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以下是幾個經典的悖論故事,極盡燒腦:

一、普羅泰格拉的半費之訟

說古希臘有個著名的律師,收了個學生,簽了份合同。內容大概是如此:老師教學生打官司,學生先交老師一半學費,學生畢業以後幫人打贏了官司交另外一半學費。

但學生學完了卻沒去做律師,因此也不交錢。

老師想了個轍,跟學生打官司。老師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

1-學生贏了官司,按合同要付另一半學費。

2-學生輸了官司,按法庭裁決要付另外一半學費。 無論官司輸贏學生都要付另外一半學費。

可是學生也有自己的算盤:

1-我要是贏了,按法庭裁決我不付另外一半學費。

2-我要是輸了,按合同我不付另外一半學費。 無論官司輸贏我都不付學費。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二、唐吉訶德的過橋悖論

唐吉訶德悖論是指記載在唐吉訶德小說中的一個涉及悖論的故事。

桑丘·潘薩在他治理的島上頒佈一條法例,規定過橋的旅客必需誠實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則就要接受絞刑。

有一個旅客在見到橋上的告示後,宣稱自己過橋是要接受絞刑的。

這使執法者感到為難:

如果旅客的言論為真,則他應被釋放並不得受絞刑,但如此一來旅客言論即變為假。

如其言論為假,則他會被絞死,但如此一來其言論即變為真。該旅客被帶到桑丘面前,而桑丘最後把他釋放。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三、說謊者悖論

這是一個哲學和邏輯學的悖論,古典的說謊者悖論是指一個說謊者聲稱自己正在說謊。

如果他確實在說謊,那麼他所說的就是真的,但如果他所說的就是真的,那麼他就是在說謊。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四、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

情景如下:

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五、理髮師悖論

小城裡的理髮師放出豪言:

他只為,而且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

但問題是:理髮師該為自己刮鬍子嗎?如果他為自己刮鬍子,那麼按照他的豪言"只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他不應該為自己刮鬍子;

但如果他不為自己刮鬍子,同樣按照他的豪言"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他又應該為自己刮鬍子。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六、紙牌悖論

紙牌悖論就是紙牌的一面寫著:"紙牌反面的句子是對的。"而另一面卻寫著:"紙牌反面的句子是錯的。"這是由英國數學家Jourdain提出來的。我們同樣推不出結果來。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七、上帝萬能悖論

"如果說上帝是萬能的,他能否創造一塊他舉不起來的大石頭?"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八、鱷魚悖論

一條鱷魚搶走了一個小孩,它對孩子的母親說:"我會不會吃掉你的小孩?答對了,孩子還給你;答錯了,我就吃了他。" 請問孩子母親該如何回答才能保住孩子的性命呢?

一句話拯救鱷魚口中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