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智”的发散思考


说到“知”,大家往往会想到知道、知识、知行合一、知人善任等词汇。在这些词汇中,“知”通常理解为“明白”、“了解”、“通晓”之意。

其实,“知”是一个会意字。我们把“知”字拆开来看,左边为“矢”,右边为“口”。 “矢”指“箭”,“口”指“说话”。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口”看成是“箭靶”。这样一来,“矢”与“口”放到一起,表示“说话就如同射箭,说对了话就像箭中靶心”,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一语中的”。 那么,在“知”字之前加上一些否定意思的前缀,如“不知”或“未知”,那就是说,话没有说准、没说对,就好像射箭没有击中靶心。

现实生活中,“知”与“道”的结合最为紧密,那什么又是“知道”呢?管子的解释是“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可见,在管子看来,能谓之曰“知道”的人,往往非常聪明,能借助零星的点拨,便通晓万物、大彻大悟。诚然,如果按照管子的标准,“知道”之人,必然是寥寥无几。但是,学到一星半点,掌握些许皮毛,便大言不惭、自以为是的人却不在少数。殊不知,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盲人摸象,难言全貌。

拆分“知”字让我们明白:其一,”知无涯,生有涯“。“知”是无限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正如爱因斯坦的观点:“知道的虽多,不知道的却更多。”其二,要低调谦逊、谨言慎行。就像射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能射中靶心。即使在大多数场合都能一语中的,却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失言。一次失言,可能就是致命的。其三,知识需要转化,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否则,掌握再多的知识,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活学活用,才能顺势而为。

解读了“知”,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智”。把“智”拆开是“知”和“日”,可以据此理解为,每天知道多一点;也可以理解为知有所获为之“智”。它启发我们,要成为一个“智”者,就必须明白学习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坚定、持续、百折不挠地为之努力。“智”是对“知”的科学合理运用,是“知”的升华。

说到“智”,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智慧”一词。其实,在笔者看来,“智”与“慧”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层级。“智”表明一个人聪明、智商高、掌握的知识丰富。而“慧”则是一个聪明人要获得成功的必要路径。从字面来看,“慧”上面是两个丰收的“丰”字,中间是一个倒下的“山”字,而下面是一个“心”字。“山”在上,“心”在下,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为,即使山崩地裂,内心依然要坚定。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

因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人,必然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知识丰富、智力超群、而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能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他们视野开阔、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实现价值最大化;他们自信勇敢、壮怀激烈,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胆识;他们沉稳坚毅、定力超凡,能不忘初心,抵御各种诱惑,看透一切浮云,始终坚守在自己深爱并擅长的领域,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直至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