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陶瓷,一种极具审美特性的艺术,从遥远的时代走来,淡化其朴实的盛物的功利本性,走进大众的视野之下,只剩下了华丽的形式。

物质化下的今天,金钱的利益成为操刀手,艺术藏品的天价难买的情况下,谁还能在浮躁的市场里坐下来细细的品味艺术品真正的美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青花梅瓶局部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元青花作为现在艺术市场上价最高的瓷器,在沸沸扬扬的市场运作下,同样也被金钱也噬去了艺术的本质美,现在的大多人,看元青花瓷,首先考虑的是其经济价值,劳伦斯拍卖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竟然达到2.3个亿,不管是炒作还是作局,天价元青花已经将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金钱上,迷失了双眼的鉴赏者、收藏者甚至普普通通的百姓民众。怎样才能舍弃青花的金钱之“美”,体味到更多的艺术美,这正是本文所要简单表述的。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元青花和大多数其他的陶瓷艺术品一样,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和谐美

这种和谐的美在美学意义上就是优美。优美的青花瓷创造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和”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最具有中国的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中”即不偏不倚,处于正中,刚柔相济。“和”是从生理和心理上对事物产生的一种舒适的感觉,是一种造型上的比例和谐、对成均衡和调和对比,具体体现在元青花的外形构造上,不管是瓶、罐还是壶元青花器形中口沿、甁颈、甁体、足底、肩等都参照这一种和谐的比例,他的瓶体或罐体大都是圆弧柱状或八面棱柱,都是符合对称的美。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比例和谐的元青花

比例和谐、对成均衡、调和对比以及不偏不倚、刚柔相济都是优美的特征,所以优美成为元青花艺术追求的形式的最高美,真正的瓷器艺术品,第一眼给人的是一种不俗,让人产生轻松愉悦和心旷神怡的感受,例如我们在欣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符合对称比例和谐的罐体,它是一只外形的圆润构造的瓷器,从视觉上使人产生一种舒适之感。其华丽的外表上绘画着的人物故事,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调和得如此天衣无缝,在视觉上绘画和罐体是融合在一起的。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在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中,局部与局部、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之间,处理的如此和谐整体与局部统一于完美的视觉形象下,八面棱柱,弧形的肩和颈的流畅结合,使得陶瓷艺术虽然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形式感,外观上的龙形图案,将一种张狂气势氤氲梅瓶之中。

不管是瓷罐还是瓷瓶、瓷碗,元人在创制青花瓷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是其外形是否符合人的感官,及视觉上能不能入眼。据一些史料记载,当瓷器在创制过程中如果不符合人的感观美,就会被打碎掩埋,不能流传,这也充分表明了一个道理,青花在开始生产的时候就在追求和玉器、绘画、雕塑一样精致的艺术美。

元青花有着华丽的装饰,是一种带有视觉的冲击形式美

对于元青花瓷,商人闻到的是金钱的味道,画家看到了形式上的美,历史学家感受到了历史的积淀,社会学家更多的在宣扬他的人文价值。而作为普通的一个受众,其中包括瓷器的初级的收藏爱好者对于

元青花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来自视觉表象的冲击——元青花有着华丽的装饰。

独特的青花的外形构成绘画艺术最好的物质载体,它是中国绘画与瓷器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样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最终在元青花的外形的图案绘制上得到完美体现,这也是与优美中的调和对比相对应,诗化的容器造型与人文化装饰图画进行交相融和,碰撞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人们追求意境美的心理需求。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上海博物馆收藏

元青花有着丰富的装饰表现,既有表现皇家浩荡与气派的龙形图画,也有表现贵族家室的富贵繁荣的植物绘画,更有人文历史的人物和典故,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与文化价值在小小的青花瓷上尽情展示,如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是以富贵的牡丹作为表现的对象,疏密有致的花与叶的组合,大气而又精致、富贵而不俗气,虽然绘画着笔不多,但用笔却咨纵、流利,加上牡丹花的程式化联想,创造出的意境悠远而深阔,其线条、形象、造型、留白与罐体相得益彰,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美结合,最终从小的空间塑造出广阔的意象世界。

青花瓷的人文价值的美,这是学者型鉴赏者经常要挖掘的艺术美

但凡具有历史沉淀的艺术品,往往在其历史传承中就融入了人文价值,元青花也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间隔,瓷器制作工艺上的改变和原始工艺的失传,社会背景的不同,政治统治的差异,以及创作者受生产力的制约无法运用现代技术的生产,创作者心态,情感的不同,以及社会需求方面的差异,经过历史的积淀,

元青花历经几百年的沉睡,有的从地里挖出,有的从不起眼的农人手里走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下,然而大部分的青花瓷都沉睡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或者在经历时间的考验时破碎在了流传的路上。

目前官方的说现存元青花大约有300多件,正是因为元青花的美和其稀有,其经济价值一路飙升,掩盖了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人为的赋予元青花各种价值,是鉴赏者对青花瓷蕴意再创造的结果,这种在鉴别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就是人文价值。

大多数的收藏者往往有一种把玩的心理,从而从把握和玩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新的审美韵味在其中,在把玩过程中实现创作主体与鉴赏者的心理化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艺术意象,这种艺术意象必定要融合历史的社会的生活的元素,在鉴赏主体心中构建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元朝文化和生活的境况。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流落在他乡的元青花 大阪东洋美术馆收藏

人文元素的溢出同样也体现在对元青花的真伪鉴别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为什么鉴别专家的审美直觉是鉴别元青花艺术的最准的方式,这正是因为存在于瓷器中的无形人文价值只有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体悟、较高学问水平高的艺术家或欣赏者才能直觉感受。对于元青花瓷人文元素的把握将瓷器艺术的审美体验上升至悦神悦志的高度。

对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元青花的感悟

元青花民族性生活的表达。元青花是元朝瓷器的民族代表,甚至是后来的瓷器发展的新形态都没有超越他这种艺术的美,作为中国的民族艺术,在他的创制过程中因为其社会的背景的的原因,元朝的统治辽阔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境况,只是其产出不仅仅是中国,已经出口至国外,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元青花,最精致的也是属于国外的部分,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传统特色和异域特色的融合,元青花又有了更广阔的审美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也常常将艺术分为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生活而艺术两派,青花瓷为代表的瓷器艺术就是因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金钱成操刀手,元青花罐拍出2.3亿,怎样在浮躁中学会鉴赏艺术美

元青花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

在陶器艺术品德创制过程中,因为人生活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要融入人的审美需求,正因为有人的审美需求,使得青花在不脱离生活还高于生活后,保留着生活的痕迹,如元青花中莲瓣、莲花、杂宝的装饰纹样的出现,几乎成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装饰内容,这正说明是佛教生活的影响,而不像现在的工艺品陶器艺术,为了追求奇异与情感表达,大量塑造抽象的外形,使其脱离生活,变成了只有创作者才能理解其本意。

所以说元青花瓷蕴含着的朴素的美正是生活艺术的美。元青花是最能体现创造者(包括创作集体)心境的平和与静谧,以及对世界与人生平静如水与达观愉悦的创作心态。映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旨趣,蕴涵着民族文化精华,表现了东方艺术风采,具有永恒的陶瓷美,这中美也是体现着最贴近人类生活本质的物质和精神象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