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烏鎮素有“絲綢之鄉”之稱,有著悠久的養蠶歷史,物產富足,早在4000多年以前,鄉民便開始種桑養蠶,甚至形成了獨有的蠶桑文化;往後鄉民更以種桑養蠶作綿為生,而又因烏鎮水域四通八達,跟周邊多個地方有水域接壤,烏鎮便成為了輻射整個周邊地區的絲綢集散中心。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在明代中期,烏鎮就已經有了繅絲業,到了清代中晚期,鎮上絲綢業愈加鼎盛,其中不乏有丁同和、衚衕盛、姚德泰等著名絲號。雖然一些絲號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失了,但現在西柵景區裡保留了一家較為完好絲號,它涵蓋了繅絲,制絲,造錦為一體,是當時民間最大作坊之一,它就是益大絲號。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益大絲號是由烏鎮商人沈永昌在清光緒初年(1875年)創建的,他們家祖上是在賣魚橋開設布行,後來沈永昌接手後創建了“益大絲號”。1880年,在北柵頭設綿綢莊,民國六年(1917年),在西高橋畔設立了繭行。1919年,沈永昌因為操勞過度,不治身亡,時年66歲,益大絲號由大兒子沈學文接手。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沈學文繼承父業後,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後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1923年,他親自選拔十餘位學徒分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學習織錦技術。經幾年辛苦,反覆試製,終於裝造出有近二千個部件、一百多道工序的織錦花樓機。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現在益大絲號裡有一架織布機,名為大花樓織錦機,長5.6米、高4米、寬1.4米;由1974個部件,100多道工序組成的。需要兩位織工,上面坐著那位織工稱為上樓,上樓也叫提花;下面坐著的那位稱為下樓,主要負責織錦,所以也叫織手;操作時上樓和下樓兩人是同時工作的,缺一不可。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大花樓織錦機

織錦前首先要畫意匠圖,就是由烏錦紋樣設計師以傳統的吉祥圖案、具有烏鎮地方特色的圖樣為創作題材,在特殊的紋樣設計紙——意匠紙,根據經緯密度、大纖等各種因素創作圖樣。然後再由挑花工在挑花架上根據圖紙挑出花本,這非常費時費力,還須非常細心,不能出錯。挑好花本後,就可以把花本安放到織錦機上進行織錦了。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大花樓織布機從繪製意匠圖到成品,需耗時三月有餘,織錦選用天然蠶絲、金銀絲、雀翎為原材料,工藝複雜,一天僅能織5—6釐米;織錦師傅手中有一把“紋刀”,“紋刀”裡面有金泊線和銀泊線,鑲嵌在烏錦裡面,這就是烏鎮當地“寸錦寸金”說法的由來,這裡所織成的錦緞質地堅實,圖案精美,紋彩華麗,充分顯示出了華貴的氣派,形成了具有烏鎮地方特色的提花錦緞,當地人稱為“烏錦”。

寸錦寸金|蠶絲化烏錦

烏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