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男人都有一个隐秘的梦想——妻妾成群。"

正是受到这句诗的影响,苏童在1989年写了《妻妾成群》这部小说。

1991年,小说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

《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小说描写了女学生颂莲的故事,她嫁入封建家族做妾,仅一年时间,就在明争暗斗中精神崩溃。

颂莲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三个道理,她的一生本不应该如此悲惨。


人生最难走的路,是捷径


颂莲原本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家境不错,因为父亲生意破产自杀,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

当继母来找她摊牌,让她在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上选择时,她选择了嫁人。

继母又问她,嫁个一般人家还是去给有钱人家做妾,颂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妾。

最后,颂莲嫁给了50岁的陈佐千,当了他的四姨太,也为悲剧的命运埋下伏笔。

颂莲自小过惯了优越的生活,自然不想吃工作的,她以为只要嫁给有钱人,就能一辈子高枕无忧,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可天真的她哪里知道,高墙内院里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又岂是那么容易?

在她接连目睹雁儿和三太太的死之后,颂莲疯了。

没过多久,更年轻的五太太进门了。

《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就像很多女生一样,颂莲自恃年轻漂亮,就幻想通过嫁入来改变命运,却不明白容颜会老,青春会跑。

把自己的一生押在青春上,最终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就像茨威格的那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人生该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你偷懒少走的每一步,都需要从别处补回来。

人生没有任何捷径,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是最好的路。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颂莲嫁进陈府的第二天,去拜访陈佐千的其他太太。

她在二太太卓云那里受到了热情礼遇,却被三太太梅珊挡在门外。

表面上看,三太太骄纵跋扈,在颂莲新婚之夜,就使手段骗走陈佐千。

实际上,三太太反而是个洒脱自由之人,高兴了就唱戏,伤心了就哭闹。她的伎俩也仅限于女人之间争风吃醋使点小性子,并没有想要置人于死地。

二太太看起来心慈面善,却暗藏着一副蛇蝎心肠。在梅珊怀孕时,她试图用药使其流产。

颂莲进门后,她又把目标投向了正得宠的颂莲。

她假装跟颂莲闲聊,却借机挑拨颂莲和梅珊的关系;表面上嘘寒问暖,背地里却指使丫鬟雁儿做小布人诅咒颂莲。

平时笑眯眯,背后捅刀子,说的就是卓云这种人。

《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温柔笑意的背后,暗藏着多少杀机。

想起《白夜行》书评里的一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得知卓云的真面目之后,颂莲气愤不已,她趁剪头发的机会剪了卓云的耳朵,逼死了雁儿。

这种报复并没有让她得到快乐,反而对世界产生了怀疑,陷入了精神崩溃的漩涡。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缺乏对人性的清醒认识,低估了人性的恶。

这个世界永远是有多少阳光,就有多少黑暗。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看透人性,才能活得明白。


做人,别太拧巴


其实,颂莲也并非单纯的傻白甜,陈佐千第一次去看她,她使了一点手段,故意闭门不见,要求到西餐厅见面。

颂莲打着一顶细花绸伞姗姗而来,要了一盒蛋糕,点上蜡烛再吹灭,这次见面的情景给陈佐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颂莲的魅力。

凭着这样的手段和陈佐千的宠爱,想要在陈府立足,易如反掌。

《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颂莲的可悲就在于,做人太拧巴。

她选择了嫁进陈府,又无法适应陈府的生存法则,否则也不至于短短一年,就沦为被抛弃的疯女人。

她以"床上的热情和机敏"赢得陈佐千的宠爱,当陈佐千在床笫之事提出进一步要求时,她又表示抗拒,让陈佐千很不满。

当陈佐千将其他妻妾与她相提并论的时候,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她们,她们算什么东西?"

颂莲一边选择依仗年轻与美色,改变自己的命运,一边又有着知识女性的孤傲,希望得到不同于其他人的尊重。

清高又不够坚定,妥协又不够彻底。

这就是颂莲的拧巴。

其实,颂莲本可以为自己选择一种活法。要么全盘接纳,像二太太一样勾心斗角;要么抗争到底,像三太太一样从心而行。

颂莲没有,最终只能在自己的拧巴中精神崩溃。

一个人越拧巴,受到的伤害越深,而且这些伤害都是来源于你自己。

《妻妾成群》教给女人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看完《妻妾成群》,觉得颂莲这个人真是可悲可叹。

虽然受了高等教育,却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

缺乏对人性的清醒认识,活得不够通透;

甘愿接受不幸的婚姻,又不能自我调解。

虽然有命运捉弄的成分,但是颂莲的悲剧很大原因在于,内心不够强大。

强大的女人,在跌宕起伏的命运里,也能活出自己。

就像作家王欣曾说:

"不再接受习以为常的命运,努力发现并运用自己的力量。这便是女性的破局之道,你不是娇花,从来不是。你自己就是养花人,拥有整个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