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有所悟,未雨綢繆

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冠病毒肺炎阻擊戰中,為了控制傳播途徑,我與全國人民一道響應政府號召居家隔離。自2月24日始至今,我已居家恪守20余天沒有出門。每天除了吃睡就是玩手機看新聞,瞭解疫情及相關防護知識。繼而有更多的時間從此次疫情引發原因及傳播的途徑中“疫”有所悟,其中有兩點應引起國人的高度重視:

一,拒絕野味確保安全。

據新聞媒體報道,此次原發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是繼2003年的SARS之後的新一輪公共衛生危機。

另據來自國家疾控部門和專業研究者的初步信息表明,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和SARS一樣指向了野生動物貿易市場。

由此可見,疫情的源頭主要是販賣或食用了野生動物後,病毒傳染到了人體。而他人在與確診病例患者接觸之後,出現了人傳人大面積的交叉感染。

據此,我們要吸取教訓,不能為自已的貪慾而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要知道萬物皆有靈性,殺戮不僅違背了人性的良善,而且也危害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與安全,會由此引火燒身付出慘重代價。

天地有道,迴歸自然。人有敬畏,行有所止。擇一份良善於心,尊重萬千生靈。敬畏,不是害怕,而是相信因果有輪迴,善惡終有報。

存一份感恩於日常,世間萬物循環,皆有定數,非強取豪奪便能得之馭之。

請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吧,為了自已和家人,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

“疫”有所悟,未雨綢繆

二,加強防疫有備無患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告訴我們,天災人禍具有不確定性,是無法預料的。尤其是流行性疾病往往悄然無聲的不請自到,令人始料不及惶恐不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增強衛生防疫意識和自覺性。為防患未然,應注重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外出乘車或去商場、超市、醫院等相對封閉人員聚集之地,要戴口罩。要抓緊時間辦事,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湊熱鬧,與陌生人要保持一段距離。外出回家要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

“疫”有所悟,未雨綢繆

二是儘量少參加或不參加各種形式的聚會聚餐。如升學宴、生日宴、結婚宴、同學聚會以及家族聚會聚餐。即使新冠肺炎疫情已過,也無法預料是否會捲土重來。即便沒有疫情,聚會聚餐也有感染肺結核、肝炎、幽門螺旋桿菌等傳染病的風險。

三是常備家庭衛生防疫用品。如醫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酒精、肥皂、84消毒液等等。此外還要時常開窗通風,定期對手機、坐便、地面、門把手、電器開關等做好清潔消毒。要講究衛生,做好防護,以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