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茶是越泡越淡的,同樣,一個人經歷的事多了,遍嚐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心境就會像茶一樣,愈來愈淡,直至淡到無所欲求。但沖淡絕非無為,而是以一顆如茶水般恬淡的平常心去看世界,以一種詩意的心情去看人生。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到成都的這段時間,陰雨綿綿,臨出發川西前竟還下起了雨,幾番糾結,還是冒雨前去了……

老茶館坐落在雙流彭鎮楊柳河畔,來人老遠就可聞到老建築的木質氣味。屋裡光線也不是很好,但彭鎮的老人們卻對這兒情有獨鍾,煙桿的敲打聲和打牌時的嘈雜聲交雜在一起,定格成老茶館的百年寫照。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和浮躁,有的是一種自在和悠閒。坐在客來客往的老茶館,一邊品茶,一邊捕捉光影,我深感其樂。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彭鎮老茶館是老式穿堂門房,房子的木樑木柱已有點歪斜,破舊的牆壁斑駁剝落,露出竹篾牆胎;清一色的川式老竹靠椅,茶客們或坐或躺。老虎灶還燃著火,鋁水壺還燒著水、冒出汩汩的水汽,灶臺上一溜的仿青花瓷蓋碗……

老茶館沒有招牌,但到鎮上一問便知。這裡只有極平常的老鎮日常,近些年慕名前來老茶館的攝影人卻不下數萬。此間,還有各地的遊客單為了在此閒坐閒聊、消磨半日而湧來。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茶館光線不是很好,除了入口處進光,青瓦蓋頂上一方“天窗”,是這幢二、三百米的屋子的主要光源。老水瓶、老茶桌、老煙槍,牆上大幅毛主席像、八十年代的口號標語,好像一段歷史被完好地封存在這裡。而同時被定格的,還有那川西老茶館的典型場景。

老人是老茶館的主客,他們每日天不亮就來佔座,點一杯最便宜的花茶,一兩人一桌,三五人一桌,有的打牌、閒聊,有的捧茶、抽葉子菸,有的默不作聲,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一碗“蓋碗茶”,一待就是半天。這種安逸、閒適的日子,這種四川幾百年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仍靜靜地流淌在歲月的長河裡。

其實,在歷史上的四川老茶館,茶客們主要是“擺龍門陣”,它不僅是一種休閒方式,也是獲取消息的重要渠道。茶館就如一個小社會,天南地北的信息在這裡匯聚。各行各業的人也都到茶館瞭解行情、洽談生意、看貨交易,茶館被看作結交聚會的好去處。古時有的皇帝微服私訪,就認為聽民心當來茶館。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老茶館的老闆卻是個年輕人。他是當地郵局的職員,從母親手裡接過這份生意後,工作外就來茶館泡茶。每日忙不停地招呼茶客,端茶、倒水、遞煙,得空兒就靠在灶臺邊休息一下,喝口茶。

不知為何,他這幾個平凡的動作,卻讓我看到了油畫般的寧靜、洗練。那種時代感,強烈地衝擊著視覺。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一杯濃茶可以呷出閒適和沉靜;從前的日子有味道,一杆煙槍可以品出生活的苦澀與滿足。正如木心先生的一首詩歌《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問起老人們為何不在家裡喝茶,他們說,茶館喝茶有氣氛,而且能過煙癮。現在家裡的年輕人都嫌菸葉味兒嗆人;而大夥一塊兒在茶館“擺龍門陣”,更是一種精神慰藉。

彭鎮老茶館的由來已無從考證,只知自民國初起,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據說,中國的茶館就源於四川,清末成都的街巷有500多條,而茶館就有400多家。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館數量仍然龐大。可隨著市區茶館翻新改建,雖然喝茶環境得到了改善,老四川人喝茶的傳統和文化,便淡薄了。

彭鎮老茶館早已成為旅遊熱門地,很多人來攝影、來體驗。但外界的熱鬧過後,依舊是老茶客們的日常。看到有人這樣說老茶館:“無論此生你漂泊流浪到哪裡,回不去的曾經的故鄉,就是烙在心中永遠也抹不去的鄉愁吧。”

古舊的物什、少時的記憶,還有那過得很慢的時光,不正是使人們痴迷老茶館的鄉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