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應該用冠狀病毒感染健康人來加速疫苗研發嗎?

世界各國都迫切希望找到一種疫苗,來保護人們免受一個又一個國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侵害,但要證明疫苗安全有效卻可能是一個痛苦而緩慢的過程。臨床試驗從少數人開始,最初只尋找副作用和免疫反應,慢慢發展成一項大型研究來測試其有效性——這一過程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來研究這種新病毒。但是,隨著流感大流行的規模越來越清晰,一項具有挑釁性的、在倫理上覆雜的提議正在獲得支持,該提議要求將這一期限縮短數月:給人們一種實驗性疫苗,然後故意用冠狀病毒感染他們。

科學家應該用冠狀病毒感染健康人來加速疫苗研發嗎?

新冠肺炎病毒電子顯微鏡圖片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Stanley Plotkin是目前風疹疫苗的發明者,他說,一項精心設計的“人類感染”試驗可以為疫苗的價值提供清晰的證據,其速度之快令人目眩。“我們說的是2到3個月,”普羅特金說。“面臨這種可怕問題的人會選擇不尋常的措施。我們必須不斷地反思我們的偏見。本週,《傳染病雜誌》(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了另外三名科學家提出的類似建議。

自從1796年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給一個男孩接種牛痘後,讓他感染了天花病毒,人類的挑戰研究就一直在進行。一些登革熱、霍亂和其他疾病的治療仍在進行中。如今,此類試驗經過精心設計,並經過廣泛的倫理審查。然而,即使是研究人員也反對人類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