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自從創立CICICHEUNG熙上以來,獨立設計師蔣熙心中一直有的烏托邦理想,是保育中國人那些幾乎失傳的手工藝,讓東方之美呈現在包包上、生活中。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有一天蔣熙遇到貴州兩花美學空間的主人蔥歌,這個學政治畢業的上海人告訴她,在他眼裡,理想的烏托邦地就藏於中國西部,特別是黔地。他已在貴州沉澱了近5年,近期發起了鄉村深度文化旅行的活動。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黔東南,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

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

深藏在大山深處。

這些未經開發的原始生態村寨裡頭,

擁有令人驚歎的手工藝傑作和神奇的大自然圖景,

可以說是傳統農耕文明的活化石。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兩人一拍即合,帶著我們走了一趟黔東南烏托邦之旅,一起去那些鮮為人知的侗、瑤、苗、壯族古村落,看那些即將消失的老手藝,體驗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尋找關於藝術創意的點滴靈感,體會東方時尚背後的源與緣。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山路崎嶇漫長,大概這也是村寨遠離遊客的重要原因,而漫長的山路之後,深具震撼力的民族美學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的侗族大歌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侗族人居住的寨子大部分根據山麓與河流的走勢而建,寨寨有鼓樓、風雨橋、戲樓、寨門、吊腳樓和歌師。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頂洞村年輕的歌師秀,從奶奶的手裡接過了侗族琵琶和侗族大歌創作的技巧。輕撥長長的三絃琵琶,質樸的單音譜號流淌而出,秀帶著堂妹唱起一首描述姐妹情深的長歌——歌曲從兒時玩耍的友誼一直唱到出嫁遠送的不捨、兩地思念的折磨、老年的相互慰籍,娓娓道來,彷彿穿越了兩個女人一生的時光。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這些歌和曲子,都是奶奶手把手教的,奶奶還改編、創作了很多侗歌,平日裡一句一句教給寨子裡的婦女們。”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不同於奶奶完全封閉的深山鎖居,到了秀的這一代,已經開始讀書外出見世面了。師範學校畢業以後,秀和老公定居在縣城做小學音樂教師,只在節假日回到頂洞村。

回到頂洞村的秀,立刻變身侗家女兒,張羅起接待客人的一應瑣事。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先是在村口和老老少少一起端著米酒唱起攔路歌,把我們迎進侗寨,在橫跨頂洞河的風雨橋頭擺好一頓竹筒宴,再沿著厚重蜿蜒的青石板路,帶我們到繡樓串門。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爬上吊腳樓的木梯,二樓杆欄陽臺上幾位老人家在織布、繡花,一梭一線,一針一腳,奶奶們跟著世代傳承的技藝做出傳統服飾的布料和花樣,輕聲哼唱著、低頭勞作著,挽住滿頭黑髮的木梳輕輕晃動,時光彷彿在此停止。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到了下午四點來鍾,做針線活的奶奶們和全村老少都會集中在村口的鼓樓納涼消暑、唱大歌。作為傳承人,秀每次回村都喜歡組織有少兒、青年、老年組以及全體大合唱的侗族大歌大聯歡。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鼓樓全木架構,是村子裡巧手的木匠爺爺設計建造的,就在頂洞寨口拔地而起,與戲臺、踩歌堂三者一體,是村民集會、娛樂、議事的重要場所。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當我們進入鼓樓感嘆鼓樓建築的精巧設計與巍峨壯觀時,身旁的兩位阿姨突然唱起了侗歌,原來這是侗族大歌的高音起調,緊接著奶奶們三三兩兩圍攏進來,邊唱邊分兩隊坐在戲臺區,自然的分出兩個聲部合唱起來。久聞大名的侗族大歌就這樣在不經意間開始了,沒有任何樂器,悠長的人聲如清泉噴湧般掠過鼓樓邊緣,沿天際迴盪。而加入了童聲、青壯年人聲之後的大合唱,在秀的引領之下似乎分出了5、6個聲部,仿若交響樂般綿長壯麗,讓看客如我們,有置身世外桃源的超現實感。

蔥歌

的加榜梯田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苗族的村寨和土地都喜歡沿著山腰往山頂鋪排,他們依山開墾田地,在高山梯田裡種植著近百種原始的糯稻,千百年來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而且線條優美的梯田景觀。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加車村尤為壯觀和典型,整個村寨沿著加榜梯田走勢呈S形曲折依山而建。小道縱橫,把每家每戶聯繫在了一起——加車村小路的終點在加榜梯田的山頂,遺世獨立著蔥歌建造的民宿兩花居。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蔥歌在加榜梯田的山頂見識過日出勝景之後,就決定安身於此,開始嘗試落地自己的烏托邦理想。

夏天的這個普通日子,日出在6:05分開始。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此時天空基本屬於半亮狀態,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同一面綠色的鏡子,給透明的天空加深色彩。遠處山頭漂浮著層層薄雲,天邊露出日出前特有的魚肚白,透著夢幻的粉霞。

太陽緩緩現出身姿,整個梯田變幻著不同的畫面——遠處雲霧滾滾、紅霞滿天;眼前滿坡梯田、綠波盪漾。突然近處山頂飄來一陣大雨點,卻似乎並不影響遠處太陽照常升起。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日出、高山、雲海、梯田、山村、雨點,高低錯落、若即若離、虛實飄渺,形成了一幅壯麗的天然山水畫卷。它的美看似無序,卻錯落有致,行雲流水,震撼人心。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蔥歌說,苗語裡頭,“兩花”就是良田的意思,還有什麼詞語,能夠直接描述這樣的迤邐壯美呢?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蔥歌的兩花王國可以藝術家蔣老師、芹姐姐這樣的遊客們很開心的在加車村玩個兩三天:步行十分鐘上山,是坐擁萬畝良田的兩花居,寨腳下有深入苗家的景觀民宿兩花人家,村寨裡頭還有兩花餐廳、咖啡館和手工藝工坊,滿足城市人的鄉村文藝夢。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日頭最大的午後時分,我們在非遺技藝傳承人楊秀月畫師和導師蔣熙的帶領下,DIY一件藍染服飾。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和法國巴黎那些耗費工人數百小時的高級定製時裝一樣,苗族的服飾也是時間裡開出的花,是匠人們用不斷的練習堆積出來的美。藍染工藝在黔東南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最近經常被各大時尚品牌引用到自己的設計之中。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蒼老師,誰能想到七尺男兒可以如此熟稔駕馭縫紉機

蔣熙的品牌熙上的作品就網羅了很多傳統技法,使用傳統手藝人手工製作的元素。皮包上一針一線的刺繡、布面上一筆一劃的蠟染,耗費數十小時,線條筆畫間融入了手藝人的人生歷練和世代相傳的技藝。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畫師楊秀月和寨子裡其他女孩一樣,從小就跟外婆、母親學習蠟刻和印染、苗族刺繡。農閒時,女孩們會聚集在一起,聊天、紡線、織麻、製衣。每副圖案都不打底稿,圖案一般都來自生活或優美的傳說故事,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細節的約束,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審美。苗族沒有文字,苗族記憶的傳承都依靠代代相傳的傳說和這些衣物上的圖案。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拿起蠟刻刀,先在硬布面練習,隨後將自己心中想要的圖案印刻在圍巾、T恤、帽子上,投入板藍根的莖葉發酵而成的深藍染料當中染一件獨屬於自己的民間工藝品,我們在蔣熙和畫師楊秀月的帶領下沉浸其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藍子

的壯族煨酒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加榜梯田腹地的壯寨下堯,在月亮山山谷深處加榜河畔,雖說距離加車村僅有十幾公里,開車卻要走好久綿長顛簸的山路。但沒有人會後悔途經這段山路,因為下堯村有著寧靜而氣派的大山大河和傳奇的火炕煨酒。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溯開闊的加榜河流而上,下堯村村長的女兒藍子著一身油亮的黑衣搭配厚重的銀飾項圈,和乘著竹排唱著山歌翩然而至的奶奶們一起站在村口涼亭裡,擺起壯家攔門酒迎接我們。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藍子也是兩花手藝工坊的店長,為了迎接我們特意調休回家做迎客籌備工作——除了參觀這條古村,她和奶奶用心準備了一場貴賓級的宴席。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滴著露珠的芭蕉葉是早上從山裡摘回來的,糯米飯是中午燒起柴火蒸起來的。抓幾隻老母雞處理乾淨,再把去年9月從稻田裡撈回來醃製的稻花魚放在燒烤架上,細細研磨出新鮮辣椒醬小火烤起來……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食之有味,說的就是這般人間煙火吧!藍子說,“《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就是在我們家院子裡錄製的這樣一桌子菜,每一樣食材,都是我們自家產自家造的,這就是我們壯家的味道。”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食有味,焉能飲無煨酒?說話間,藍子的奶奶們搬出了一罈二十斤陳了5年的煨酒,告訴我們,不喝完這壇酒,是不能出村的。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在下堯,不論走進哪戶人家,通常在火坑邊和廚房頂上都會看到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的大小罈子,裡面裝的就是僅此地才會釀製的煨酒。煨酒的製作方法,據說已經被列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煨酒取材自當地香糯米,釀製工序非常複雜。先是將選好的香糯米蒸熟,接著把勻料酒藥鋪在專制的竹簍裡,蓋酒草葉及秧草蓆十二個時辰左右滴汁,三到五天連糟帶汁放到大酒缸裡泡製九天,待稍有苦味後把酒汁分進酒罈,然後用粽粑葉一一把壇口蓋實,置於火邊煨烤十二小時後取出冷卻,最後用火灰、泥巴拌成泥漿,把壇口糊好,放到火炕上經年煨釀。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一口喝下去,我們不僅讚歎連連:下堯煨酒香濃可口,帶著糯米和青草香氣以及煨烤之後迷人的黏性,微微一點點辣道只停留在舌尖,口腔裡滿滿的甘美味道——這根本就是瓊漿玉液,感覺一杯足以醉人。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圍坐在院子裡就著柴火香氣和壯族大歌喝酒吃雞啃魚,藍子說,每次回家都不想走,聽奶奶唱歌講故事,吃柴火飯,最溫暖。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熙上.兩花黔東南手工藝研學之旅線路圖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小眾秋遊推薦 | 黔之理想地 鄉村烏托邦

熙上.兩花黔東南手工藝研學之旅,旅程亮點

傳統建築美學

鼓樓、風雨橋、戲樓、寨門、吊腳樓

侗族大歌

被列入世界級非遺的民間合唱形式

瑤族藥浴

感受神奇功效的藥浴

加榜梯田

六百年人類改造自然的奇蹟!

中國最壯觀梯田,梯田中散落著苗鄉特有吊腳樓

下堯煨酒

國內外聞名遐邇,《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地

苗族蠟染與刺繡

獨特的民族藝術

兩花美學空間

提供一站式鄉村旅行定製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