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聽起來非常藝術,非常深重的詞語,那些“童年”,“青春”,“追憶”。其實一點也不高高在上,一點也不曲高和寡,念起來全是平易近人。

關於童年,很多人的記憶可能都會提到的是少年時學校的時光,戀愛的清新,還有村頭追逐的小夥伴,或者晚歸以後的一晌歡愉。

回憶童年,我已經說不清童年對於已經過去的時光來說意味著什麼。

說起童年,沒有悲傷後悔,也沒有幸運歡笑,偶爾會聲聲念念說起那時候發生的事讓我回想起來仍然捧腹大笑。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可是,過了20歲,一個人開始面對生活,說起童年,有的只有無關悲喜的懷念。懷念那時候的年齡太小,懷念,時間很長,和記憶中的小時候沒什麼兩樣。

描述童年,永遠都應該是一種模糊到彷彿沒有過真切感受,一切都是那麼觸手可及。卻,散盡如雲煙。

思念好像是一種會和時間捉迷藏的精靈。當白天時間一點一點溜走的時候,他不出現;到了晚上,想有自己一個人獨立的空間的時候,他又不合時宜地出來和你訴說過往。

有人說,一首歌,一個人,一部劇,一件事,都藏著童年的影子。是啊,童年是在什麼時候不見的呢?可能,是在我第一次認識這個詞;可能,是第一次主動提起這個詞的時候吧。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人都很忙,爸爸媽媽除了要賺錢養家,還要忙著田裡的莊稼;哥哥大我八歲,在我記事起他就是一個乖小子的形象,用功學習,不搗蛋不亂跑,除了替我挨爸爸的拳頭的時候很有男子氣概。

當然他有時候也會攢著,抽機會還給我,我奮力還擊都甚至踢不到他的膝蓋。在我的童年,親情的自白要比別的無關痛癢的事情要長一些。

在我印象中,小的時候家裡有一臺陪著我長大的電視機,它給我很小的世界觀增添了很大的色彩。當然並不是單純的因為它是一臺彩電,而是它給我留下了那個時代獨有的曲調。

記憶中第一部動畫片叫鐵臂阿童木,他幫我樹立了伴我很久拯救世界的夢想。後來的數碼寶貝,奧特曼,中華小子,憨八龜等等。

臺灣的電視劇很多,那時候完全是一個小迷妹的形象,沉浸在對那種所謂上流社會的嚮往。現在想起來,青春偶像劇,好像他要表達的情節和我能理解的有些許的出入,為了突出愛情而不是炫富。不過到了現在,這兩個詞好像是一個意思。。

武俠劇比較經典,傳統的或是玄幻的都給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英雄夢在那時候也還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給我印象最深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貫穿我的成長曆程,讓我在回憶童年的時候,每每想起都會有一個還未完成的武俠夢在陪著我。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主角李逍遙,自詡劍俠,能說會道,做夢都想成為蓋世大俠。和我一樣,揹負著夢想長大的李逍遙常常因為放蕩不羈,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但是走遍天下,成為一個被人熟知的大英雄。他又是每個男人羨慕的對象。

在劇情裡有兩個愛他的美麗女孩子,都願意為他無條件付出。他闖蕩江湖,屢有奇遇,擁有天下最強的武功,名揚天下也不過是水到渠成。有得,必有失。他最愛的人,親人及朋友都離他而去,他人如其名,逍遙,一生逍遙,滿懷滄桑。

李逍遙的人物歷程和我少年時的嚮往不謀而合,導致現在看見胡歌仍有點感覺像在照鏡子。

靈兒,女媧族的後裔,自幼與世隔絕,宛若池中白蓮的脫俗少女,溫柔體貼,與世無爭。她是李逍遙最愛的人,但卻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在滾滾紅塵中歷經磨難。在結局中她為了天下蒼生而犧牲,但是她並沒有離開,她仍然默默守護著她所愛的人。

林月如,亦柔亦剛,至情至性,看似刁蠻任性實則善解人意,堅強豪爽不掩脈脈柔情,十足的江湖俠女。她始終深愛著李逍遙,追隨他歷經磨難,默默付出,兩個人歷經重重艱險,最終還是結為連理。

唐鈺小寶,阿奴,酒劍仙,劉晉元,那些當初親密無間,彷彿就是昨日玩伴的角色,不知何時已經向我的記憶揮手說了再見。那段刻骨銘心,肝腸寸斷的愛恨情仇也隨著時間變成了過往。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只是那首熟悉的旋律再次想起,記憶又一下子飛回了十幾年前的那個村莊:沒有發達的網絡,沒有便利的超市,也沒有日夜不停地汽車轟鳴……

只有一群追著球跑的少年,在耳熟能詳的兒歌曲調下做著遊戲,在小溪裡面摸魚捉蝦建堤攔壩,在傍晚的餘暉中飛快地跑回家。

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照顧著歷代的星辰。

成長是一首詩 浩浩蕩蕩 無處躲藏 就好像恐高的鳥兒長出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