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一段時間以來,我十分的懊惱,乖巧的孩子開始和我對抗,我說的話他不聽不說,有時候還會埋怨,頂嘴。這讓我不知所措

場景一:早上都9點多了,我把孩子從被子裡面拖出來,然後指揮他上完網課,十二點鐘,吃過飯,我本想讓孩子再做兩篇閱讀,以此來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誰知剛開口,孩子小嘴一噘,眼睛一瞪,給我來了一句:"那又不是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隨之回了一句:"媽媽也是你的老師呀!"可她還是給跑掉了,只留下我那句還未消散的"廢話。"頓時,我呆若木雞。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場景二:孩子得了慢性的鼻炎,每天早晚得噴藥。那天晚上,上床以後,我把藥拿到孩子面前:"寶貝,洗洗鼻子吧。"孩子把頭扭向一邊:"我不不不!""媽媽知道你洗鼻子很難受,這麼長時間了你做的都很好,如果我們完全康復了,我們上體育課的時候就可以比賽跑步了。我們就不用請假,一個人孤單的呆在家裡了。你說呢?"孩子還是表現出很不情願的樣子,我只能想著緩緩再說吧。

場景三:那天天氣很冷,大人都穿著棉襖,我就覺得應該讓孩子把厚點的衣服穿上,但是孩子卻說:"你冷又不是我冷,我就是不穿。"我說:"身體著涼了你就會難受,然後就會落下病根,"娃就嘴嘟嗜囔囔的,還是不想穿 ,然後,她就把我叫到孩子面前問我,說你問問你爸爸看冷不冷,然後,我就打量了一下,把自己置身到孩子心理去,試了試,說到,確實今天比較冷,不穿也行,只不過著涼的風險比較大,最好穿上吧,後來孩子就在半情願,半不願的狀態下,接受了老婆拿來的衣服換上了。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聽話的孩子現在怎麼變成這樣的呢?

首先,孩子有了不聽話的表現以後,並非全都是壞事,他有時候也代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斯坦納:九歲孩子已經不太藉由模仿力學習,她開始會覺得自己跟她所生活的世界有距離。一些過去沒有顯現出來的自我意識開始甦醒。九歲孩子突然會強烈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這種嶄新的感覺讓她與世界和他人有所距離。這樣的自我意識,其實在約2兩歲半時她曾經經歷過,現在再度出現程度更顯深刻,因為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正開始發展。雖然每個孩子對脫離幼兒時期的甜蜜夢幻世界反應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反應:更加註意她周遭的環境。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從前忽略的事情現在會變成焦點甚至被質疑。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其次,應該從父母親方面尋找問題

1、有一個愛嘮叨的母親,常常抓不住重點主題,一說一大堆,沒有說服力,導致孩子非常厭煩。

嘮叨是一種變相施壓。雖說父母的嘮叨包含著關愛、關心,但是卻也不排除父母利用自己的權威給孩子造成一定壓力,讓他們就範,所以孩子在自我意識覺醒之後,總認為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再不停的嘮叨,就會破壞他們的自我意識,這樣必然會引起他們強烈的逆反和抵制的。

而且,父母的嘮叨,明顯有一種過於控制孩子重逢 的自私表現,並非真的為孩子考慮,就像父母不考慮孩子玩耍時的樂趣,和對世界的感知,而是怕弄髒衣服要自己洗一樣,強令呵斥,讓他們喪失幼時的歡樂童年一樣。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顯然,小一點的孩子由於力量的原因,可能暫時會很聽話,但是等到青春期來臨時,便也是火山要噴發的時候了,那個時候,也未免有點難以收拾局面了。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2、不會換位思考,處處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

以事實來看,大多數父母都是在憑自己的主觀經驗做出判斷,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然而這種看似操心,因為愛的舉動,實在在綁架孩子,他們無非是要在孩子

而前樹立自己的權威,並沒有關心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比如,孩子愛吃零食,而大多數父母只從經驗判斷吃甜食容易肥胖等因素出發,而從不考慮孩子為要吃零食,這樣以來,父母說的大數話都會成為孩子的耳旁之風,有時候還會招之逆反心理。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3、教育理念不正確,親子關係不平等、民主

型的師生關係,要求讓孩子和老師之間要存在平等的關係,要和朋友一樣相處,這一點同樣適用於父母,因為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可盲目追求權威。許多父母不斷抱怨孩子不怕他們,所以才不聽話。這樣的認識其實是一種誤區,建立父母的權威性,並不是讓孩子"怕",而應該是一種信任,是一種依靠,權威並不是家庭教育好壞的唯一標準,關鍵的是應該在親子間建立一種信任,父母信任孩子,孩子就會信任父母,才可能"聽話"。

4、父母雙方互相拆臺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薩蓋提出的"手錶定律"認為:擁有一塊手錶的人可以準確地知道時間,而戴著兩塊手錶的人無法確定時間,他們會因為兩種有衝突的結果失去對時間的判斷力。薩蓋認為,表戴得越多,越容易陷入混亂。

有一項名為"您和您的愛人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觀點一致嗎"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的家長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分歧。所以不難看出,

如果家庭內的長輩教育觀念如果不統一,孩子就會面臨著"戴的手錶過多"的混亂境地,索性他們誰的話也不會聽了。我們家庭當中就存在這樣一種相互拆臺的現象,有時候當我向孩子發出某種要求的同時,就會得到孩子爸爸的反對,並且是當著孩子的面,這種情況不但會使孩子陷入選擇上的混亂,而且讓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度降低,所次出現了前面孩子的各種不聽話。如此一來家庭關係也會面臨危機。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如果孩子一時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擺正心態、調整思路做出相應的對策來

1、應該擺正心態,對孩子所處的成長階段進行了解。一個普遍的規律當孩子過了9歲,越長越大的時候,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孩子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考,對某些簡單的事情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和判斷,這一點,做家長的應該感到高興。她開始覺醒到自己之於這個世界的意義,這個自我意識為她的生命帶來了新境界:她瞭解現實世界的日常生活,但卻又同時渴望和超現實的東西維持親密關係。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當孩子心中的關愛天使,跟她分享真實世界的點點滴滴,及我們自己的內心想法。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2、在有必要進行教育的同時,我們得就事論事,言簡意賅,讓孩子明白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才能增強孩子的信賴。

達娜薩斯金德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寫到,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上,並不是他們家境有多富有,而是他們一出生,就能夠在豐富、積極的、正而的語言環境中薰陶。

我們儘可能的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想辦法說的中心明確,就事論事,儘量的展現一些豐富的積極的詞彙,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嘮叨導致的厭煩,又能在孩子的成長中增加一劑有價值的營養。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3、和孩子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

首先與孩子溝通時,父母應學會學會傾聽。聽是瞭解孩子的最佳途徑。從此以後,不管孩子說什麼,她總是耐心的傾聽,不打斷、不流露厭煩的情緒,然後再因勢利導,找到教育的方法。這樣不僅事半功倍,更是增進了親子之間的和諧關係。

其次愛要掌握度,表達愛的方式要得體。有一個故事:一天傍晚,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西瓜就非要父親買一個抱回家去,父親說:"離家太遠,抱回去太累人,不買。"兒子不高興了,反駁道:"我要買西瓜你不賣,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說:"買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兒子抱著賣的西瓜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一路歇了幾次,父親停下腳步問道:"你知道為什麼不讓你買西瓜了吧?"兒子慚愧的地下了頭,說:"沒想到買個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父親語重心長地說:"是啊,買個西瓜並不是什麼難事,只是你應該體會到爸爸的辛苦啊。"說完,便要接過西瓜,兒子卻執意不肯,最後父子倆人高高興興地一起把西瓜抬了回去,這一體驗讓兒子感觸頗深。這位父親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愛,但要有度,嚴,但要有理。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4、對待子女教育,家庭成員之間應達成共識。

  1. 定期召開家庭會議,把一段時間內,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優點,毛病全部找出來,再將自己對於孩子問題的想法或者發現,以及對策策略提出來,大家一塊共同商量提出解決措施,然後,達成一致,這樣就不會出現,混亂的教育策略,讓孩子無所適從。
  2. 準備一個小本子,堅持每天或者每三天對孩子的成長,做一個總結,通過書面的方式和家庭成員進行交流,我們得把問題控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不能讓不良習氣積小成多。
  3.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對自己有所反思,勇於隨認錯誤,將親子關係維護的更融恰,因為一旦犯錯,道歉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彌補方法,更有利於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5、父親要和孩子多互動,遊戲,從而在遊戲中進行相互瞭解,增進親子關係,更有利於在遊戲中傳遞能量,讓自己更受孩子信任,從而達到有利於教育孩子的目的。

6、父母親,要與時俱進,多接受新事物。

小明的父親很傳統,而且大人跟小孩子之間感覺有很深的鴻溝,那是因為小孩子知道的大人不一定知道,而大人知道的小孩子不一定喜歡,這一天,爸爸在客廳裡寫字,小明鼓起勇氣想和爸爸說說話,就問爸爸說:"爸爸,我說上一句,你說下一句,怎麼樣,"爸爸說好啊,小明,就說"驚雷"可是爸爸就一時蒙圈了,也不知道他說那幹什麼,於是小明一看交流不下去,悶悶不樂的走出去了,後來爸爸問媽媽才知道,"驚雷"是最近很火的一首歌。

況且,父母只有與時俱進,對於孩子的教育才有意義。比如,我們都到了5G時代,你卻硬逼著孩子去用傳呼機,那豈不是貽笑大方了嗎?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7、努力學習教育方法,讓自己更能有效的引導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意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陶行知 

這一句名言說的不是別的,他說明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樂於被孩子接受,才能不至於毀掉一個少年的天才。

孩子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父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來告訴你


多向前輩學習,多看相關的教育理論經典,這樣的話,不出三個月,我想你在教育方法上會有非常大的前進,當你看到成效時,你會覺得天底下最有趣的事情,莫過於教育自己的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奔跑。

親愛的朋友,我是無道貫西風,一個十五年教育經驗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希望我的信息能夠幫到你,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如有異議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寶貴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