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百里是不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一?

網上很多人說,蔣百里在陸軍士官學校以當期第一名身份畢業,並因此獲得天皇賜刀。

依據可查到的資料,該說法據稱出自日本人寫的《陸軍士官學校関係者》一書。這本書沒有找到原文,但薩蘇在2007年出版的《國破山河在》一書中有過相關摘錄。

蔣百里是不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一?

雖然不能百分百肯定是杜撰,但這個說法確實有諸多存疑之處。

這段話讀起來確實很提氣,但細節完全經不起推敲,至少四個地方可以肯定跟實際情況不相符。

  1. 即使蔣百里獲得了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的第一名,也不太可能獲得天皇賜刀。
  2. 蔣百里很大可能是1905年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而不可能是1906年。1906年陸軍士官學校根本沒有學生畢業。
  3. 蔣百里很大可能是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畢業生(有一定可能是第18期),但絕無可能是第9期(第9期於1897年畢業)。
  4. 日本人絕無可能為了找回面子,而用真崎甚三郎、荒木貞夫,來頂替更優秀的中國畢業生。蔣百里也絕無可能在畢業時力壓松井石根、本莊繁等人,他們壓根不是一屆的。

日本天皇確實有給軍校優秀畢業生“賜刀”的傳統,但在當時日本的軍校系統中,享有這一殊榮的只有陸軍大學。通常是陸軍大學畢業生前六名,可以獲得天皇賜刀。

這些優秀畢業生一般被稱為“軍刀組”,或者稱為“恩賜組”。日軍的高級將領並非全部出自“軍刀組”,但只要是“軍刀組”,除非是死的早,基本都混到中將以上。

蔣百里應該是1905年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而不可能是文中所說的1906年。因為日俄戰爭的緣故,1905年3月和11月,陸軍士官學校分別畢業了兩期學生,即17期和18期。

1906年陸軍士官學校沒有畢業生,另外就是在1880年和1884年,陸軍士官學校也沒有當年畢業的學生。從資料來看,蔣百里很大可能是1905年3月份畢業的第17期。

不管是17期,還是18期,陸軍士官學校優秀畢業生的獎勵都不是天皇賜刀,這個是有檔案記錄可以查的。

根據檔案《士官學校生徒卒業優等者賞品下賜件》(明治38年/1905年3月2日、11月12日)的記載,17期和18期的優秀畢業生賞賜品都是銀懷錶。

下圖——時任陸軍大臣對獎勵品的批示

蔣百里是不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一?

​換言之,即使蔣百里是在同期畢業生中獨佔鰲頭,也不太可能獲得了天皇的賜刀。按照檔案記錄,士官學校第17期第一名是筱冢義男(陸大23期“軍刀組”),曾擔任日軍第10師團師團長,參加過“武漢會戰”,並於1937年和1941年兩次出任陸軍士官學校校長一職。

文中提到,日本人為了找回面子,而用真崎甚三郎、荒木貞夫頂替了排名更靠前的中國留學生,這件事也絕無可能。倒不是日本人有多大氣,而是這個操作“臣妾做不到”。

真崎甚三郎和荒木貞夫均是1897年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陸軍士官學校第9期),這一年蔣百里才15歲。真崎和荒木隨後升入陸軍大學19期。其中,荒木貞夫以第19期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真崎甚三郎以優等成績畢業。

蔣百里也不可能在畢業時力壓松井石根、本莊繁、阿部信行、小磯國昭等人。不是蔣百里不夠優秀,而是這個操作同樣“做不到”。

松井石根、本莊繁、阿部信行與真崎甚三郎、荒木貞夫同樣畢業於士官學校第9期,也就是1897年畢業。小磯國昭靠後一點,陸軍士官學校第12期,那也是在1900年就畢業了。

事實上,留學生和日本學生在陸軍士官學校的培養體系完全不同,兩者不太有可對比性,拿留學生和日本學生的畢業成績進行比較,並且放到一起來排名,這種操作的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

日本學生在陸軍士官學校的學制為,先完成2年士官學校預科,再以少尉候補生身份入部隊實習5個月,後晉升軍曹軍銜進入士官學校學習1年10個月,最後以見習士官身份回原部隊實習幾個月。只要不出大差錯,一般都會得到現役少尉的任命。在非戰爭狀態下,從陸軍士官學校入校到畢業獲得少尉軍銜至少需要5年時間。

而中國留學生在陸軍士官學校大多數就只讀了1年,且不和日本學生同班授課,畢業以後沒有軍籍,畢業典禮不會有天皇或者皇族代表參加,更沒有什麼優秀畢業生的御賜獎勵。所以所謂蔣百里等人拿了士官學校前三名,還獲得了天皇贈刀等禮物之類的,很大可能性是無稽之談。

蔣百里是不是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一?

需要說明一下,說這件事情存疑,不等於否定蔣百里的軍事理論和戰略才能。說起抗戰,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蔣百里。喜歡錦上添花是我們的毛病,推崇蔣的戰略眼光,肯定他的軍事能力,不等於非得編個故事來貼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