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孫家莊孫氏系東吳孫權後人

寧晉孫家莊孫氏系東吳孫權後人

寧晉七大姓,“孫張兩王高趙薛”,孫為寧晉七姓之首。寧晉孫姓起源於何時?北宋年間。

勒石於明崇禎拾壹年(1638年)貳月、“賜進士原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陝西考試官、六代孫昌齡念劬甫撰”孫家莊孫氏祖塋《孫氏四傳祖壽官諱安墓碣》:

孫氏世籍寧晉,稽片石圖譜,本支繁衍,蓋綿諸系久之,中微已復。聯蟬起金進士鉉,元進士銑,兵部尚書樂安侯瓚。一時文武秩官,□二十有二,奕奕乎,簪笏望也!

寧晉孫氏為東吳孫權後人。北宋做官到河北境地。孫家莊《孫氏族譜》載,始祖孫權,原籍浙江省富春(今富陽)。在宋朝隆興年間,有孫氏族人攜譜到北方(口傳慶陽,趙州一度稱慶陽)做官(原文:隆興服官北直),輾轉落戶寧晉,那時稱南支、北支(寧晉一支為北支),族譜也就稱南譜、北譜。從譜序上看,那時還聯繫緊密,還在一起續譜。尚書吏部員外郎林季友給孫氏族譜寫的序言上有:“今學士以南北之譜繪圖列傳,實傳三卷計六十條,庶幾可以享祀先祖,登拜墳墓,敘昭穆,通慶弔......”。景定六年八月續譜時,有翰林承旨學士知制誥黃譜寫的一首詩:“奉觀先牒起遐思,南北家乘續舊支。一脈祖孫無異姓,千年昭穆似同時。......莫將身世負君師。”

《樂安堂孫氏重修族譜》河北·寧晉孫氏族譜四卷:(民國)孫蘭森等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刊本,八冊,現存於美國 。河北寧晉孫氏族譜是寧晉迄今發現歷史最長、立祖最早的譜牒,始自漢末,世系清晰,內容豐富。此譜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漢末至北宋末年,稱漢宋譜,載 2 9 世。第二部分從南宋(金)至元,稱金元譜,載 1 0 世。第三部分從明初至今,稱今譜,載 3 0 多世。《孫氏四傳祖壽官墓碣》:“元末兵燹。椓蕩又盡,幸仲禮祖伏丁橋免,蔓延至今,是為我明興始祖。”

寧晉孫氏祖上在宋末明初期間逢二百多年戰亂,到燕王掃北戰亂後只存其先祖仲禮,仲者中也,持中貴和之意,禮者序也,尊長敬賢愛幼之意。“持中貴和,尊長敬賢”是孫氏秉承的祖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