼樣的,在和我交流完畢之後,孩子們就開始做自己的項目了,中間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再一對一溝通。(注:這種方法只適合於家長對你極大的信任,因為每次上課的時間,我需要講解指導的東西並不多,大部分時間是孩子自己在摸索)。


暑假期間,劉為可憑藉垃圾分類大挑戰程序參加並獲得了2018年浙江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作大賽的創意編程項目一等獎(五個名額,寧波只有一個)以及2018年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和智能設計大賽三等獎,這個時候,他構思故事的完整性、嚴謹性,做事情時的專注力開始體現。這兩次得獎,學校也進行了相應的宣傳和表揚,放大了他所感受到的成功喜悅。


時間到了九月份,孩子們做Scratch項目也做的越來越熟練了,再繼續下去將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算法,考慮到孩子們的數學基礎還是太差,我開始教他們基於Scratch的Arduino課程,找了很多資料,基於Scratch的課程資源基本上都是二次開發的廠家為宣傳他們自己的硬件板子而作,很少有使用開源Arduino板子的教材,特為此開了一個公眾號,把我準備的課件內容全部發布了一下,雖然更新有點緩慢,但是之前的文章學完也基本能算是入門了,而且我有新的想法也還是會繼續發佈的,歡迎繼續關注。


劉為可學起來很快,但是做事有點跳躍,比較難穩下心來,在用Arduino搭電路的時候經常容易出問題,而且排查起來也不方便,幾次在我的要求下全部拆掉重新來過。這一段學習的經歷讓他更好的培養了他仔細、穩當的做事風格,一次成功率提高了很多。


2019年二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拿到了第九屆藍橋杯比賽的樣題,隨手就轉發給了他們,讓他們在家做一下。做完反饋的結果還不錯,但是由於考試場地最終取消了寧波考點,想要考試就必須去杭州參加,最終只有劉為可去參加,因為他爸爸正好在杭州。確認去杭州之後,開始放下Arduino,重新撿起Scratch的學習,所用的資料是藍橋杯集訓的那份文檔。基本操作沒啥問題的情況下,看一下集訓資料,瞭解一下出題的套路,自學起來還是非常迅速的。在省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剛好得到了決賽資格。


通過這次省賽,發現瓶頸還是在於編程速度和算法,針對這種情況,在加快速度這個點上,教了一些debug技巧。在算法這塊,讓他購買力《Scratch趣味編程進階-妙趣橫生的數學和算法》,讓他自學算法那幾章,不過算法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自學還是有有點困難,我讓他先自己自學,自學的同時,把遇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到了週末來和我探討遇到的問題,並理解到位。啃完算法之後,我向他推薦了卡搭上的長嶼小學朱國順的賬號,https://kada.163.com/u/789173.htm,他的個人主頁上收集了不少程序,讓他選擇性的進去看看別人編的程序。


國賽考完出來的時候,有一道題目來不及做,還有一道因為漏了一個積木而被扣了20分,眼眶已經紅了。不過最終半夜公佈成績的時候,竟然拿到了一等獎,還是比較開心的,作為老師也是非常的開心。


因為編程,這個孩子的人生之路已經完全不同了。

希望他之後能夠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也希望對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老師有一點幫助。


給孩子的少兒編程路線規劃


最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學完Scratch是不是可以應該學python了,這個問題其實真不好回答,每個孩子的情況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我在這裡簡單寫一下小嚴走過的編程路,可以給一部分家長一個參考。


小嚴是從2017年上一年級的時候開始學Scratch的,當時開始教Scratch完全是比較偶然的。這個階段的學習,不止是作為編程的入門,更是作為表達、創作的工具。用項目制的方式帶孩子充分挖掘 Scratch 的功能。每一次課程,孩子都是要首先明白心中的藍圖,再去慢慢實現。更多的是一些故事、遊戲類的內容。


在整個一年級的時間段裡,基本上都是在一個個的故事、遊戲中越來越熟悉Scratch這個工具。畢竟只是一年級的學生,很多高級的用法由於對數學知識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沒法深入學習。


推薦仔爸的這本書,這本書就是由一個個的項目組成,不過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基礎,需要稍微熟悉一點Scratch之後才能跟著書上的項目學,書有配套視頻,如果家長可以一起學,那是比較合適的。


二年級的時候,我引入了Arduino,選擇Arduino的理由是因為它便宜,由於當時很少有基於開源Arduino板的圖形化編程課程,大部分課程都是基於二次開發的硬件板子的,基於開源Arduino板的基本上都是用C語言的。所以我在陪他們玩Arduino的同時,順便把當時的過程都記錄了下來,形成了這麼一篇文章:基於Scratch的Arudino課程總結。


如果你是家長,我還是建議你使用二次開發的Arduino套件

,不要用開源的Arduino套件,會少很多莫名其妙的錯誤。具體到某寶上去搜索吧,這裡放一個京東的開源板子套件鏈接供參考。當然也可以使用掌控板,雖然它的集成度有點高,但是也更加適合入門。


Arduino真的是非常好玩的,小嚴如果有自己的時間,他一般會自己折騰一些東西,給大家看看小嚴的書桌。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剛發現電烙鐵竟然不在上面這張照片上,那就再曬一張吧,小嚴有一次趁我午睡的時候,一個人偷偷的給這四個直流電機都焊上了導線。


(乾貨)程序員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二年級的時候差不多玩了一年Arduino吧,

這裡我用了一個玩字,低年級的學習,我更加希望他是在玩耍中學到知識,有時候真心希望學習佈置的作業少一點,再少一點。


三年級了,我們又回來繼續學習Scratch,這個時候主要是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這個階段的學習以孩子自學為主,靠上課去參加比賽能夠獲得一定成績,但肯定不可能獲得好成績,好成績的獲得必然是孩子自學而來的。一般我推薦下面兩本書,當然這兩本書是有難度的,如果家長沒法輔導,建議孩子把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然後找一個老師一對一的解答提高效率。


這兩本書啃完之後,我會繼續讓孩子回到Arduino上來的,但是對Arduino的編程語言從Scratch、Mixly切換到C語言上來,繼續通過項目式的學習來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法。


這樣差不多又是一年吧。

等到孩子五年級的時候,如果有潛力就去試試信奧,刷一下算法題,不過信奧這條路實在太難,特別是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其它重量級的比賽都停了,只剩這個換了個馬甲繼續存在。所以入坑要慎重,特別是浙江的孩子。


以下摘錄一段來自南瓜博士的 被神話以及被低估的 Scratch 中的一段話


我腦中的路徑是這樣的:


  1. 小學低年級就可以學 Scratch,不只是作為編程的入門,更是作為表達、創作的工具。
  2. 用項目制的方式帶孩子充分挖掘 Scratch 的功能;同時如有條件,找好老師教他寫優美的代碼(優美代碼所能培養的思維技能,我以後單開文章來寫)。
  3. 當孩子的項目越來越真實時,少不了會軟硬件結合。此時引入 micro:bit 或各種別的硬件。
    依舊是項目驅動,需要什麼就學什麼。
  4. 一般說來小學階段沒必要學文本類編程。除非孩子覺得圖形化編程不夠用,從而帶著目的去學文本類編程,這是應該被鼓勵的。例如他想要寫個工具處理大量文本,就去學 python 基礎語法以及文本相關的類庫。最忌諱的,就是急吼吼讓孩子學 Python,還很得意孩子都能學會,卻沒發現自打換了 Python 後孩子自主探索和創作的行為少了很多。
  5. 等孩子上中學了,再開始系統的學 python 或 java,不遲呢。


關於編程機構


同事孩子已經聽了幾節編程試聽課,感覺還行,於是向我諮詢是不是該報班了。我一聽愣了,她孩子才幼兒園小班啊,這個時候不是應該玩遊戲的嗎?機構宣傳是如此的給力,連小班幼兒園家長也不放過啊。


雖然ScratchJr的確是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玩玩的,不過我認為這個階段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為主,但是這個能力的培養,不是去機構幾節課就能培養出來的,關鍵還是平時生活中家長的教育引導。對於小班小朋友,我的建議還是多陪孩子玩玩飛行棋、大富翁之類的益智遊戲比較好,玩飛行棋可以掌握規則意識,當飛機被炸掉的時候,還能鍛鍊他抗挫折的能力。玩大富翁就更強了,算地租可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極大的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


如果家長真是沒啥時間陪孩子鍛鍊這個能力,那就只能靠錢包來補充了,總歸還是會有點用處的吧。


經常看到各種宣傳,說編程學的好,會帶動學習成績也好。我覺得這其實是反過來了,實際情況應該是學習成績好,編程才有可能學的好,這裡的學習成績特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有很大的欺騙性,家長盯的緊一點和松一點,成績差距會比較大,但是內在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沒那麼容易受家長影響而波動如此明顯。一般情況下,這個能力需要到四五年級才能展現出來,隨著少兒編程這個新的工具的出現,這個能力可以在一二年級就展現出來了,邏輯思維能力更強的孩子,掌握編程手段更快,而且靠自己的理解來掌握的的孩子,運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可惜機構不會告訴家長,你的孩子是否真的適合,如果要靠機構來慢慢培養這個邏輯思維能力,真的是既花時間又花錢的,家長們準備好自己的錢包吧!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對自己孩子的一個簡單規劃和對編程的一些看法了,希望能夠給你一點啟發。如果覺得有一點共鳴,歡迎轉發讓更多人看到,謝謝。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