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貿易投資外匯管理便利化措施落地見效


跨境貿易投資外匯管理便利化措施落地見效

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擴大,受到銀行、企業、市場機構等多方歡迎:一方面,試點政策有效提高了企業外匯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另一方面,試點政策也有效落實了中央“穩外貿”精神,滿足了市場主體與日俱增的政策訴求,進一步改善了營商環境。

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涵蓋12項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這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重要舉措。

在此之前,國家外匯局在多地進行了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前期試點情況如何?給企業帶來了哪些便利?政策舉措如何更好落地?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上海幾家試點銀行和企業瞭解情況。

監管後移,企業發展空間更大

“以前,公司外幣資本金在結匯後支付人民幣時,由於交易對手較多,需要提供大量合同、發票正本以及相應複印件,而公司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相關人員工作節奏本來就十分緊湊,準備材料過程進一步增加了支付工作量,付款週期相對較長。”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資金經理劉宏薇告訴記者,企業創新發展階段對外匯結算需求增加,繁複的材料準備、頻繁的跨部門溝通,影響了企業日常結算效率。

自2018年開始,天士力生物加快了生物製藥領域的研發及國際化進程。為確保日常研發創新、精益生產、營銷推廣帶來的需求以及國際化項目的合作與引進,天士力生物引入了一些國際戰略投資機構,大幅增加了其對外匯資本金結匯支付頻次和支付業務需求。

上述《通知》在“擴大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一項中提出,試點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將資本金、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項下收入用於境內支付時,無需事前向銀行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

“在此之前,企業在辦理資本項目結匯之前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準備真實性證明材料。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政策出臺並試點操作後,企業反映該政策大幅減輕了準備證明材料的人力成本。”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謝紓表示,企業真正感受到了政策紅利。

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通過工行上海分行申請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客戶有13家,涉及行業包括酒店管理、醫藥科技、食品、汽車、珠寶商貿、物流、科技等,辦理資本項目便利化收支業務100筆,涉及金額4300萬美元。

監管適度後移也給企業騰出了更大發展空間。“便利化政策推動了國際化資本快速流入,有助於推進公司與更多國際藥企的業務合作,將更多國際生物製藥先進技術引進中國,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生物治療方案。”劉宏薇說,便利化政策方便了公司資本項目使用,也打消了公司後續資金在國內使用的顧慮。

便利更多,營商環境也更優

“取消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境內股權投資限制”是新政在資本項目項下的又一突破。

“丞家原為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2019年8月份變更為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丞家(上海)投資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陳慧告訴記者,公司成立於2015年底,註冊在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主要從事公寓、酒店公寓的投資及運營管理。此前因營業範圍內無“投資”字樣,企業在上海以外地區無法以自身美元資本金結匯後出資設立子公司,而變更企業屬性就是為了更好地向其他地區擴大業務。

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新政出臺後,丞家將享受更多政策便利,營商環境也將更為友好。陳慧表示,首先,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由“先審後付”變為“先付後審”,使得支付環節不再成為外商投資企業部分正常業務開展的瓶頸,資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在再投資登記方面,新的便利化政策使得丞家下屬的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本地及異地再投資登記及投資不再有障礙,切實解決了丞家這一類企業投資擴張過程中的“痛點”。

新政出臺後,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也不再面臨為了變更而變更的“尷尬”。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目前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有37萬多家,其中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不到3000家。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惠及的企業面非常廣,改革措施將極大地便利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使用,以及開展境內股權投資,特別是對投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會有很大幫助。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馬雲嵐表示,目前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門檻依然較高,註冊數量較少。儘管自意願結匯制度實施以來,已經開放經營範圍含“投資”字樣的一般性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外匯資本金或結匯所得人民幣開展境內股權投資,但實踐中想要設立含“投資”的非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仍較困難。“該政策的擴大應用,為外國投資者規劃提供了政策便利,由點及面地進行了里程碑式轉變。”

賦予銀行企業更多自主權

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此次新政中較受矚目的是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政策。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方面,合規經營、審慎展業、信用優良,具有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及風險防控能力的銀行可參與試點;另一方面,試點銀行可選擇轄內守法合規、經營記錄良好、風險防控能力較強、生產經營狀況穩定以及便利化訴求強烈的企業參與試點。

2019年1月份,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取得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格,簡化了公司貨物貿易項下超期限退匯收入業務流程。“今年2月份至9月份,公司共發生了5筆貨物貿易退匯業務,金額共計1.39億美元。”交銀租賃航空業務總監李玲告訴記者,得益於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試點,今年預計節約財務成本1500萬元。

李玲表示,退匯入賬時間縮短提高了公司資金利用效率,也加強了成本控制,大幅提升了時間效率和資金利用效率,促進了公司業務發展。

“對企業而言,超期限等特殊退匯業務免於事前登記,免去了企業內部多部門重複審核流程,節省了人力、時間和資金成本;對銀行而言,通過簡化流程,增加了企業黏合度。”馬雲嵐說。

馬雲嵐表示,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擴大,受到銀行、企業、市場機構等多方歡迎:一方面,試點政策有效提高了企業外匯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另一方面,試點政策也有效落實了中央“穩外貿”精神,滿足了市場主體與日俱增的政策訴求,進一步改善了營商環境。

“這次改革將賦予銀行和企業更多的自主權,改革後誠信企業更加便利、小微企業更加簡便、業務報告更加便捷、賬戶使用更加自主、登記手續更加清晰、資金使用更加高效。”外匯局上海市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