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 悟“人间事”—— 莫讥人非,莫扬人恶


读《道德经》 悟“人间事”—— 莫讥人非,莫扬人恶

(善言莫若不言)

老子告诫孔子,聪明者,多死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者,多惹祸于“好扬人之恶也”。正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李重润和武延基本都是将来皇帝的接班人,却因发了几句牢骚,便被武则天赐死;刘文静出生入死,劳苦功高,却因酒后骂了裴寂,而被李渊所杀;李显怒而失言,得罪了武则天,一道懿旨,便被废掉,流放岭南,四子被诛;刘禹锡本官运亨通,却因赋诗泄怨,两度被贬,郁郁终生;汲黯率直,言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不欢,终生不用之;杨修聪明绝顶,却常点破曹操之心思意图,终因多言被曹操所杀;孔融早慧极聪,能言善辩,多次非议讥讽曹操,终被满门抄斩;袁崇焕为人耿直,但自负轻狂,屡屡得罪上司,终被凌迟处死。

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菜根谭》亦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故莫讥人非,莫扬人恶,才是避祸保身之道。

喜怒不露,怨恨不显,方为高人。君不见,神不语人皆敬之,佛不言人皆拜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