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最想做什麼?存錢!

一場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健康風險,也有財務風險,一些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危機隨之浮出水面。被諸多超前消費裹挾前進的我們是否該靜下心來想想,量入為出,存款、保險,做好財富規劃,增強抗風險能力,才能讓我們面對生活的起起伏伏過得更從容。

“在過去的三十一年裡,我的腦袋裡從來沒出現過‘沒錢了怎麼辦’這個問題。”早在2月份,胡薇就曾向記者倒苦水:“當老公告訴我,他的公司將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收入,所有的績效工資都取消的時候,我真的有些慌——家裡的積蓄還能支撐我們生活多久?每月6000元的房貸要一分不少地還,信用卡也得還,還有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房、車、娃,可都得靠錢養啊。”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面對這個曾經一度火遍網絡的問題,胡薇告訴記者,也曾經想“出去猛搓一頓”、“把購物車全部清空”、“走遍全世界”,可是冷靜下來的她根本沒有心思再憧憬這些所謂的“報復性消費”行為:“我也想報復性消費,但我拿什麼報復?畢竟有錢,才能任性,對吧?”

盤了盤所有銀行卡上的餘額,估計最多也只夠維持家庭運轉兩三個月。胡薇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坐吃山空,“我覺得我現在更需要的應該是‘報復性存錢’,還是老話說得對,‘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感謝這場疫情給自己補上了一堂生動的財富管理課,疫情後將會把“理智性消費”放到第一位,努力掙錢、努力存錢才是“王道”。

據權威機構公佈的數據:我們國家共有13.95億人,卻有5.6億人存款為“零”,三分之一以上家庭有消費、按揭性負債;信用卡、花唄已然成為我們主要的“信用消費”習慣。與此同時,面對“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會花錢的人,才更會賺錢”、“要學會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幸福感”等等這些超前消費的洗腦口號,很多人都在持續地盲目消費。其實,量入為出,做好規劃,存錢理財,增強抗風險能力,這才是每個成年人最基本的責任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