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美國家長請老師教導孩子玩遊戲

當中國的家長還在擔心孩子是不是因為孩子玩遊戲而耽誤了學業的時候,當戒網癮在中國成為歷史笑話之後,當我們中國人還在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美國家長竟開啟了奇葩的教育模式--請教練指導孩子如何玩遊戲。


奇葩,美國家長請老師教導孩子玩遊戲


美國一位媽媽艾利.希克斯(Ally Hicks)最近十分苦惱,她十歲的兒子迷上了一款射擊遊戲《戰爭堡壘》,為此這位媽媽可謂是操碎了心。

美國媽媽並不擔心遊戲中的暴力因素和兒子長期沉迷在遊戲中,最讓她糟心的事情是--兒子打不贏!

於是,這位美國媽媽從職業遊戲網站上,花費五十美金購買了一個職業遊戲玩家,讓其為兒子進行了4個小時的遊戲輔導。

希克斯兒子所玩的遊戲是《戰爭堡壘》,該遊戲的全球玩家數量,已經達到1.25億人次,其中大多數人玩的是免費模式。即100名玩家比賽對抗,最終只有一人或者一個小隊獲勝。

而在美國,過去的時候只有在兒童棒球比賽上獲得冠軍的時候,才是值得吹噓的事情,現在,實際生活中的比賽競技,已經慢慢轉移到了網絡上。《戰爭堡壘》的勝利,能讓一個孩子向身邊的人吹噓好幾天。而對於美國家長來說,原先樂意於在棒球上讓孩子上棒球課一樣,他們也願意讓孩子在遊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掏出腰包。

雖然美國人的價值觀跟我們並不一致,可不可否定,也許網絡上的遊戲競技,可能慢慢取代一些體育競技項目,因為每一個時代的人所受到的教育不同,也許在今後的美國,觀看棒球比賽的人群,會跟觀看遊戲競技的人群數量相當。

正如我們中國現在,網絡平臺上觀看王者榮耀、吃雞的人群,與觀看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的人數,其實是不相上下的,而前者還一直呈現著遞增的趨勢。

遊戲的競技,將來也許會慢慢替代體育競技,成為一種人們追求心理滿足感的娛樂博弈方式。

雖然這個觀點可能很多人會不同意——特別是某些家長,可在30年前,一個喜歡某一項體育項目的學生,也會被稱為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可在現在,一個喜歡某項體育項目的孩子,不是很正常麼?

所以網絡遊戲成為今後的另一種競技娛樂模式,也並不是不可能實現的。

畢竟,無論拿到多少的金牌、銀牌,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種娛樂模式而已,如果用另一個完全不同時代的觀點來看,很簡單就是:他們在玩,哦,某人玩的比較好,就有個金牌子。

最後再說十多年前戒網癮央視電視盛行時候的三個笑話。

笑話一:一個網絡遊戲相當於十個心理專家,它對於孩子的吸引力,是十個心理專家都無法扭轉的。

笑話二:網絡遊戲毒害青少年,堪比毒品危害。必須想辦法戒除孩子的網癮。

笑話三:網癮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